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盛东

作品数:245 被引量:93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4篇细胞
  • 63篇心肌
  • 63篇缺血
  • 58篇心脏
  • 51篇血管
  • 45篇腺病
  • 45篇腺病毒
  • 45篇基因
  • 39篇内皮
  • 34篇干细胞
  • 32篇心脏瓣膜
  • 32篇瓣膜
  • 25篇肿瘤
  • 24篇肌细胞
  • 23篇血管内皮
  • 22篇心肌缺血
  • 21篇食管
  • 21篇重组腺病毒
  • 18篇心肌细胞
  • 18篇心脏病

机构

  • 23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南京军区福州...
  • 7篇复旦大学
  • 7篇广州军区广州...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解放军第97...
  • 2篇解放军第85...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解放军第94...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242篇黄盛东
  • 114篇徐志云
  • 111篇张宝仁
  • 59篇龚德军
  • 42篇袁扬
  • 37篇梅举
  • 32篇刘晓红
  • 27篇李白翎
  • 25篇王志农
  • 22篇韩林
  • 21篇刘延玲
  • 18篇曾志勇
  • 16篇陆方林
  • 15篇邹良建
  • 12篇杨立信
  • 11篇叶福林
  • 11篇王晓伟
  • 11篇庄聪文
  • 10篇朱家麟
  • 9篇李莉

传媒

  • 7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上海医学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实用医药杂志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22篇2008
  • 39篇2007
  • 32篇2006
  • 33篇2005
  • 24篇2004
  • 20篇2003
  • 11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yrdC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胃癌SGC-7901细胞株中hyrdC基因的不同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已构建的携带hyrdC基因的Ad-hyrdC重组腺病毒和靶向抑制hyrdC基因表达的Ad-shyrdC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同时设空病毒Ad-null组和正常对照组,利用绘制生长曲线法和MTT法观察各组间胃癌细胞增殖的差异;将各组胃癌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荷瘤模型,比较各组胃癌细胞瘤体生长率的差异。结果 Ad-hyrdC组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显著快于Ad-shyrdC组、Ad-null组和正常对照组,48h后细胞数与Ad-shyrdC组、Ad-null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d-shyrdC组胃癌SGC-7901细胞的光吸收值明显低于Ad-hyrdC组、Ad-null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d-shyrdC组瘤体生长率较Ad-hyrdC组、Ad-null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Ad-hyrdC组瘤体生长率较Ad-shyrdC组、Ad-null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结论 hyrdC基因具有促进胃癌细胞生长的功能,而靶向沉默hyrdC基因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hyrdC基因有望成为胃癌基因治疗领域的新靶点。
杨庭松王旭东申晓军魏国黄盛东袁扬毕建威
关键词:胃肿瘤腺病毒科RNA干扰
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NIH3T3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基因感染NIH3T3细胞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观察体内移植后的表达情况及其血管生成效应。方法:构建含hVEGF基因重组腺病毒Ad.hVEGF,体外感染NIH3T3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转染效果和转染率,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NIH3T3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将转染后的NIH3T3细胞移植于小鼠背部皮肤缺损模型上,1周后取创面覆盖的脱细胞真皮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组织VEGF的表达,并行组织新生血管计数。结果:携带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于NIH3T3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病毒感染复制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具有量效关系。MOI为100倍时,转染效率达95%。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到,Ad.hVEGF感染NIH3T3细胞24 h后即可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表达,ELISA法检测到VEGF第3日表达分泌较高,7 d时达到表达高峰(1052 pg/ml),13 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2周内MTT法动态检测D值,转染组细胞与未转染组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细胞体内种植后在组织中亦可明显表达VEGF,实验组新生血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可有效转染NIH3T3细胞,体内外均可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并可促进移植组织血管新生。
韩焱福刘军宋建星潘银根黄盛东龚德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NIH3T3细胞腺病毒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素-2基因抑制裸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对裸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1启动子驱动表达针对VEGF及Ang-2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VEGFshRNA及Ad-Ang-2shRNA。制备裸鼠人肺腺癌A549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RNA干扰后(RNAi)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接种裸鼠30d后,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d-VEGFshRNA及Ad-Ang-2shRNA联合干扰组与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VEGFshRNA组与Ad-Ang-2shR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微血管密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d-VEGF shRNA及Ad-Ang-2shRNA联合干扰组与单基因干扰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Ang-2基因靶向RNA干扰在体内有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联合抑制VEGF及Ang-2基因的表达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肺腺癌的生长。
李白翎张冠鑫侯霄雷龚德军袁扬刘晓红黄盛东徐志云
关键词:腺癌血管生成素2腺病毒科
磁共振多技术扫描检测活性心肌与病理结果对照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评估磁共振多技术扫描检测心肌存活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25只,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后1~2个月行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扫描(形态、电影扫描、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扫描),判断心肌缺血区和坏死区的大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了解其准确性。结果共有20只猪顺利完成检查,有3只形态扫描见左心室侧壁变薄;负荷电影扫描见9只猪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有7只猪11个(3.44%)节段为缺血心肌,4只猪19个(5.94%)节段为坏死心肌。心肌灌注扫描共64个(20%)节段缺血,心肌活性扫描共检出25个(7.81%)节段坏死,病理检查发现有27个(8.44%)节段坏死,比磁共振电影扫描显示的梗死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比磁共振活性扫描所显示的梗死区稍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磁共振电影扫描与TTC染色比较的Kappa值为0.813,磁共振活性扫描与TTC染色比较的Kappa值为0.958。结论半定量分析室壁运动能力不能有效确定微小梗死心肌或心内膜下梗死心肌,联合应用心肌灌注及延迟期扫描能够提高混杂于正常心肌内微小心内膜下梗死灶的检出,磁共振多种技术扫描可明显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并且与病理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朱海云王莉田建明曾浩黄盛东徐驯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活性动物
蛋白激酶C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中蛋白激酶C(PKC)在心肌缺血预处理(IPC)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猫CPB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单纯体外循环组(CPB组,n=30):仅作单纯并行 CPB转流;缺血再灌注组(IR组,n...
何斌王志农徐志云曾志勇张波黄盛东张宝仁
文献传递
应用p75^NTR分选食管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应用p75NTR进行人食管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对人食管癌标本癌细胞及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进行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75NTR在人食管癌细胞(esophageal cancer cells,ECCs)中的表达,应用磁珠分选(MACS)法进行p75NTR阳性细胞与阴性细胞的分选,观察p75NTR阳性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并进行裸鼠接种以观察其致瘤能力;应用化疗药物作用于ECCs后检测其中p75NTR阳性细胞与阴性细胞存活率,以评价p75NTR阳性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结果:8个食管肿瘤细胞系(株)中,除SHEC-1、SHEC-5未检测到p75NTR阳性细胞外,其余6个细胞系(株)SHEC-4、SHEC-6、SHEC-7、SHEC-8、Eca109、TE-1中均检测到p75NTR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2.71%、0.32%、3.35%、1.13%、2.15%、0.45%。与阴性及未分选细胞相比,MACS分选后的p75NTR阳性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具有分化产生其他表型细胞的能力,在软琼脂中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P<0.01);行裸鼠接种时,p75NTR阳性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致瘤性,其中SHEC-7细胞只需2×103个即可致瘤,其致瘤能力是未分选细胞的50倍。化疗药物分别作用于p75NTR阳性细胞与阴性细胞48h后,p75NTR阳性细胞的存活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细胞(P<0.05)。结论:人食管肿瘤细胞中p75NTR阳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增殖能力,对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并具有较强的致瘤能力,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孙志刚黄盛东张宝仁徐志云刘晓红龚德军袁扬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干细胞P75^NTR细胞分选致癌性试验肿瘤抗药性
B型利尿钠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7年
游晓华秦永文黄盛东龚德军袁扬
关键词:利尿钠肽单克隆抗体
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自旋标记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膜近亲水端的疏水区和疏水核心流动性的影响,评价3种心肌保护方法的作用。方法:将猫分为5组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体外循环中猫心肌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期间和再灌注早期,各组各时间点序参数(S)和旋转相关时间(τc)均明显增大,至再灌注60分钟达峰值后开始恢复;未行心肌保护增大最明显,常温体外循环温血停搏液持续顺灌增加最小且恢复最佳。结论:常温体外循环温血停搏液持续顺灌对心肌细胞膜的保护效果优于另两种方法,但仍需改进。
丁芳宝王志农张宝仁朱家麟陈晓东黄盛东
关键词:体外循环电子自旋共振膜流动性心肌细胞膜
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组织磷酯酶A2及ATPase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超极化停搏(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酯酶A2(PLA2)和ATPase活性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猫体外循环模型的基础上,比较超极化停搏组和去极化停搏组体外循环中心肌组织PLA2及Na+-K+-ATPase、Ca2+-Mg2+-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果超极化停搏处理组可明显减轻体外循环中缺血再灌注导致的PLA2活性升高和ATPase活性下降。结论超极化停搏可能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期间的Ca2+超载及抑制细胞膜磷脂水解而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曾志勇杨胜生庄聪文程先进黄盛东徐志云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超极化停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转染鼠骨髓基质细胞及其产物促内皮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后对VEGF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4只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携带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培养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GF在转染细胞内的转录、表达和细胞外分泌情况;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测定转染VEGF165基因后的BMSCs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腺病毒介导VEGF165基因转染BMSCs后可以获得有效的转录及表达,其分泌于培养上清中的表达产物可明显促进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P<001),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结论腺病毒可安全、有效地转染BMSCs,VEGF165基因转染的鼠BMSCs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蛋白。
肖海波梅举张宝仁黄盛东
关键词:VEGF165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基质细胞重组腺病毒BMSC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