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安利

作品数:12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江豚
  • 6篇种群
  • 3篇地理变异
  • 3篇中国水域
  • 3篇生物学
  • 2篇迁地
  • 2篇迁地保护
  • 2篇长江
  • 1篇亚种
  • 1篇中华白海豚
  • 1篇生活习性
  • 1篇生命表
  • 1篇视神经
  • 1篇鸟纲
  • 1篇鸟类
  • 1篇种群动态
  • 1篇种群数量
  • 1篇习性
  • 1篇颅骨
  • 1篇静态生命表

机构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高安利
  • 10篇周开亚
  • 2篇杨光
  • 2篇孙江
  • 2篇徐信荣
  • 2篇吴葆孙
  • 2篇高国富
  • 2篇李悦民
  • 1篇常青

传媒

  • 6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3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鳍豚和江豚的生物学和保护研究
周开亚高安利高国富李悦民吴葆孙
通过长江上的考察,1982年和1993年两次提出山鳍豚数量的估算,指出面临的威胁。1993年模拟此物种未来的趋势,表明它有住末来25-100年中灭绝的危险。1985年在国内外首次提山对豚类的迁地保护方案,据此立项的铜陵白...
关键词:
关键词:白鳍豚江豚迁地保护
中国水域江豚外形的地理变异和江豚的三亚种被引量:76
1995年
1974年至1993年间在中国长江和大陆沿岸海域采集各年龄段的江豚标本226号:长江种群标本84号,黄海种群标本97号,南海种群标本45号。选用了35项外形测量指标,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多元分析研究了各种群之间在外形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黄海种群的吻长相对最长,南海种群的吻长相对最短。长江种群的体围比较大,体脂最厚。黄海和南海种群的体围较小,南海种群的体脂最薄。眼裂高、眼裂长和鳍肢宽在南海种群中相对最大。在种群之间差异最大,可作为分类鉴别特征的指标是疣粒区宽、疣粒列数和背嵴高。将南海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分开的判别函数1主要与疣粒区宽和疣粒列数相关,而把长江种群与黄海种群分开的函数2主要与背嵴高相关。通过与日本和南亚种群的比较,作者认为江豚包括以下三个亚种:1)江豚指名亚种,Neophocaenaphocaenoidesphocaenoides(Cuvier,1829):背嵴始于体背后部,体背部疣粒区宽48-120mm,疣粒10-14列,分布稀疏。2)江豚北方亚种,Neophocaenaphocaenoidessunameri(PilleriandGihr,1975:)背嵴始自体长之半或其前,背嵴高通常在16?
高安利周开亚
关键词:江豚地理变异亚种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不同种群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的研究
我国古代关于江豚的记载最早出现于东汉许慎(公元58-148?)所著的《说文解字》。并认为其产地为长江中游和朝鲜。先后使用的名称达13种之多。江豚一词最早出现于郭璞(公元276-324)的《江赋》中,至今已使用了1700多...
高安利
关于江豚的古籍记载及现代研究被引量:21
1993年
中国古文献中关于江豚的记载最早出现于约1800余年前。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江豚的名称有13个。自1829年科学命名以来,已发表江豚的论文和涉及江豚的论著共130余篇。包括形态解剖、遗传、生化、寄生虫、生态、保护、饲养、声学、分类等各个领域。其中形态学论文36篇。对江豚的大多数器官系统已作了解剖学和组织学层次的研究,今后的形态学工作将更多联系重要的生理功能。遗传和生化方面的工作还是初步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如:分子杂交、DNA内切酶谱、指纹图和序列分析等将在90年代得到更多应用。对江豚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今后应着重有关种群数量、社群结构、运动和水污染、渔具及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的研究。并应进一步开展对长江和沿岸海域江豚的生态学考察,对我国的江豚种群状况做出比较准确的估算。生态学野外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尽可能定量化和模型化。分类学工作应引入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数学方法。作者最近的研究认为全世界现存的江豚可分为形态差异比较明显的5—6个种群,隶属于3个不同的亚种。中国水域的3个种群分属3个亚种。
高安利周开亚
关键词:江豚生物学古文献
中国水域江豚颅后骨骼的地理变异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根据142号各年龄段的江豚颅后骨骼标本(其中长江种群标本38号,黄海种群标本59号,南海种群标本45号),选用42项颅后骨骼变量,应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了颅后骨骼在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变异。结果表明,(1)中国水域江豚不同种群之间在颅后骨骼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而且表现在包括初生幼体在内的所有年龄段的标本中。(2)南海种群的颅后骨骼最发达,长江种群次之,黄海种群的最不发达.(3)黄海种群与长江种群的差异较小,与南海种群的差异较大;南海种群与长江种群的差异相对最大。(4)颅骨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比其外形的变化要慢,而颅后骨骼的变化比颅骨的变化还要慢。
高安利周开亚
关键词:江豚种群地理变异
长江下游江面、江岸鸟类调查简报被引量:8
1994年
1989年5月,1990年3-5月以及1991年3月对长江下游江西省湖口至南京段江面、江岸(离水边200米以内)这一特定环境鸟类的野外观察,共记录得鸟类111种,分属16目、3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种,记录了不同生境中鸟类的习性,对江面、江岸的鸟类区系特征作了初步探讨,并与长江南岸的黄山和北岸的大别山北坡的鸟类区系进行了比较。
孙江周开亚高安利
关键词:长江下游鸟纲
南京~湖口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被引量:6
1998年
长江南京~湖口间421km长的江段有江豚约697头,其中以华阳至湖口一带密度最高.江豚的分布为聚集分布.此外,江豚还具有很强的趋岸性,88.8%的江豚出现在离岸500m的范围内.长江江豚的数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以本文中的平均密度粗略估计江阴至武汉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为1481头,比张先锋等(1993)报道的该江段江豚的数量低171头.
周开亚杨光高安利孙江徐信荣
关键词:江豚种群数量长江
中国水域江豚颅骨的地理变异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根据144号江豚骨骼标本(其中长江种群标本40号,黄海种群标本59号,南海种群标本45号),选用42项颅骨测量变量,研究了颅骨在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差异。t一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表明:长江江豚成体的颅基长比较小。南海种群吻长小于其它两个种群,而吻宽则最大,长江种群次之,黄海种群最小。黄海种群的前颌骨宽、颧宽、眶前突最大宽和眶后突最大宽比其它两个种群的小。黄海种群的上颌齿较多,而南海种群则下颌齿较多,长江种群的牙齿数相对最少。南海种群还有明显较宽的翼骨和内鼻孔以及较短的眼眶长和泪骨眶前突长。长江种群有较长的颞窝、鼓围耳骨和较宽的枕髁。判别分析表明,1)中国水域江豚不同种群之间在颅骨上的差异是明显的;2)南海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的差异相对较大,黄海种群与长江种群差异较小;3)吻长和吻宽等并非区别中国水域江豚不同种群的最佳颅骨性状组合;4)江豚种群分化过程中,骨骼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比其外形的变化要慢。
高安利周开亚
关键词:江豚种群颅骨地理变异
江豚长江种群和江苏沿岸种群的眼球和视神经的比较研究
高安利
江豚生命表和种群动态的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根据江豚长江种群、黄海种群和南海种群的年龄鉴定数据,编制了3个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各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和死亡率曲线,计算了各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3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均为C型(Odum,1983),但南海种群和黄海种群的陡度更大。各种群的0~2龄,以及黄海江豚和南海江豚的2~4龄是死亡高峰期。死亡率曲线在各种群中呈现一定的波动。各种群的性比与1∶1没有显著性差异。3个种群的R0和λ均小于1,rm均小于0,表明它们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杨光周开亚高安利常青
关键词:江豚种群静态生命表种群动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