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液粘绞车液粘传动装置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对液粘绞车及液粘传动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通过对液粘传动装置结构计算,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优化求解,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韩强强杜波王道明
- 关键词:数学模型
- 定量装车系统供料机构的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煤炭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装车系统对运输效率的影响日益加重,高效的装车系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不断完善装车系统,对双曲线漏斗的相关公式进行了进一步推导,对料斗结构进行了改进。
- 陈小辉侯友夫韩强强王道明张传辉
- 关键词:装车系统溜槽
- 坚硬覆岩顶板内部能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2015年
- 针对宣东煤矿坚硬覆岩顶板工作面动力灾害频发的问题,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回采过程中顶板内部能量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前,煤层、直接顶和老顶的内部能量分别约为40 kJ、80 kJ和40 kJ ,能量主要集中于直接顶;煤层开采后,浅层直接顶内部能量释放,范围呈“椭圆形”,回采距离在80~120 m过程中,直接顶发生首次垮落,老顶能量开始增加;回采过程中,在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工作面前方2m左右浅层直接顶内部产生能量集聚现象,峰值能量随开采距离的增加呈线性增长,E=0.6836△l+91.245(R2=0.9996);随着监测层位的上升,上述增幅变缓,采空区跨度不变时,顶板岩体峰值能量随深度的增加呈三次函数降低。
- 何化栋庞涛韩强强张书剑朱谭谭
- 液压绞车电液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应用AMESim软件对液压绞车闭式系统进行建模;用MATLAB的Simulink和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液压绞车的控制系统。应用AMESim和Simulink的接口,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液压绞车闭式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显著提高了液压绞车系统的动态特性。
- 韩强强
- 关键词:液压绞车AMESIMSIMULINK模糊PID
- 基于AMESim的液压卷带机构动态分析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研究液压卷带机构的动态特性,建立了液压卷带机构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性能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指出起动与负载突变时系统的阻尼系数及固有频率相同,其动态特性也一致。以AMESim为建模环境,建立了液压卷带机构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系统起动及负载突变时的转速动态响应,及有效体积弹性模量和马达输出轴等效转动惯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绘制了仿真结果图。结果表明在起动及负载突变时该系统响应较快且精确,油液含气量增加导致系统响应变慢、精确性下降,卷带量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系统的响应速度。
- 侯志国渠立红王丽国韩强强
- 关键词:AMESIM
- 地震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震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圆弧顶棚、限位连杆、推进装置、地震监测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家庭、酒店和床搭配安装或其它需要保护场所的地震保护装置。推进装置并备有电池防止地震时停电,平时折叠于一端,地震发生时地震...
- 陈小辉徐志杨秦广乐王道明韩强强
- 文献传递
- 盘式制动装置制动盘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有限元理论及振动力学为基础,运用ANSYS软件对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盘进行三维建模,并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制动盘的应力、应变规律和固有频率,通过结果分析,对制动盘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强度要求,而且能有效减轻制动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 王道明王和伟韩强强陈小辉张卓辉
- 关键词: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盘ANSYS有限元分析
- PID控制在液黏传动调速起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液黏传动调速起动的特点,建立起控制系统传递函数,运用PID控制对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并对PID调节前后的起动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PID调节后系统的输出转速能较好地跟踪设定值。
- 王道明侯友夫杜波韩强强
- 关键词:PID控制
- 层状顶板煤巷均压补强支护设计及应用
- 2014年
- 以晋华宫矿2105巷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层状顶板力学模型,发现顶板最大拉应力与巷道宽度、煤帮承载宽度呈二次函数关系,与岩层厚度的二次方成反比,分析提出了层状顶板煤巷"均压补强"支护思想,消除围岩的集中应力,加强两帮的支护,减少巷道支护的短板效应为该类巷道支护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思想对巷道进行了支护设计,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锚杆预紧力的作用下,顶板形成了明显的组合梁结构,提高了顶板岩层的整体厚度,增强了稳定性;巷道开挖20 m后保持稳定,两帮收敛15.2 mm,顶板下沉7.9 mm,底鼓5.0 mm,效果良好。
- 刘玉田韩强强庞涛何化栋张书剑
- 关键词:层状顶板力学模型支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