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冰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浮法
  • 3篇浮法玻璃
  • 2篇镀膜
  • 2篇镀膜玻璃
  • 2篇在线镀膜
  • 2篇气相沉积
  • 2篇稀土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电浮法
  • 1篇压痕
  • 1篇阳光控制
  • 1篇阳光控制镀膜...
  • 1篇氧化铈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双层膜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屏蔽
  • 1篇无机非金属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韩冰
  • 5篇张福成
  • 5篇赵洪力
  • 3篇刘起英
  • 2篇蔡永秀
  • 1篇荆天辅

传媒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压痕和划痕法对含氧化铈薄膜机械性能的测定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CeO2-TiO2单层膜、TiO2-SiO2单层膜和CeO2-TiO2/TiO2-SiO2双层膜,采用纳米压痕和划痕法对薄膜的机械性能(纳米硬度、弹性模量、临界载荷、摩擦系数)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层膜与玻璃基体的附着力以及弹性模量、硬度等指标均大于单层膜,由TiO2-SiO2组成的内层,对强化附着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赵洪力蔡永秀韩冰张福成
关键词:氧化铈溶胶-凝胶法纳米压痕纳米划痕稀土
彩色双层复合镀膜玻璃的在线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2006年
分别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对生产线锡槽和退火窑内的浮法玻璃两次镀膜,制备出具有阳光控制功能的双层彩色浮法玻璃,采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能谱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二次离子质谱等方法分析了复合镀膜样品的形貌、结构,研究了不同深度的膜层成分和性能.结果表明,可见光透射比与硅烷浓度和电流强度之间有强烈依赖性;上层的硅膜表面均匀平整,表面粗糙度约9.66 nm,团粒尺寸约100 nm,其厚度约70~78 nm,且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化氧化;底层膜中铜和铋的扩散深度约10μm.
赵洪力刘起英韩冰蔡永秀荆天辅张福成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浮法玻璃在线镀膜化学气相沉积
工艺条件对稀土掺杂玻璃紫外线屏蔽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在玻璃中掺杂铈和钕对玻璃的紫外线屏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其紫外线吸收的机制。结果表明,紫外线屏蔽能力与稀土元素添加量有明显的依赖关系,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紫外线的透过率均呈降低趋势,在同样添加量时,氧化钕比氧化铈的屏蔽能力强;随着保温时间的不同,含氧化铈玻璃的屏蔽能力有所不同,而含氧化钕的玻璃对保温时间不敏感。
赵洪力韩冰蔡永秀张福成
关键词:紫外线稀土
浮法玻璃复合法在线镀双层膜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内和玻璃板面温度600℃的退火窑区分别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浮法玻璃表面在线镀膜,制备了双层膜。对双层膜的光谱性能、耐磨性和耐酸碱性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膜的表面形貌和断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种在线复合法制备的双层膜增强了单层膜的阳光控制功能,同时可赋予玻璃多种需要的颜色。双层膜光谱性能和颜色特征可以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得到调节。膜层表面均匀,耐磨性、耐酸碱性良好。
赵洪力刘起英韩冰张福成
关键词:浮法玻璃在线镀膜双层膜电浮法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浮法玻璃在线制备双层复合薄膜的性能
2006年
将离子渗透着色技术(IPC)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加以结合,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内和AO区进行2次镀膜形成复合膜,克服了单一镀膜技术存在的不足。已经试制出了咖啡色、金黄色、桔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等 5个系列的复合膜产品,对这种产品的薄膜显微硬度、耐酸碱性、耐磨性、光谱性能、热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复合膜层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节能性,膜层均匀、平整、牢固,是性能优良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产品。
赵洪力刘起英韩冰张福成
关键词:浮法玻璃复合膜化学气相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