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登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6篇地磁
  • 4篇地磁场
  • 2篇地震前
  • 2篇电离层
  • 2篇震前
  • 2篇日变
  • 2篇台站
  • 2篇频谱
  • 2篇观测数据
  • 2篇ELF
  • 2篇磁层
  • 2篇磁场
  • 2篇磁扰
  • 1篇地磁扰动
  • 1篇地磁日变
  • 1篇地磁日变化
  • 1篇地磁台
  • 1篇地磁台站
  • 1篇地磁异常

机构

  • 21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作者

  • 21篇高登平
  • 8篇王利兵
  • 5篇李细顺
  • 5篇解用明
  • 4篇畅国平
  • 4篇宋昭
  • 4篇胡秀娟
  • 4篇王静
  • 3篇罗娜
  • 3篇刘立申
  • 3篇韩和平
  • 3篇赵志远
  • 2篇闫俊岗
  • 2篇王秀敏
  • 2篇鞠永
  • 2篇乔子云
  • 2篇彭远黔
  • 2篇李雪英
  • 1篇王长江
  • 1篇何宇飞

传媒

  • 6篇山西地震
  • 5篇华北地震科学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年地磁场的长期变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红山、后土桥等台近30年的的地磁绝对观测资料,对F、H、Z各分量进行了分析,对Z分量的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1999年和2000年F总场和Z分量长期变相继出现了转折,结束了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局部地区近两年有所回升。而H分量趋势没有变化,依照原来的趋势在下降;Z分量年速率的减缓变化往往与华北地区较强地震有关。
解用明高登平王艳荣鞠永韩和平郭学增郭建芳
数字地震台断记报警软件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确保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研制了数字地震台断记报警软件,实现对实时记录系统的监视。当记录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停止记录数据或记录恒值数据时,弹出报警窗口和播放报警音乐,提醒值班人员处理系统故障。几年来,该软件在红山地震台运行稳定,发挥了较大作用。
王利兵闫俊岗于春颂高登平刘立申张东亚
关键词:地震
文安5.1级地震前的电磁异常被引量:3
2007年
文安5.1级地震前,电磁观测资料先后出现了背景、短期和短临异常。本文对这些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这些异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对电磁资料的分析中及时发现异常,进而对地震趋势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乔子云张建国高登平解用明
关键词:文安地震地磁场
大地电场日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06年
利用后土桥等地震台的大地电场分钟值资料,分析了各方向的日变形态和特征。结果发现,一般各方向日变与地磁场日变近似,出现双峰单谷。而后土桥地震台有别于其他地震台,东西向以半日波为主,出现双峰双谷。
解用明韩和平高登平孙澎涛薛志芳鞠永
关键词:地电场日变
江西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收集江西及邻区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采用椭圆长、短轴联合衰减模型和近、远场补点与长轴可转向方法,建立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衰减关系符合该地区历史和近代地震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可进一步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损失快速评估等研究。
吕坚俞言祥高建华高登平汤兰荣
关键词:地震烈度
基于CM4模型的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同一经度链和同一纬度链上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的模型值,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经度链和纬度链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均呈现出11年和27天周期性变化。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年份相同季节变化形态一致但幅度不同。在空间分布上,经度链和纬度链台站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年变化幅度呈现出不同变化特征,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在经度链上变化特征不同,而纬度链台站的数值基本一致。日变化分析显示,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相关性较高。
李细顺高登平刘立申赵志远王利兵
关键词:实测数据
199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台站观测环境变化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本文利用CHAOS-6地磁场模型计算199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34个地磁台站模型值,分析比较模型计算值与台站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利用国际参考场模型IGRF12计算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地磁异常场模量△T作为地磁台站观测环境的一种标志,年变化显示:(1)中国大陆地区34个地磁基准台绝大部分位于地磁正常区或弱磁异常区,只有少数几个地磁台位于强磁异常区;(2)判断1个地磁台的地磁场环境,只测量总强度(F)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三分量绝对观测,利用地磁异常场模量△T评价地磁台的地磁场环境更全面、更科学合理。
李细顺高登平王利兵赵志远畅国平章阳
关键词:地磁场地磁台站
CM4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2年隆尧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呈现出11年和27天的周期性变化,有些年的27天周期性变化显著,有些年则不太显著;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年相同季节的变化形态一致但幅度不同;日变化分析显示,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的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相关性较高。
李细顺高登平李琪王静梁斌胡秀娟王利兵罗娜宋昭
短周期地磁扰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对2008—2010年隆尧地磁台站的地磁水平分量H和磁偏角D的秒数据进行了短时快速傅里叶变换,按连续型地磁脉动Pc2—Pc6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对频谱进行了频段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频段频谱总幅值即短周期地磁扰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变化上,同一年中不同频段的幅值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每年的幅变特性与该年对应的Vr指数的时间分布也具有一致的变化形态,仅仅在变化的幅度上存在差异.磁偏角D的幅值和Vr D均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而水平分量H的幅值和Vr H却不显著.在空间变化上,各频段幅值均随地磁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地方时变化呈现出双峰双谷的特征.
姚休义杨冬梅陈化然何宇飞高登平
关键词:频谱幅值
石家庄市区场地脉动特征及土层剪切波速被引量:2
1999年
根据石家庄市区场地脉动和剪切波速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市区场地脉动的特征以及剪切波速,并给出了场地脉动周期与场地土层固有周期的统计关系。认为该地区的脉动周期随覆盖层厚度及覆盖层层数的增大而减小,而剪切波速则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彭远黔李雪英高登平
关键词:剪切波速土层工程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