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煌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3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组和单纯吞咽训练组 ,针刺取穴以项针为主 ,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组 (P <0 0 0 5 )。 结论 :吞咽障碍患者经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 罗卫平黄红缨谭吉林赖莹莹黄晓煌黄嘉柏何宇峰胡凯旋
- 关键词:针刺吞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针灸疗法
-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以便找到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为脑卒中且有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vitalstim治疗,而治疗组除了实施对照组治疗方案外,还加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及治疗后3周时采取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测评口腔吞咽功能,同时治疗前后均进行VFSS评定,相关结果最终采取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仅为60.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通过时间、环咽肌开放情况、吞咽障碍程度和误吸率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3周后POI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改善吞咽通过时间、环咽肌开放情况、吞咽障碍程度及误吸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晓煌白伟杰凌水桥罗卫欢陈志标冼祖新
- 关键词:脑卒中环咽肌失弛缓症疗效
- 一种射线发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线发射装置,属于射线发射技术领域,一种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人体小腿,人体小腿外端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绑带,绑带外端固定连接有射线发射底座,射线发射底座外端安装有可调节旋转钮和射线发射器,射线发射器位于可...
- 陈焕洲曾翠红陈志标陈楚玲黄晓煌吴晓华冼祖新吴缝潮
- 文献传递
-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吞咽训练和单纯吞咽训练组 ,针刺取穴以项针为主 ,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 :针刺吞咽训练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组 (P <0 .0 5 )。结论 :吞咽障碍患者经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
- 罗卫平黄红缨谭吉林赖莹莹黄晓煌黄嘉柏何宇峰胡凯旋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 穴位埋线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合并吞咽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7.78%,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和电针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穴位埋线只需每2周治疗1次,患者更易于接受。
- 张志强郑利群何希俊白伟杰杨楠黄晓煌罗卫平
-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穴位埋线电针疗法吞咽训练
- 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联合辨证口服中药、现代功能康复及针灸等。治疗组30例调神通督针法(取神庭、百会)百会、神庭进针方向从前至后,针刺0.8-1寸,深度达到帽状腱膜下,捻转得气后,加电针,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15min后改变为疏密波,以防电适应;电针30min结束后去除电针及配穴,继续留头针1h;留针期间,每隔30min捻转1次,直至出针;留针期间进行认知功能训练,1次/d,周日休息1d;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4周),随访12周,判定疗效。[结果]Mo CA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治疗组有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何宇峰李建婷赵明华黄晓煌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组(n=32)、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n=32)和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联合组(n=32),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好患者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各组分别采用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和联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联合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MoCA总分均明显优于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组及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及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这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康复效果。
- 罗卫欢黄晓煌凌水桥
- 关键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针刺结合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及减重支持系统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分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67~0.910,P〈0.001)。结论:针刺配合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和单纯的功能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前者优于后者;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说明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 李国辉陈惠何宇峰谭吉林苏秀群袁小敏黄晓煌
- 关键词:针刺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血管性痴呆(VD)卫生经济学评价,从而构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VD临床诊疗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普通病房组)各100例,观察不同治疗时间点的临床疗效及所用成本的差异,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改良Ba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成本观察指标包括总住院日、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医药费、患者及陪护者工资损失和总费用。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1、3、6月,治疗组患者MMSE、Mo CA、MBI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MMSE评分每增加1分,Mo CA评分每增加1分,MBI评分每增加1分,卒中单元组所需花费均较普通病房组少。住院治疗总花费方面2组比较无明显优劣。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缩短住院时间,且比普通病房组更为经济。
- 何宇峰李建婷杨楠王本国黄晓煌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疗法成本-效果分析
- tDCS联合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给予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常规语言训练,探讨其对患者语言恢复能力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40例。按照自愿原则,其中20例患者接受常规语言训练方法,视为参照组;另外20例患者接受常规语言训练+tDCS康复治疗方法,视为研究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商(AQ)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AQ评分(63.54±8.61)分、8周(74.29±9.58)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AQ评分(85.29±9.69)分同参照组(55.41±7.29)分、(62.17±8.41)分和(72.31±9.42)分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4.252、4.295,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指标评分分别为命名能力(76.54±3.28)分,自发语言(50.26±5.48)分,复述能力(82.47±4.06)分,口语理解(190.26±16.27)分。参照组为命名能力(60.16±3.61)分,自发语言(37.26±5.61)分,复述能力(70.23±3.24)分,口语理解(166.54±15.28)分,数据表明,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语言功能指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19、7.413、10.538、4.753,P<0.05)。结论从康复角度出发,相比于单一的常规语言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tDCS治疗方法更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问题,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黄晓煌凌水桥罗卫欢
-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