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敏
-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BI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初步结果
- 1996年
- UBI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初步结果(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丁志敏自1990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UBI疗法治疗7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CIDP)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并就治疗机制进行初步讨论。1资料与方法1...
- 丁志敏
- 关键词: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 舍曲林治疗冠心病抑郁障碍疗效观察(附40例报告)
- 2002年
-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冠心病抑郁障碍疗效。方法应用舍曲林每日 5 0 mg治疗冠心病抑郁障碍共 4 0例 ,治疗前后采用 HAMD、SDS抑郁量表和 SCL - 90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舍曲林对冠心病抑郁障碍的心理症状、躯体症状有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量表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其中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减少。结论舍曲林治疗冠心病抑郁障碍有较好疗效 。
- 俞晓薇毛薇丁志敏俞子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舍曲林抑郁障碍
- 消化性溃疡治疗近况
- 1996年
- 消化性溃疡治疗近况(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刘凤芹,李丙庆,丁志敏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为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损害因素有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高、精神焦虑忧伤、胃运动障碍、化学性...
- 刘凤芹李丙庆丁志敏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 发作性睡病录像脑电图监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对9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动态脑电、心电、血氧监测,观察睡眠时EEG、EOG及血氧变化。方法:采用Solar 2000B神经中央监测平台和录像 EEG,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安放电极并记录EOG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平均睡眠效率>85%,记录到10~14Hz睡眠纺锤波,平均9分钟即进入REM。EOG显示NREM3、4期睡眠减少。发作期血氧饱和度下降。结论:神经中央监测平台及录像EEG对发作性睡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对鉴别睡眠瘫痪、猝倒发作、睡眠幻觉有意义。
- 高燕军米艳娟张平平丁志敏纪国娟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录像脑电图
- 多项指标联合提高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测定多项指标联合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29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测量心电图运动试验ST/HR指数、QT离散度(QTd)及常规ST段阳性标准三者联合诊断再狭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有无再狭窄,评价其诊断再狭窄的价值。结果三者联合应用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80.2%,高于传统ST段标准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53.3%、66.7%,P<0.05)。结论QTd联合应用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可作为诊断再狭窄的无创手段。
- 侯瑞田金凤表丁志敏郭丹杰丁振江王虹李春华
- 关键词:介入治疗再狭窄ST/HR指数
- 合理选用维生素杜绝药物不良反应
- 2003年
-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
- 丁志敏
- 关键词:维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毒
- 浅议慢性结肠炎病因在脾、病位在肠被引量:1
- 2005年
- 于淑云丁志敏于倩王竹君
- 关键词:结肠炎慢性病
- IVIG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
- 2001年
- 侯文敏刘霞丁志敏杨海河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丙种球蛋白
- 葡萄糖注射液pH值对4种配伍中药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丁志敏何志敏臧亚茹张素华辛春兰郭秀梅
-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液配伍PH值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国产辛伐他汀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早期(2天内)应用不同剂量国产辛伐他汀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连续入选ACS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20 mg组37例、10mg组37例;对照组36例。他汀类两组均于入院24~48 h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测定三组入院时、入院后4周、8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变化。随访近期内(2个月)发生心性事件。结果:(1)ACS住院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且20 mg作用优于10mg。这种益处早在治疗4周后即可见,8周时更为明显。治疗4周后TC、LDL-C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ACS患者住院后尽早(24~48 h内)开始积极的降脂治疗有益于降低近期心性事件的发生。结论:ACS患者住院早期(24~48 h)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脂、降低炎症因子,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20mg作用明显优于10mg。
- 丁志敏侯瑞田金凤表李春华丁振江王虹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脂类和降血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