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平

作品数:68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癌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肠癌
  • 27篇直肠
  • 21篇直肠癌
  • 17篇肿瘤
  • 16篇术后
  • 14篇腺癌
  • 13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肠肿瘤
  • 11篇结肠
  • 10篇直肠肿瘤
  • 10篇保肛
  • 7篇切除
  • 7篇保肛术
  • 6篇手术
  • 5篇引流
  • 5篇造口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结肠癌

机构

  • 34篇江苏省人民医...
  • 32篇浙江省肿瘤医...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 1篇滨海县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肿瘤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7篇黄平
  • 17篇王晓稼
  • 17篇王锋
  • 15篇杨小冬
  • 10篇楼荣灿
  • 10篇邵喜英
  • 9篇陈占红
  • 8篇曹文明
  • 7篇徐泽宽
  • 7篇李小腾
  • 7篇沈杰
  • 7篇陈贤贵
  • 7篇楼彩金
  • 7篇杨力
  • 6篇李德川
  • 6篇郑亚兵
  • 6篇黄健
  • 4篇蔡菊芬
  • 4篇高一飞
  • 4篇叶魏武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肿瘤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上海实验动物...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腹部外科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癌症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NA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vari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other clinicpathologic features
Background:Breast carcinoma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females,lymph node status is one of the most...
郑亚兵邵喜英石磊黄平黄圆曹文明王晓稼
关键词:MICRORNASMICROARRAYPROGNOSIS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121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5~95个月。至随访结束,111例获访,其中的19例局部复发,34例远处转移,36例死亡;1年累积生存率为93.39%,3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0.25%。单因素分析显示,侵犯浆膜、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性质、化疗周期、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TNM分期、浸润深度、GHR表达等3项指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浸润深度、生长激素受体表达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杨小冬黄平王锋徐泽宽杨力
关键词:结直肠癌
保护性肠造口在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制作保护性肠造口的恰当方法。方法:为了促进直肠吻合口愈合,对肠系膜下动静脉未离断的患者首选经上腹正中切口、横结肠袢式扭转造口,造口下放置支撑棒;对肠系膜下动静脉离断的患者行经右下腹斜切口、回肠袢式造口,造口下不放置支撑棒。结果:所有患者肠袢式造口术后均完全转流粪便,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上腹正中切口、横结肠袢式扭转造口和经右下腹斜切口、无支撑棒的回肠袢式造口术式更加合理。
黄平戴小冬杨小冬王锋徐浩李小腾沈杰
关键词:直肠手术肠造口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乳腺癌化疗相关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60例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或单药化疗方案所致晚期乳腺癌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Hb≤110g/L,或化疗后Hb降低≥20g/L),...
陈占红黄健曹文明邵喜英黄平蔡菊芬楼彩金叶魏武王晓稼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乳腺癌贫血化疗
文献传递
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辅助运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前支撑体上配设座椅装置,后支撑体上设有上肢锻炼装置,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中至少一个可前后方向移动;椅背部一侧设有腰靠,椅座支撑...
陈占红黄平王晓稼周欢欢楼彩金陈俊青
Miles'术中术后会阴部开放创口的处理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总结Miles'术中、术后会阴部开放创口的处理经验。[方法]会阴部切除按解剖层次进行 :先显露肛管动静脉后 ,再钳夹、切断、结扎。术后会阴部创口予以开放 ,不内置纱条。[结果]会阴部切除术中出血甚少 ,术后创口愈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提倡会阴部切除按解剖层次进行 。
黄平楼荣灿李德川陈贤贵陈万源曹浩明
关键词:直肠肿瘤会阴
双入路法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脾曲的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双入路法在游离脾曲的直肠癌保肛术的操作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的双入路法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脾曲的直肠癌保肛手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无左侧输尿管、左肾、脾脏及胰腺损伤。手术时间为142.4±35.3 min,术中出血量98.7±34.5 ml,切除标本长度为21.1±6.7 cm,肿瘤距下切缘4.5±2.8 cm,清除淋巴结为12.7±6.3枚,术后排气时间3.6±1.7 d,住院时间12.4±3.2 d。术后并发症4例(10.5%),其中切口感染2例(5.26%),尿潴留1例(2.63%),肺部感染1例(2.63%),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全组患者随访至今,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双入路法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脾曲的直肠癌保肛术中径路准确,解剖层面清晰、易于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陈启黄平黄平孔连宝倪春华戴青松张伟伟周备胜栾海飞宋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回顾性分析
生长激素对大鼠结肠吻合口破裂压力和离断力的影响
1999年
为了观察生长激素(GH)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对大鼠行结肠吻合术。术后将大鼠分为2组,分别每天皮下注射GH或生理盐水,术后第4、7天检测吻合口破裂压力(BuP)和离断力(BrS),结果发现注射GH大鼠的BuP和Br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术后早期应用GH可促进结肠吻合口愈合。
黄平楼荣灿吕桂泉吕桂泉周锡庚冯国光周锡庚
关键词:结肠吻合口生长激素
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装置、第一引流瓶、第二引流瓶和至少一个引流管,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弹性连接并收纳所述引流管的辅助外壳,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
陈占红黄平王晓稼周欢欢楼彩金陈俊青
肛提肌标识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肛提肌标识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传统方法手术(传统法组),54例采用肛提肌标识法进行手术(肛提肌标识法组).手术遵循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原则,锐性分离直肠系膜,整块切除.两组患者术前肠道准备、麻醉选择、患者体位、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会阴部缝合与Miles术相同.传统法组用电刀或超声刀切开会阴部脂肪组织,自尾骨的前方进入盆腔,与腹部手术医师会合,靠近盆壁切断两侧肛提肌未进行标识则进行后续手术操作.肛提肌标识法组采用电刀切开肛门周围间隙脂肪组织,分离两侧坐骨肛管间隙脂肪组织,切断后方肛尾韧带,直达肛提肌平面,标识肛提肌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术后病理检查为Ⅰ期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病理检查为Ⅱ期者,如组织学分化差、T4期、血管淋巴管浸润、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则行辅助化疗,如无则进行随访观察;术后病理检查为Ⅲ、Ⅳ期者,行术后化疗.术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和肝胆B超.1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上述检查;每年复查1次CT和肠镜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传统法组患者和肛提肌标识法组患者的会阴手术时间分别为(60±15) min和(30±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60) mL和(30±2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6,5.687,P<0.05).传统法组患者中,3例直肠破损,2例尿道(阴道)破损,10例切口感染;而肛提肌标识法组患者中,只有9例切口感染.109例患者中,术后化疗周期少于12个疗程者30例,6个疗程及以上者41例.中位随访时�
杨小冬黄平王锋徐泽宽夏建国
关键词:直肠肿瘤肛提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