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爱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棉花
  • 5篇移栽
  • 4篇穴盘
  • 4篇穴盘育苗
  • 4篇移栽棉
  • 4篇盘育苗
  • 3篇移栽棉花
  • 3篇栽培
  • 3篇生育
  • 3篇基因
  • 2篇氮肥
  • 2篇对穴
  • 2篇育苗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同密
  • 2篇盘育
  • 2篇转BT基因抗...
  • 2篇抗虫
  • 2篇抗虫棉
  • 2篇基因抗虫棉

机构

  • 10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作者

  • 10篇马爱丽
  • 10篇张祥
  • 9篇陈德华
  • 9篇陈源
  • 4篇房静
  • 4篇栾娜
  • 2篇王永慧
  • 2篇肖健
  • 2篇峦娜
  • 1篇吴云康
  • 1篇肖建
  • 1篇杨峰
  • 1篇董召娣
  • 1篇马长青
  • 1篇刘晓飞
  • 1篇吕春花

传媒

  • 3篇棉花学报
  • 2篇中国棉花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技服务
  • 1篇2010年作...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无土苗移栽关键技术研究
2010年
为研究棉花无土育苗移栽的关键技术,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南抗9号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苗质、移栽方式、土质及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无土苗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壮苗移栽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其中又1叶壮苗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分别为94%和8天。不同移栽方式中,打洞移栽棉花成活率高于穴栽34个百分点,其中打洞覆膜成活率最高。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此外,喷施调节剂有利于株高和主茎的真叶数增加,说明喷施促进型生长调节剂是缩短缓苗期的辅助核心技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提供指导。
张祥马爱丽峦娜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栽培技术
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生育特征
为配套轻简化育苗技术“穴盘育苗移栽”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通过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地膜覆盖棉的生长发育特特点比较表明:穴盘育苗移栽棉表现为:生育进程开花前稍慢,开花前株高、主茎真叶数和现蕾数低于地膜棉...
陈德华张祥马爱丽房静栾娜陈源
关键词:棉花穴盘育苗生育特征
文献传递
叶面喷施FeCl_3对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固定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以天然绿色棉品种皖棉39和棕色棉品种湘彩棉2号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氯化铁对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固定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喷施FeCl3能显著提高彩色棉纤维中色素光稳定性。绿色棉皖棉39光稳定性提高幅度大于湘杂棉2号。(2)喷施FeCl3处理纤维中的铁含量显著增加。吐絮时,皖棉39、湘彩棉2号纤维中铁含量分别为86.00、84.50mg.kg-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47%、11.89%,说明天然彩色棉通过喷施FeCl3可以提高其纤维中铁含量。(3)相关分析表明,天然彩色棉吐絮期纤维中铁含量与阳光照射5h后纤维中色素溶液吸光度下降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53**)。可见,叶面喷施氯化铁提高了天然彩色棉纤维中的铁含量,铁离子可以对纤维色素起固定作用,进而提高色素的稳定性。
张祥栾娜肖建王永慧马爱丽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天然彩色棉色素稳定性氯化铁
穴盘育苗移栽棉生育特点与关键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苗缓苗期长,前期生育进程相对较慢,但穴盘种植方式不会影响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穴盘育苗移栽棉获取产量大于5250 kg·hm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为2.54万~2.86万株·hm,施氮量为298.5~355....
陈源马爱丽肖健张祥陈德华吴云康
关键词:棉花生育特点
文献传递
不同密度与氮肥处理对苏杂棉66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009年
就不同密度与氮肥处理对苏杂棉66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2.25万株/hm2,施N300kg/hm2最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和提高;蕾期、初花期分别用缩节安15g/hm2、30g/hm2,盛花期、打顶后再施45g/hm2、60g/hm2有利于产量的形成;注意氮肥的运筹上减少桃肥比例,并增强化控在后期的应用。
杜广友赵小凤马爱丽张祥
关键词:生育特性
赤霉酸和缩节胺对转Bt基因抗虫棉棉铃Bt毒蛋白表达及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以泗抗1号和泗杂3号为研究材料,于盛花结铃期,应用赤霉酸(GA3)、缩节胺(DPC)涂抹幼铃,探讨其对棉铃Bt毒蛋白表达及氮代谢影响。结果表明,DPC能显著提高花后10d和30d(DPA)棉铃Bt毒蛋白含量,GA3降低10DPA铃壳和子棉中Bt毒白含量,但提高30DPA棉铃Bt毒蛋白含量。DPC提高了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活性并增加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及全氮含量,GA3处理则降低了10DPA铃壳、棉子中上述酶活性和物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棉铃中Bt毒蛋白含量与NR、GPT和GO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1=0.8776**,r2=0.7172**,r3=0.7028**)。可见,转Bt基因抗虫棉开花后应用DPC或GA3可提高充实期棉铃,能促进棉铃氮代谢水平,从而促进Bt毒蛋白的表达。
张祥马爱丽房静肖健峦娜王永慧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氮代谢
不同栽培方式下转Bt基因抗虫棉根系的形成特征
2010年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根系的形成特征。结果表明,直播条件下苏抗310播种后20 d主根长度比泗棉3号短2.1 cm,一级侧根数少2.1条,二级侧根数少4.2条,而且根系分布相对较浅。杂交种泗抗3号主根长度比泗棉3号长1.8 cm,一、二级侧根数分别多2.9和3.6条,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下10~45 cm的土层。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下,泗棉3号、苏抗310和泗抗3号播种20 d后,根系入土深度以抗虫棉杂交种泗抗3号最深,泗棉3号其次、苏抗310最浅。根系伤流量结果进一步表明,苏抗310在盛花期(7月20日)达到高峰期,以后明显下降。而杂交种在结铃盛期(8月15日)达到高峰。泗棉3号根系伤流量至8月5日达到高峰期,其后明显下降。
张祥马爱丽马长青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根系
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钾素利用及某些光合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Bt棉杂交种科棉6号、泗杂3号、苏杂3号和徐杂3号及其相应的轮回亲本渝棉1号、泗棉3号、苏棉9号和徐1594为材料,2007-2008年于扬州大学研究其对钾营养的利用,并比较其在施钾条件下的某些光合特性。结果表明:8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对钾的利用呈不同特点。科棉6号和泗杂3号有较高的单株吸钾量,且生殖器官中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高,钾肥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都居于前2位;苏棉9号和徐1594吸钾量低,钾肥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居于后2位。其它4个品种由于单株吸钾量、生殖器官中钾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的不一致,钾肥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介于上述2类之间。4个Bt棉杂交种的SPAD值、净同化率、气孔导度、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都显著高于相应的轮回亲本,且气孔导度、净同化率与钾肥生理利用率、钾素子棉生产效率呈显著以上水平正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吸钾能力且生殖器官钾积累能力强是形成高钾利用效率品种的基本要求。
杨峰吕春花刘晓飞张祥马爱丽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基因型光合生产
不同密度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关键栽培技术,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科棉6号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在密度3万株/hm2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每公顷成铃最多,达90.3万个,产量最高,达4300.5kg/hm2。在营养生长方面,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3.6万株/hm2处理株高太高,需控制其株高生长。单株主茎叶数则表现为,在低密度条件下较多,高密度条件下较少,如8月15日,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主茎叶数26.2张,3.6万株/hm2处理仅为24.0张。但在3万株/hm2条件下,群体LAI较为适宜,叶角较高,叶片直立,如在8月15日,LAI为3.75,叶角62.3。在生殖生长方面,各密度处理间单株现蕾数无明显差异,单株成铃在低密度条件下成铃高。但密度3万株/hm2处理群体蕾量较高、成铃数最多。进一步分析各处理群体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密度3万株/hm2处理亩果节、成铃率、高效叶面积、铃叶比均最为适宜。
陈源马爱丽房静董召娣栾娜张祥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穴盘育苗移栽生长发育
氮肥运筹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吸肥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苏杂3号为供试品种,设计3个水平的氮肥运筹方式,探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在每公顷施纯氮300kg、移栽肥10%、花铃肥65%、桃肥25%的运筹下成铃最多(34.5个.株-1),铃重、子棉产量最高,分别达5.36g、4642.5kg·hm-2。此氮肥运筹下植株体内N、P、K吸收较多,成熟时N、P、K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5.9kg、3.65kg和18.22kg。在优质铃形成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2.8kg、1.93kg和13.97kg,分别占全生育期的76.7%、52.7%和76.7%。试验还表明,产量高的处理,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盛铃期至盛絮期均保持较高的磷、钾吸收比例,盛铃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4∶1.12。
张祥马爱丽房静栾娜陈源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穴盘育苗氮肥运筹吸肥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