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彩云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毒
  • 4篇食物
  • 4篇食物中毒
  • 3篇药物敏感
  • 3篇致病
  • 3篇致病性大肠埃...
  • 3篇流行性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药敏
  • 2篇药物敏感试验
  • 2篇疫情
  • 2篇支原体
  • 2篇生殖道
  • 2篇田螺
  • 2篇流行性脑脊髓...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生殖
  • 2篇泌尿生殖道
  • 2篇脑脊髓膜炎

机构

  • 12篇茂名市疾病预...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佛山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龙彩云
  • 9篇廖国东
  • 7篇许铭清
  • 5篇邓绍甫
  • 4篇罗雪梅
  • 3篇陈家图
  • 2篇何展
  • 2篇黄土炎
  • 2篇李柏生
  • 2篇许桂锋
  • 1篇张力
  • 1篇朱素仪
  • 1篇吴承刚
  • 1篇郑焕英
  • 1篇刘冷
  • 1篇黄海东
  • 1篇吴德
  • 1篇徐宁
  • 1篇郭雪
  • 1篇李晖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茂名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调查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共采集茂名市区部分商场、酒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24份,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军团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结果冷却塔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率达37.5%(9/24),血清型有LP1、LJ两种,以LJ(6/9)为主。结论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较高,对市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龙彩云廖国东许铭清
关键词:公共场所军团菌冷却塔水
广东省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感染状况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状况和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全省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全省健康人群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调查;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1)2010年全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9 330例,平均发病率为30.4/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清远、佛山、中山、深圳和广州市,发病率分别为127.3/10万、68.1/10万、50.0/10万、49.2/10万和45.7/10万,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4.2%。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其中0~7岁组儿童发病最多,共发病15 711例,占53.6%;男性19 068例,女性10 262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职业分布以学生最多13 038例,占44.5%。(2)在全省21个地级市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共1 323份,检出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1 212份,阳性率为91.6%。不同地区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80.4%~98.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75.6%~100.0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0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存在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整体较高,但也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郑焕英刘冷郭雪徐宁朱素仪李晖龙彩云吴承刚张欣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田螺引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调查和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 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病人和田螺加工销售人员的肛拭子、田螺加工销售环境拭子及吃剩田螺等样品35份,参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
廖国东龙彩云许铭清黄土炎邓绍甫
关键词: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大肠埃希菌
文献传递
一起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调查及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的特点,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在学校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证实为茂名市第一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爆发,罹患率为3‰,病死率为20%;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结论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爆发,经采取以预防性服药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何展许桂锋龙彩云
关键词: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茂名市2005~2008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抗体测定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2005~2008年茂名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为风疹、麻疹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和风疹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69.2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6%。麻疹IgM阳性者中,0~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1.85%(708/865)。风疹IgM阳性者中,10~1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2.22%(37/4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IgM阳性无统计学意义。在茂名地区,2005、2006年6~7月出现麻疹流行小高峰,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麻疹持续流行近一年。结论保持疫苗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加大强化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检测,是控制麻疹、风疹的重要措施。
龙彩云廖国东罗雪梅罗光毅陈家图
关键词:麻疹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田螺引致食物中毒的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调查和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病人和田螺加工销售人员的肛拭子、田螺加工销售环境拭子及吃剩田螺等样品35份,参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009—2003)[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3]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4]进行检测。结果因田螺清洗不干净、加热烹炒不彻底而造成细菌的污染,其中2份肛拭子、1份吃剩田螺、1份田螺加工环境拭子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结论这是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污染了田螺而引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廖国东龙彩云许铭清黄士炎邓绍甫
关键词:食物中毒埃希氏菌属田螺科数据收集
茂名市区2005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被引量:1
2007年
龙彩云许铭清
关键词:HBSAG
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2015年本院就诊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895例患者的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肺炎支原体、8种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895例患者中,病原学检出阳性350例,检出率为39.1%,其中439份痰液标本培养共分离64株病原菌,主要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49份咽拭子中,检出肺炎支原体、病毒核酸阳性325例,主要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的患者15例,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10例,多重病毒感染15例。结论构成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种类繁多,以病毒感染为主,且以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混合感染常见。
龙彩云吴德
关键词:病原学细菌病毒
一起由两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7年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采集食物中毒样品:患者肛拭17份、加工、销售人员肛拭5份、佐料4份、食物中毒患者吃剩的炒田螺3份、外环境涂抹标本6份,共35份样品。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进行检测。结果在一份肛拭和一份田螺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K60(B6),在一份肛拭和一份加工煲盖涂抹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B12)。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两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
龙彩云许铭清廖国东邓绍甫黄土炎
关键词:食物中毒
1起亚丁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及时查明1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样品共38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进行检测。结果在3份病人肛拭子、河粉厂的浆桶拭子及水桶残流水检出亚丁沙门氏菌5株。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亚丁沙门氏菌污染河粉引起。
龙彩云廖国东邓绍甫罗雪梅
关键词:食物中毒河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