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勇

作品数:453 被引量:2,071H指数:23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4篇期刊文章
  • 9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建筑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2篇厌氧
  • 101篇氨氧化
  • 96篇污泥
  • 94篇厌氧氨氧化
  • 92篇脱氮
  • 70篇硝化
  • 55篇污水
  • 53篇底泥
  • 53篇水体
  • 52篇反应器
  • 49篇废水
  • 42篇
  • 39篇水处理
  • 38篇反硝化
  • 32篇除磷
  • 30篇活性污泥
  • 28篇亚硝化
  • 26篇污染
  • 25篇生物膜
  • 22篇磷形态

机构

  • 25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84篇苏州科技大学
  • 35篇同济大学
  • 27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苏州城建环保...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苏州市排水有...
  • 2篇哈尔滨建筑工...
  • 2篇江南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中国石化上海...
  • 1篇安徽安科生物...
  • 1篇莱斯大学

作者

  • 452篇黄勇
  • 157篇李祥
  • 126篇李大鹏
  • 106篇潘杨
  • 81篇李勇
  • 23篇袁砚
  • 16篇沈耀良
  • 15篇李伟光
  • 15篇李学艳
  • 14篇王东田
  • 11篇张丽
  • 11篇朱亮
  • 10篇林兴
  • 9篇刘忻
  • 9篇王凡
  • 8篇刘福鑫
  • 8篇朱培颖
  • 8篇朱莉
  • 7篇俞苗新
  • 7篇王勇

传媒

  • 67篇环境科学
  • 30篇环境工程学报
  • 29篇中国给水排水
  • 27篇水处理技术
  • 17篇苏州科技学院...
  • 1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3篇环境污染与防...
  • 11篇环境工程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环境科学与技...
  • 9篇工业水处理
  • 7篇给水排水
  • 7篇苏州城建环保...
  • 6篇环境化学
  • 5篇工业用水与废...
  • 5篇环境科技
  • 4篇江苏环境科技
  • 4篇高等建筑教育
  • 4篇广东化工
  • 4篇苏州城市建设...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16篇2022
  • 22篇2021
  • 19篇2020
  • 24篇2019
  • 16篇2018
  • 20篇2017
  • 27篇2016
  • 35篇2015
  • 34篇2014
  • 34篇2013
  • 37篇2012
  • 22篇2011
  • 28篇2010
  • 19篇2009
  • 21篇2008
  • 13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4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含氨废水脱氮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脱氮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将含氨废水经过PN‑Anammox联合工艺进行脱氮处理,所述PN‑Anammox联合工艺的厌氧氨氧化过程与硫自养短程反硝化过程联用;所述硫自养短程反硝化过程的电子...
李祥黄勇袁砚袁怡毕贞
文献传递
高氨氮低C/N比废水新型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针对高氨氮低C/N比废水传统生物脱氮碳源不足的问题。从反硝化所需碳源角度,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新型生物脱氮联合工艺。并对这些技术和工艺的优劣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朱亮黄勇李祥杨朋兵崔剑虹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净水污泥陶粒的生态护坡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净水污泥陶粒的新型生态护坡的构建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将拟铺设生态护坡的堤岸清理干净;先铺设填充含陶粒材料的第一格子;再铺设填充含植物种子和陶粒材料的第二格子;自然养护;第一格子和第二格子均由四周泡沫...
李大鹏黄勇李勇
文献传递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及改进思路被引量:13
2006年
我国水污染严重,形势严峻,迫切要求更好的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具有传统方法不及的许多优点,能够满足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MBR按照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常见的有分置式MBR和一体式MBR,两者各有优缺点,在实际中均有应用。膜污染、高能耗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针对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不足之处,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谭译李勇黄勇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曝气
单质硫颗粒尺寸及反应器类型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启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室温下(19~24℃),采用硫自养反硝化生物膜反应器和厌氧污泥反应器,接种厌氧活性污泥,研究了反应器类型和单质硫尺寸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反应器经过65 d运行后获得稳定的脱氮效能,在进水NO^-_3-N浓度为150 mg·L^(-1),HRT为3.3 h,NO^-_3-N去除率为91%,TN去除率为77%,TN去除速率为0.67~0.83 kg·(m3·d)^(-1).对于厌氧污泥反应器,随着进水NO^-_3-N负荷的提高,污泥产气量的增加导致了污泥上浮.在进水NO^-_3-N浓度为185 mg·L^(-1),HRT为3.3 h的条件下,获得最大去除速率1.1 kg·(m3·d)^(-1),但是出水NO^-_3-N浓度的增加导致出水水质恶化,且污泥上浮严重影响了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分别采用0.8 mm、3.0 mm的单质硫颗粒作为反应器启动的电子供体,于批试反应器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8 mm的单质硫颗粒能够获得较高的NO^-_3-N、TN去除率,出水NO^-_2-N浓度也明显低于采用3.0 mm的单质硫颗粒作为电子供体的反应器.
马航朱强朱亮李祥黄勇魏凡凯杨朋兵
关键词:硫自养反硝化单质硫反应器启动去除速率
一种气液回用装置
本发明涉及节能降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液回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气液回用装置,包括集气罩、气体输送管和液体输送管;所述气体输送管的一端连接集气罩;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液体输送管的一端;所述液体输送管中插有气体输送...
李祥袁砚黄勇
文献传递
一种水体内源磷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内源磷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先将水体疏浚底泥用1‑2mm铁筛网过滤后,在110℃下干燥2‑4h,再碾碎后过100目筛,得到处理后的水体疏浚底泥;先将净水厂污泥用1‑2mm铁筛网过滤后,在110℃...
李大鹏朱培颖黄勇李勇
文献传递
沉积物扰动频率对悬浮物中形态磷数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实验模拟了沉积物在不同扰动频率条件下的悬浮过程,研究了悬浮物中不同形态磷的数量分布规律,并且探讨了形态磷数量分布对生物有效磷(BAP)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作用下上覆水中溶解性磷酸盐(DIP)含量低于对照试验,与较小频率(0.015 mg/L)相比,较大扰动频率下DIP平衡浓度(0.011 mg/L)略低。弱吸附态磷(NH4Cl-P)含量降低,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钙结合态磷(HCl-P)则有所增加,但是容易释放的非闭蓄态Fe/Al-P(藻类可利用磷)则有所降低。随着扰动时间延长,藻类可利用态磷(AAP)占Fe/Al-P的百分比逐渐降低。试验结束,该值分别降至39.52%(扰动频率较小)和27.68%(扰动频率较大)。说明闭蓄态Fe/Al-P含量有所增加。基于Fe/Al-P的迁移活性,采用NH4Cl-P与AAP估算BAP是合理的。扰动作用下,BAP占Tot-P的百分比逐渐降低,试验结束,BAP占Tot-P的百分比分别降至36.71%(扰动频率较小)和29.67%(扰动频率较大)。
李勇李大鹏黄勇
关键词:生物有效磷磷形态沉积物
氨氮浓度对生物膜磷富集效果的影响
2023年
在厌氧/好氧运行的聚磷生物膜反应器中,考察模拟污水中氨氮浓度对生物膜磷富集效果以及吸、释磷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污水中的氨氮浓度由15mg-N/L提高至30mg-N/L,生物膜中聚磷菌(PAOs)的吸磷速率略微下降,但由于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吸磷速率加快,生物膜系统整体的吸、释磷速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11.25和12.02mg-P/(L·h);富集液浓度达到52mg-P/L;继续提高氨氮浓度为40mg-N/L时PAOs的磷代谢活性几乎被完全抑制,此时生物膜内的吸、释磷速率主要依靠DPAOs,生物膜系统的吸、释磷速率有所下降,分别为8.65和8.81mg-P/(L·h),富集液浓度仅为40mg-P/L.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当氨氮浓度由15mg-N/L升高至40mg-N/L时,生物膜系统P_(rel)/HAc_(upt)(吸收单位量的碳源所释放的磷)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平均值分别为0.06,0.11和0.07P-mmol/C-mmol,这表明聚磷生物膜释磷过程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也受到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通过降低厌氧阶段进入反应器的模拟污水与富集液体积比(由3:1~1.5:1),可以有效改善高浓度氨氮(40mg-N/L)对生物膜的不利影响,生物膜系统的吸、释磷速率分别提升至16.25和15.60mg-P/(L·h),富集液浓度稳定在70mg-P/L,同时P_(rel)/HAc_(upt)提高至0.29P-mmol/C-mmol,磷富集效果得到显著强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对模拟城市污水中的磷进行富集,其富集效果不会受污水中氨氮(浓度通常不超过40mg/L)的影响,且系统总氮去除率可达到95%,该技术具有实现同步富集磷与去除氮的潜力.
毕贞张胜付豪丁若琳黄勇
关键词:氨氮浓度生物膜反应器
悬浮填料床的启动与挂膜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悬浮填料床进一步处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出水,研究了其启动特性及挂膜机理。结果表明,装置运行10 d以后,对NH3-N的去除率>80%,出水NH3-N<5.0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此时悬浮填料床的硝化性能保持稳定,可认为启动过程已完成。生物膜生长在悬浮填料的球体翼板上,这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和老化脱落。电镜观察和PCR-DGGE的检测结果则表明,悬浮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较为丰富,且整个微生物系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系统硝化性能的稳定发挥。
黄天寅夏四清钱永黄勇
关键词:悬浮填料床挂膜化学生物絮凝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