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耀祥

作品数:24 被引量:34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水稻
  • 15篇育种
  • 13篇高产
  • 11篇超高产
  • 6篇生态育种
  • 4篇选育
  • 4篇株型
  • 3篇优势稻
  • 3篇育成
  • 3篇杂交
  • 3篇水稻生态
  • 3篇水稻新品种
  • 3篇高产品种
  • 3篇高产育种
  • 3篇矮秆
  • 3篇超高产品种
  • 2篇多抗
  • 2篇杂交育种
  • 2篇增产
  • 2篇水稻超高产

机构

  • 23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3篇黄耀祥
  • 8篇林青山
  • 5篇周汉钦
  • 5篇董群铠
  • 4篇郭丹丹
  • 3篇江奕君
  • 3篇张俊英
  • 2篇高云
  • 2篇程俊彪
  • 2篇陈文丰
  • 1篇黄道强
  • 1篇刘传光
  • 1篇邓宝才
  • 1篇郑海波
  • 1篇黄慧君
  • 1篇刘军
  • 1篇邓汉娇
  • 1篇白嵩
  • 1篇冯道基
  • 1篇梁其登

传媒

  • 1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会水...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新品种胜优2号及其主要栽培技术被引量:3
1993年
胜优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水稻遗传综合技术育种研究室选用双抗超高产品种双青21与高抗稻瘟病的抗源丛型5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双抗、中质、矮秆、早长、超高产新品种。其姐妹系胜优1号,1990年晚造获得亩产857.5公斤的高额产量,创我国双季稻一造亩产最高记录;
黄耀祥林青山郭丹丹
关键词:水稻栽培
为出色完成21世纪粮食增产的艰巨任务而备斗被引量:1
1996年
为出色地完成20世纪末期列21世纪30年代艰巨的粮食增产任务做出应有贡献,在“半矮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稻作实际,提出以选用富有生态针对性的超级良种为主导,在各个粮田地区选定1/5左右地力较高的中高产田,积极实施以超吨粮为起步目标的“五·二生物工程”,以实现“少种、高产、多收”的战略性决策和1亩田当作2—2·5亩田用的特定要求。在有效地解决发展“三高”农业和粮食持续增长这对主要矛盾、并验证了其技术路线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以超吨优质粮田为主导,实施“够粮足食”“三高”大农业的实施示范基地,积极进取,扩大成果复盖面,开创以建成现代“三高”大农业为目标的彻底解决粮食问题的新途径。
黄耀祥
关键词:农业经济粮食增产水稻
超优势稻亲本及其F_1代根系特点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根系观察箱法对培育超优势稻的骨干亲本及由其配组的两个常规组合F1代和两个杂交组合F1代的根系生长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地上部产量及其他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穗类型品种要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和饱满充实度,根系必须较深生且成熟期能保持较强的活力;常规组合F1代的根系生长分布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偏向于根系较深的亲本;杂交组合F1代的根系生长显著优于双亲;常规组合奇国占1号/金科占121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均表现突出,是选育超优势稻的突破性组合。
梁青陈伟雄王秋燕黄耀祥
关键词:水稻亲本F1根系
广东优质、高产、多抗、早晚两季兼用水稻良种七山占被引量:3
1995年
黄耀祥董群铠
关键词:多抗良种高产品种间杂交兼用型品种
粮食上新台阶与水稻超高产育种被引量:8
1990年
世界著名育种家、水稻矮化育种的先驱黄耀祥教授1990年8月17日至26日访问了贵州,24日在贵州省农科院作了题为《粮食产量上新台阶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学术报告。本刊征得黄耀祥教授的同意,将该讲稿的全文在此发表,以满足读者的渴望。
黄耀祥
关键词:水稻高产育种
水稻矮化育种
黄耀祥
1956年开始矮化育种的研究,1959年育成耐肥、抗倒、高产的籼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后又陆续选育出早、晚稻矮秆品种50多个。(1)广场矮是1956年用“矮籽占”与“广场13”杂交,于1959年育成。一般比高秆种“广场13”...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矮化育种杂交育种矮秆品种
水稻超高产、特优质株型模式的构想和育种实践被引量:77
1994年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在生态育种前两个株型育种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半矮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类型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表明,以“早长”为主导的超高产特优质株型育种,可认为是我国水稻育种科学研究向前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对水稻育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都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黄耀祥林青山
关键词:水稻高产育种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被引量:122
1990年
一、株型育种的历史回顾50年代,为选育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的新品种,提出了“矮化育种”,并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和广陆矮等矮秆耐肥抗倒,高产稳产良种。在南方稻区分别推广年逾千万亩。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为以后选育系列耐肥高产稳产矮秆良种开辟了广阔前景。矮秆品种比诸高秆品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矮秆密节,耐肥抗倒;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叶片配置较好,叶面积指数较大,光能利用率高;有较高的碳氮代谢水平;根系比较发达,活力较强;增肥效果好,生物学产量高,谷草比值大。
黄耀祥
关键词:水稻高产育种
影响籼稻花药培养效果的综合因素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对影响水稻花粉植株诱导的几个重要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培养力存在很大差异,基本培养基对花培效果影响明显;SH培养基有较高的愈伤诱导率和最高的绿苗分化率(19.8%),较适宜作籼稻花培的培养基。籼稻花培要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KT比添加BA更有利于出愈率和绿苗率的提高。活性炭对愈伤组织分化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SH培养基铁盐加倍后对大多数组合的花培有正效应。
黄慧君林青山黄道强程俊彪高云陈文丰黄耀祥
关键词:籼稻花药培养诱导率分化率
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两源并举“超优势稻”的选育被引量:28
2003年
一、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 :1、5 0年代开创矮化育种工程 :利用矮生性主基因Sd 1,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矮杆良种“广场矮” ,并接着育成“珍珠矮”、“广六矮”及“二九矮”等矮杆良种 ,促成我国籼稻良种矮杆化 ,为我国第一次“绿色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2、70年代开创高光效丛化育种工程 :因发现及利用与Sd 1不等位的新的矮生性主基因Sd g ,育成“桂朝”、“双桂”等著名良种。并创造了水稻育种“组群筛选法” ,加快了育种进程 ,提高了育种成效。 3、80年代开创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 ,育成“特青”(单季稻亩产 10 17.5公斤 )、“胜优”(单季稻亩产 10 2 4公斤、双季稻亩产 85 7公斤 )等超高产良种 ,促使我国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 4、90年代开创“半矮杆、根深早长、超高产、(特 )优质”育种工程 ,育成“胜泰”、“金科占”系列 (包含那个被一些人称为“广超六号”的良种 )等超高产、特优质良种 ,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需要。如陕西省近年引种的“胜泰 1号” ,其产量与对照种杂交稻“籼优 63”持平 ,但种价却高出 4 0 %以上 ,深受群众欢迎。二、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新进展 :1、90年代中期起探索新的育种方案 ,2 0 0 1年开创两源并举“超优势稻”育种工程 :两源并举 。
黄耀祥
关键词:水稻生态育种矮化育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