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运华

作品数:212 被引量:1,232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5篇机械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0篇转向架
  • 48篇轨距
  • 41篇车轮
  • 26篇变轨距转向架
  • 25篇轮轨
  • 23篇动力学
  • 23篇货车
  • 22篇列车
  • 22篇车辆
  • 21篇动车
  • 21篇磨耗
  • 19篇动车组
  • 19篇车组
  • 18篇独立旋转车轮
  • 18篇轮对
  • 18篇缓冲器
  • 15篇动力学性能
  • 14篇弹簧
  • 14篇气弹簧
  • 13篇锁紧

机构

  • 21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5篇中车唐山机车...
  • 9篇中车青岛四方...
  • 5篇中国南车集团...
  • 4篇南车青岛四方...
  • 4篇中国南车集团
  • 4篇湖北民族大学
  • 3篇中铁物总技术...
  • 2篇铁道第二勘察...
  • 2篇株洲时代新材...
  • 2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安徽江淮汽车...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作者

  • 212篇黄运华
  • 126篇李芾
  • 39篇丁军君
  • 33篇傅茂海
  • 16篇孙树磊
  • 15篇付茂海
  • 14篇周张义
  • 14篇卜继玲
  • 10篇戚壮
  • 6篇安琪
  • 5篇倪文波
  • 5篇虞大联
  • 5篇杨春雷
  • 5篇杨阳
  • 4篇刘增华
  • 4篇刘寅华
  • 4篇张丽平
  • 4篇张建全
  • 4篇张徐
  • 3篇徐力

传媒

  • 27篇铁道机车车辆
  • 19篇机车电传动
  • 15篇中国铁道科学
  • 15篇电力机车与城...
  • 1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3篇机械工程与自...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铁道车辆
  • 9篇铁道学报
  • 7篇城市轨道交通...
  • 6篇国外铁道车辆
  • 4篇机床与液压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内燃机车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机械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现代交通技术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22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17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轻轨车辆走行部技术综述被引量:6
2015年
介绍了小轮径转向架、内侧轴箱悬挂式独立轮对二轴转向架、单轮对转向架、独立轮对单轴转向架、独轨车辆走行部,以及自动导向交通系统(AGT)走行部等六类应用于城市轻轨车辆的典型走行部实例。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有轨电车、独轨交通、AGT等轻轨交通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许文超李芾黄运华
关键词:轻轨车辆转向架
600/1067 mm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方案选型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对比国外现有变轨距技术,对600/1 067 mm变轨距转向架各零部件进行选型分析及方案确定,确定了600/1 067 mm变轨距转向架的变轨方式,进而确定了600/1 067 mm变轨距转向架各个零部件的结构方案及变轨过程。
刘晓妍黄运华张隶新张丽君许红江
关键词:转向架选型分析
独立旋转车轮踏面设计被引量:2
2009年
阐述了独立旋转车轮踏面设计方法,并根据50kg/m钢轨轮廓设计了新型踏面。轮轨接触几何分析以及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其与LM磨耗型踏面相比,轮轨接触点分布合理,独立旋转车轮动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任毅李芾黄运华
关键词:独立旋转车轮轮轨关系踏面外形
轮对耦合方式对轮轨磨耗的影响
2013年
转向架前后轮对耦合方式变化,其动力学性能将随之改变。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转向架前后不同类型轮对耦合方式对轮轨磨耗的影响。研究发现,轮对耦合方式对转向架各磨耗指数均有较大的影响,且导向轮对耦合度的增大和跟随轮对耦合度的减小有利于轮轨磨耗的减小。
王军平黄运华陈倩
关键词:动力学轮轨磨耗
重载货车摩擦缓冲器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摩擦缓冲器冲击试验数据建立缓冲器多段线性模型,利用附加黏滞摩擦力和附加阻尼力进行理论修正,构建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利用车辆冲击仿真及反映列车运行工况的三角函数位移激励对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较常规多段线性模型更接近冲击试验结果;转换速度及外部位移激励的频率会对车钩力尖峰阶段产生影响,转换速度越大或者外部频率越小,车钩力越先进入尖峰阶段,形成的磁滞环就越大,消耗的车辆振动能量越多,后续的车钩力和车辆相对位移就会越小;附加黏滞摩擦力较好地模拟了缓冲器特性曲线的尖峰现象,等效摩擦系数越大,附加黏滞摩擦力越大,车钩力也越大;附加阻尼和车体刚度的共同作用使缓冲器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之间平稳过渡,在附加阻尼的修正下,即使缓冲器处于过渡曲线上遇到往复加载和卸载载荷,缓冲器也能形成磁滞耗能环,亦能耗散车辆之间的振动能量。
孙树磊李芾黄运华郝伟汤劲松徐力
关键词:重载货车动力学模型
基于JIS标准的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被引量:10
2009年
分析了JISE4207标准规定的转向架焊接构架在运营中所承受的载荷,基于其疲劳强度分析方法,完成了地铁车辆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构架能够满足车辆运行要求。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对比表明,JIS标准对构架载荷的规定更为完善。建议可将其与相关标准结合,评估构架的疲劳强度。
安琪李芾黄运华傅茂海于春广
关键词:转向架铁道车辆
扭曲载荷对160km/h货车转向架构架焊缝的疲劳损伤影响
2010年
依据UIC510-3规定的动态疲劳试验载荷和IIW提供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S-N曲线,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和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160 km/h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侧梁主结构焊缝接头的疲劳损伤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着重研究有无扭曲载荷作用下,各疲劳关注部位累积损伤的变化程度和规律。仿真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扭曲载荷作用导致的损伤增幅在累积损伤较高部位最大仅约为6%,其对构架主结构的疲劳损伤影响极为有限。因此考虑到疲劳试验设备的加载能力,对160 km/h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及摇枕进行动态疲劳试验时可不必施加线路扭曲载荷。
周张义李芾黄运华李志强潘树平
关键词:转向架焊缝有限元仿真
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参数分析被引量:72
2003年
基于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空气弹簧的物理模型,导出其计算的统一数学表达式,提出了确定空气弹簧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影响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气囊外形及材料特性、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是影响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
李芾付茂海黄运华
关键词:空气弹簧热力学流体力学附加气室节流孔
四轴钢轨打磨小车曲线通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钢轨打磨车在曲线上作业时,一般是以过超高的状态通过曲线。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钢轨打磨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曲线通过速度、外轨超高及曲线半径对打磨小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杜成义黄运华刘启灵贾一平
关键词:曲线通过性能
面向“一带一路”的车辆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要培养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车辆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为新时期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黄运华丁军君
关键词:车辆工程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