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燕梅

作品数:36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消化酶
  • 6篇消化酶活性
  • 6篇黑鲷
  • 6篇病毒
  • 5篇动物
  • 5篇肠道
  • 4篇饲料
  • 4篇消化酶活力
  • 4篇抗体
  • 4篇克隆
  • 3篇鸭病
  • 3篇鸭病毒
  • 3篇鸭病毒性肝炎
  • 3篇饲料添加
  • 3篇饲料添加剂
  • 3篇天然免疫
  • 3篇添加剂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细胞

机构

  • 36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福建省淡水水...

作者

  • 36篇马燕梅
  • 10篇梅景良
  • 7篇陈吉龙
  • 5篇林树根
  • 3篇张奇秀
  • 3篇王宏
  • 2篇王全溪
  • 2篇张红星
  • 2篇陈仕龙
  • 1篇廖炳佳
  • 1篇朱庆国
  • 1篇李金秋
  • 1篇李志刚
  • 1篇陈少莺
  • 1篇林建斌
  • 1篇谢惠丹
  • 1篇谢正露
  • 1篇徐冰琦
  • 1篇池雪林
  • 1篇王飞健

传媒

  • 10篇福建畜牧兽医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福建省畜牧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2篇199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值对黑鲷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50
2004年
试验研究了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鲷正常的消化道酸碱条件下(胃pH值2 5,肠pH值7 5),蛋白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 0,5 0和4 0,均在酸性范围;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 0,7 0,7 5,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 5,7 0,7 0,均为中性或略偏碱性。
梅景良马燕梅王宏张奇秀
关键词:黑鲷肝胰脏消化酶
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6
2004年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梅景良马燕梅
关键词:黑鲷肝胰脏消化酶PH值
Bcr-Abl癌基因与A-MuLV病毒诱导肿瘤发生的机理被引量:1
2018年
Bcr-Abl癌基因是由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易位融合而成,其编码的融合蛋白Bcr-Abl可以诱导人类白血病的发生。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癌基因v-Abl可以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癌变。Bcr-Abl癌基因和A-MuLV病毒的共同特点是表达Abl癌蛋白(Bcr-Abl和v-Abl)。Abl癌蛋白诱导肿瘤发生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密切相关。这些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包括JAK/STAT/Pim、PI3K/AKT/mTOR和RAS/RAF/MEK。此外,Abl癌蛋白诱导肿瘤发生也与重要信号分子的突变或异常修饰,以及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异常表达有关。文中对Abl癌基因如何激活主要的3条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介绍参与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等过程的重要蛋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为Abl阳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科学参考。
孙亚楠陈纳王雪飞陈吉龙马燕梅
猪调节性T细胞分子标记物FoxP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2025年
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淋巴细胞,通过抑制各种效应性淋巴细胞来诱导自身免疫耐受。FoxP3是CD4^(+)CD25^(+)Treg细胞重要的转录因子,对其分化发育和功能维持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联合FoxP3抗原可以更好地识别CD4^(+)CD25^(+)Treg细胞。为了制备出特异性的猪Treg细胞表面标记物FoxP3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选择抗原性较强的基因编码片段,构建了FoxP3抗原表位区段(1~840 bp)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用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结果:筛选到了5株效价较高的FoxP3单克隆抗体产生细胞(F4B9、F4A9、F1E12、F1A11和F4A10),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识别内源性和外源性FoxP3蛋白,且能稳定地分泌抗体,为定性或定量检测猪Treg细胞以及验证Treg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蒋丹林佳琦胡鹏程郭博伦林新马燕梅
关键词:TREG细胞FOXP3抗体制备
论ω──3LCPUFA对动物的促生长及保健作用
马燕梅
文献传递
ZAP蛋白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2020年
ZAP蛋白于筛选限制逆转录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MLV)增殖的宿主因子时被首次发现,随后证实ZAP蛋白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蛋白主要通过抑制病毒RNA合成、降解病毒mRNA或抑制病毒mRNA翻译、介导病毒靶蛋白泛素化降解等多种途径直接抑制某些RNA病毒和DNA病毒的复制。另外,它可作为免疫调节因子,通过增强RIG-I介导的I型干扰素反应起到重要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许多病毒也已进化出包括抑制ZAP基因mRNA合成、降解ZAP基因mRNA、降解ZAP蛋白和抑制ZAP蛋白与靶病毒的mRNA或目标蛋白结合在内等多种机制,拮抗ZAP蛋白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本文针对宿主ZAP蛋白与不同病毒互作机制进行综述,为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与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后续ZAP蛋白的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陈纳张宝戈洪艳许李锋谢正露陈吉龙马燕梅
关键词:抗病毒天然免疫
牛膝多糖对牛蛙心脏活动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应用斯氏蛙心灌流方法,观察和分析牛膝多糖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及机理。结果发现,10μg/mL的牛膝多糖溶液即可加强心肌的收缩能力,50μg/mL时差异极著(P<0.01),以后随用药浓度的增加,振幅进一步增大,二者呈显著的量效关系。牛膝多糖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影响心率,但浓度升高到500μg/mL时可使心率增加,至1000μg/mL时收缩振幅和心率进一步加大,但随后出现心脏功能衰竭。研究时选择100μg/mL的牛膝多糖浓度,其正性肌力作用与β受体有关,与M受体无关。
池雪林马燕梅梅景良谢惠丹
关键词:牛膝多糖心肌收缩力
DHV-Ⅰ型VPO和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主要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感染3周龄内的雏鸭造成的一种急性的、致死率高的传染病.病鸭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抽搐和...
杨世丽常巍陈吉龙马燕梅
关键词: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温度对黑鲷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测定温度对黑鲷胃、肠和肝脏中3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分 别为50℃、40℃和30℃。
马燕梅梅景良
关键词:黑鲷消化酶酶活性温度
夏、冬两季黑鲷消化酶活力的比较及反应温度和pH对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梅景良马燕梅张红星王寿昆林树根
关键词:黑鲷消化酶反应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