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总结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15例患者为显效、11例为有效、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63.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例、9例、25例及39.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呕吐现象,2例失眠现象,经调整用药剂量后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现象,3例失眠现象,经药物调整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 鲁晓赵立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
-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电图。
- 许庆源鲁晓
- 关键词:氢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 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该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血液检查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所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根据病变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组间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阳性病变组的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水平,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病变组中随着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其病变程度逐渐加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 赵立王士强鲁晓唐杨章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并A llen’s试验阳性患者255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治疗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243例,成功率95.3%;失败12例,其中5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2例)。造影成功者中对144例患者行介入治疗,142例成功置入支架278枚,成功率98.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9例血管神经性水肿,7例出现术侧桡动脉波动减弱(无桡动脉闭塞夹层等)。皮下瘀斑2例,小血肿5例,迷走反射发生4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唐杨章张怀金王士强吕留强赵立鲁晓
- 关键词:桡动脉介入诊疗冠心病并发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3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心病组(162例)和非冠心病组(76例)。冠心病组又根据LDL-C水平分为2个亚组:A组(LDL-C≤2.4mmol·L-1,98例)和B组(LDLC>2.4mmol·L-1,64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HbA1c水平。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冠心病组TC、TG、HDL-C、LDL-C、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的相关性,分析A、B 2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G、LDL-C和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TC、TG水平与Gensini得分无相关性(r=0.079、0.101,均P>0.05),HDL-C水平与Gensini得分呈负相关(r=-0.168,P<0.05),LDL-C、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均呈正相关(r=0.692、0.689,均P<0.01)。A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无相关性(r=0.195,P>0.05),B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呈正相关(r=0.381,P<0.01)。结论 LDL-C、HbA1c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HbA1c同时升高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王士强唐杨章张怀金吕留强赵立鲁晓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冠状动脉造影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女性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判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与体表心电图、临床表现及男性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率为40.35%,阳性率为59.65%,阴性率较男性(22.03%)为高(P<0.01),且主要为单支病变,前壁心电图改变阳性率为78.78%,有典型心绞痛表现者阳性率更高。结论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轻,临床冠心病误诊率较高,对疑似冠心病患者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
- 张怀金王士强赵立鲁晓
- 关键词:冠心病女性冠状动脉造影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卡维地洛(金洛片)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57±18)岁。心功能(NYHA)级20例,Ⅲ级32例,Ⅵ级4例。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均使用强心等抗心衰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0mg/d。治疗3个月观察其疗程。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 ,对照组有效率57.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卡维地洛是治疗心衰安全有效的药物。
- 赵凤兰鲁晓
-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力衰竭疗效观察Β受体阻滞抗心衰药物实验组
- Ⅱb/Ⅲa拮抗剂在行初始保守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Ⅱb/Ⅲa拮抗剂在行初始保守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实时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血尿酸以及心电图等,测量后详细记录。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采用颗粒增强的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DL-C和TC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 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是研究组hs CRP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b/Ⅲa拮抗剂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明确,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血脂达标率,安全性高。
- 鲁晓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保守治疗
- 替格瑞洛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4例UA已行PCI治疗的病人,分为对照组57例(氯吡格雷PCI术前负荷量300 mg,维持量75 mg,每天1次口服)和治疗组57例(替格瑞洛PCI术前负荷量180 mg,维持量90 mg,每天2次口服)。分别观察PCI术中两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及冠脉血流情况,并对PCI术后病人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术后1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卒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治疗组冠脉血流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6例,治疗组发生ACS 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卒中(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能改善UA病人PCI术中冠脉血流,降低术后ACS事件的再发生率,并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不会增加。
- 吕留强唐扬章王士强张怀金赵立鲁晓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
- 王晓琴鲁晓
- 关键词:氢氯吡格雷不稳定心绞痛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