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宇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肿瘤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远处转移
  • 2篇真菌性
  • 2篇真菌性外耳道...
  • 2篇神经纤毛蛋白
  • 2篇神经纤毛蛋白...
  • 2篇外耳
  • 2篇外耳道
  • 2篇外耳道炎
  • 2篇纤毛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机构

  • 7篇重庆市第九人...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龚宇
  • 7篇黄春蓓
  • 5篇胡国华
  • 2篇董蒲江
  • 1篇汤为学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C及NRP-1在喉癌组织及喉癌HEP-2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神经纤毛蛋白-1(NRP-1)在喉癌组织及喉癌HEP-2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VEGF-C、NRP-1对肿瘤增殖转移特征的影响及它们在喉癌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 ...
龚宇
关键词:喉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神经纤毛蛋白-1
文献传递
卢立康唑联合美菌轻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2022年
探究卢立康唑联合美菌轻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硝酸咪康唑联合美菌轻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卢立康唑和美菌轻联合疗法,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偏优(P0.05)。结论:卢立康唑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龚宇黄春蓓
关键词:真菌性外耳道炎
VEGF-C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肿瘤的新生淋巴管形成参与肿瘤的增生、侵袭和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等多种恶性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是已知的主要淋巴管形成生长因子,它通过对肿瘤间质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促进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其在肿瘤局部浸润、远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VEGF—C的调控因子对于肿瘤的病理学研究和临床肿瘤防治有重要作用。
龚宇胡国华
关键词:VEGF淋巴管形成淋巴管内皮细胞远处转移肿瘤间质
聚维酮碘辅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2022年
探讨聚维酮碘辅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用。方法 将128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聚维酮碘辅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用。结果 治疗后,除不良反应外,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聚维酮碘辅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效果更好。
龚宇黄春蓓
关键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聚维酮碘真菌性外耳道炎
CEACAM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龚宇胡国华
关键词:CEACAM1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肿瘤
NRP-1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体外癌细胞促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NRP-1对喉癌Hep-2细胞株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外血管形成的功能的影响,为研究NRP-1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MTT法、细胞运动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及体外血管生成实验分别检测NRP-1抗体组及对照组Hep-2细胞株增殖、粘附迁移、侵袭能力及体外促血管形成的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NRP-1抗体干预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随NRP-1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升高(r=0.624,P<0.01)。NRP-1抗体处理48h后细胞迁移能力减弱、细胞粘附能力明显减弱、侵袭力明显下降,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体外基质胶上诱导血管细胞形成的管腔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NRP-1抗体有效抑制了喉癌Hep-2细胞株的增殖、粘附、迁移、侵袭能力及癌细胞促体外血管形成的能力,证实NRP-1不仅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对癌细胞自身增殖及迁移也有显著影响,提示NRP-1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拮抗NRP-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新途径。
龚宇胡国华汤为学董蒲江黄春蓓
关键词:神经纤毛蛋白-1肿瘤形成
喉癌中MTA1分布特点及其与MMP-9、VEGF-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喉癌患者的正常喉黏膜组织、癌周围组织及肿瘤组织样本中MTA1、MMP-9、VEGF-C蛋白表达,并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性。结果与喉癌无颈淋巴结转移组、癌周围及正常组织相比,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组中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A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并与VEGF-C、MMP-9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MTA1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可能与MMP-9、VEGF-C蛋白之间存在调控作用。
黄春蓓胡国华董蒲江龚宇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右鼻背毛母质癌1例
2008年
龚宇胡国华
关键词:远处转移
鼻中隔偏曲患者心理状态浅谈
2021年
现在的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社会模式转变,新时代医疗要求我们不仅着重于治疗患者躯体疾病,更应将患者置于一个整体社会环境中去综合分析其症状及心理状态,从而拟定针对个人的特定综合治疗方案。鼻中隔偏曲作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因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满意度问题出现了多起杀医伤医事件,对患者自身及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重视鼻中隔偏曲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本文对现有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龚宇黄春蓓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心理状态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影响。方法将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FN-γ及IL-4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3.8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为(56.14±10.34)n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32±12.62)ng/m L(P<0.01),而IL-4为(68.61±10.26)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0±11.83)ng/m L(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失衡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黄春蓓龚宇
关键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丙酸氟替卡松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免疫水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