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敏 作品数:32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以及与年龄、性别、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因素的关系,分析CKD患者血清(AGEs)水平与肾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上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K-DOQI指南,选择CKD3-5期患者99例。据肾小球滤过率(GRF)将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应CKD3、4、5期。以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AGEs)浓度,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一般生化指标,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血清AGEs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B、C组与正常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CRP、AGEs、IMT均有明显差异(P<0.05);AGEs与CRP、Scr、IMT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AGEs与Ccr则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AGEs在CKD3期之后出现的潴留,与肾功能损害对AGEs的清除减少有关;AGEs在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诊断及预防CKD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及有助于早期采取措施延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高发生率和病死率。 刘琦 赵军 丁秀敏 王学龄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慢性肾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 乳腺外周型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细胞的克隆性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外周性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细胞和导管内癌的克隆性,寻找较为特异性有效的早期诊断辅助性方法。方法收集外周型乳头状瘤2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25例、导管内癌27例、癌变至导管内癌的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用2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基于女性 X 染色体 AR 基因多态性的克隆性分析技术检测,根据带型不同判断各种样本的克隆性。结果 2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中24例(92.3%)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显示为多克隆性增生;27例导管内癌均显示单克隆性增生;在25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样本中10例(40%)显示 AR 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属于单克隆性增生;16例癌变至导管内癌标本中癌灶与伴不典型增生部分均显示单克隆性增生。结论正常乳腺组织和外周型乳头状瘤具有多克隆性,而伴不典型增生的外周型乳头状瘤部分病例为单克隆性增生。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属于乳腺癌前病变。克隆性分析可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及鉴别诊断。 牛昀 于琦 于泳 丁秀敏 史玉荣关键词:癌前病变 导管内癌 克隆性分析 AR基因 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布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分析了11例正常乳腺组织,17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9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EA水平的分布,以及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状态的关系。CEA水平≤5μg/mg蛋白为阴性,>此值为阳性。正常和良性乳腺肿瘤中CEA阳性率为17%,而乳腺癌组织中为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文还表明,乳腺癌组织中CEA和ER水平之间无相关性。另外,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中,CEA阳性率差别也不显著。 丁秀敏 何振祥 张克勤 戴荣增关键词:乳腺癌 癌胚抗原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评价雌激素调节蛋白 PS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各种乳腺癌中的分布以及在雌、孕激素受体的相互关系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 6 8例原发乳腺癌中的 PS2含量 ,同时用 DCC方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 6 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 PS2含量从 0 .6~ 5 8ng/ m g蛋白 ,以≥ 2 ng/ mg蛋白为阳性 ,阳性率5 7.4% (39/ 6 8)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以≥ 10 fm ol/ mg蛋白为阳性 ,在 5 0例 ER(+)病人中有 30例 PS2 (+)(6 0 .0 % ) ,而在 ER(+) PR(+) 2 2例病人中 ,PS2阳性率达 72 .7% ,但在 ER(- ) PR(- )病人中阳性率 42 .9% ,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PS2阳性率在乳腺癌病理类型中以及临床 TNM分型中未见差异 ,PS2的阳性率在组织学分级中 、 级明显高于 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2与雌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关系 ,在乳腺癌中PS2水平高则预后好 ,ER、PR。 丁秀敏 何振祥 张文萍 方志沂 赵颖关键词:病因学 雌激素类 蛋白质类 ER PR 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 被引量:3 1995年 用 ̄(125)I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 ̄(125)I-EGF)作为配基,用标准的EGF作为竞争剂,采用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EGFR含量,范围在1~122fmol/mg膜蛋白之间,以10fmol/mg膜蛋白以上为阳性,乳腺癌阳性率为38%。按乳腺癌临床分期的结果表明,临床分期越高,阳性率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阳性率有增高趋势。证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有关,但癌各组织学类型之间阳性率未见差别。 丁秀敏 何振祥 郎义方 郎义方关键词: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中心体α、γ-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心体α-微管蛋白和γ-微管蛋白在人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各40例中中心体α-微管蛋白和γ-微管蛋白表达水平,3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并用W estern印迹进行验证。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并结合随访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样本组α-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表达水平不同(P=0.000),随正常上皮组织到出现不典型增生至进展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的发展变化,α-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表达量呈增高趋势,以浸润性癌为最高(40例中分别有14例、11例表达为+++),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同例和同组α、γ-微管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α、γ-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中心体异常为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明显特征之一,并可能为乳腺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α、γ-微管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为乳腺癌发生机制探讨、高危病例筛选及估测预后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牛昀 王颖 于泳 丁秀敏 吕淑华 肖绪祺关键词:乳腺肿瘤 微管蛋白 中心体 乳腺癌前病变 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免疫表型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320例乳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癌5年总牛存率(95.38%比83.90%)及无瘤生存率(92.31%比79.66%)均高于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分属于5个分子亚型,其中Lumina—A型5年生存率(91.43%)高于Her-2(71.43%)和三阴性型(6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乳头状癌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浸润性乳头状癌的分子表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刘子瑜 牛昀 刘宁 张静 吕淑华 丁秀敏关键词:乳腺 乳头状癌 预后 细胞型FLIPL/S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细胞型FLIP(cFLIP)是近年来发现的受体凋亡通路抑制因子,在蛋白水平上包括FLIPL和F LIPS 两种类型。研究表明cFLIPL/S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多,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cFL... 臧凤琳 孙保存 于泳 肖绪棋 丁秀敏关键词:原发性乳腺癌 C-ERBB-2 淋巴结转移 组织学分级 文献传递 乳腺肿瘤克隆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007年 于琦 牛昀 丁秀敏 于泳 史玉荣 肖绪祺关键词:乳腺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巢式PCR 乳腺组织中SIg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介绍了用免疫单向琼脂扩散方法,检测良、恶性乳腺组织胞液中的SIgA含量。结果,SIgA(μg/ml)含量:正常乳腺组织为9.4;良性乳腺组织为7.8,两者无显著意义(P\0.05)。恶性乳腺组织为3.4;与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组织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文章比较了术前化疗与未用化疗患者和同一标本正常组织与癌组织SIgA的含量,均有显著意义(P<0.01)。本文讨论了乳腺组织中SIgA含量对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陈玲 丁秀敏 何振祥 张克勤 刘洪■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组织 S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