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臻博
- 作品数:53 被引量:271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美沙拉秦、酪酸梭菌或蒙脱石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正>目的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了解IL-17、IL-...
- 张莹黄永坤刘梅胡红卫远孟梦魏来李红丽赵亚玲丁臻博熊晶晶
- 文献传递
- 用TNBS/乙醇建立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和研究不同药物的药效
- <正>目的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用不同药物制剂处理和干预模型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评估其对炎症病变部位及活动程度的影响,以评价其在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价值。方法将30只大鼠...
- 远孟梦黄永坤胡红卫刘梅赵川张莹魏来李红丽赵亚玲丁臻博熊晶晶
- 文献传递
- 美沙拉秦和蒙脱石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中VIP、5-HT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美沙啦秦和蒙脱石散(思密达)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五羟色胺(5hydro...
- 李红丽黄永坤刘梅胡红卫远孟梦魏来张莹赵亚玲丁臻博熊晶晶
- 文献传递
- 美沙拉嗪和蒙脱石散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蒙脱石散及美沙拉嗪联合蒙脱石散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
- 远孟梦黄永坤熊晶晶赵川胡红卫刘梅赵亚玲丁臻博
- 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目的 研究蒙脱石散、美沙拉嗪单独或联合处理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后,各组在不同时间点和同一时间点不同组间肠道杆菌球菌比例的变化,从而探讨肠黏膜屏障损伤和修复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pr...
- 胡红卫熊晶晶黄永坤远孟梦魏来赵亚玲丁臻博刘梅
- 孟鲁司特钠与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肺功能及安全性被引量:78
- 2020年
- 目的分析应用孟鲁司特与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哮喘效果、安全性及肺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等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与西替利嗪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肺功能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pred(89.00±5.27)%、FEV1/FVC(89.24±6.28)%与PEFpred(86.17±5.22)%指标高于对照组FEV1pred(84.00±5.26)%、FEV1/FVC(85.96±6.17)%与PEFpred(82.86±4.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使用在布地奈德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丁臻博鲁萍黄永坤赵亚玲罗艳段晶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布地奈德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安全性
- 蒙脱石散和美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中VIP、SP、5-HT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和蒙脱石散(思密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五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8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干预组包括思密达组、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确认模型建立后,模型组每天经口灌入生理盐水,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思密达、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治疗.每天对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第5天、第12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收集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VIP、SP,采用ELISA法测血中5-HT的含量.结果DAI评分结果示,5 d的炎症评分并无差异.12 d的中模型组与思密达组炎症重于美沙拉秦组和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5 d组中,模型组VIP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与干预组的SP高于正常组(P<0.01).12 d的模型组SP、5-HT高于正常组(P<0.05);仅美沙拉秦组的SP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其他干预组均高于正常(P<0.01).12 d模型组、思密达组的5-HT均高于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结论 UC经治疗后,单用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用药抗炎近期效果较单用思密达近期效果好,5 d血中SP浓度值升高能及时反应炎症情况,12 d血中5-HT变化能反应治疗后炎症的变化.5 d血中SP和12 d血中5-HT的测定可能为急性期UC的病情发展和临床治疗急性期UC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李红丽熊晶晶余丽丽黄永坤刘梅赵亚玲丁臻博
- 关键词:蒙脱石散美沙拉秦溃疡性结肠炎VIP5-HTSP
- FBN1基因突变致Acromicric发育不良一例报道
- 2023年
- Acromicric发育不良(Acromicric dysplasia,AD)是一种罕见的骨发育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身材矮小、手足短小、智力正常、面部轻度畸形、特征性的X线异常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分析本院1例A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手足短小、特征性面容、手部X线见短掌骨和指骨。行矮小相关基因外显子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在FBN1:c.5141T>G(p.Met1714Arg)存在杂合突变,该变异遗传自同样身材矮小的母亲及外祖父。AD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发育不良疾病,与FBN1基因突变有关,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机制。
- 徐晓雯鲁萍段晶段红丽丁臻博何彦册彭姝晗
- 关键词:身材矮小儿童
- 粪便初次级胆汁酸检测在诊治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nfantile cholestatic hepatopathy,ICH)患儿粪便中初级和次级胆汁酸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ICH患儿30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婴儿30例为对照组。收集ICH组治疗前、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测定各组婴儿粪便中初级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含量。结果粪便初级胆汁酸中,ICH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胆酸、鹅去氧胆酸及甘氨鹅去氧胆酸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组粪便胆酸及鹅去氧胆酸高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粪便次级胆汁酸中,ICH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石胆酸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前组熊去氧胆酸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结论 ICH患儿治疗初期粪便中初次级胆汁酸的变化有其特点,可能为治疗时间短、疾病本身转归以及肠道功能包括菌群改变导致,临床须引起重视。
- 李檬刘四香王明英胡红卫尹建雯刘梅丁臻博黄永坤
-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婴儿粪便肠道菌群
- 美沙拉秦、酪酸梭菌或蒙脱石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 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了解IL-17、IL-2...
- 张莹黄永坤刘梅胡红卫远孟梦魏来李红丽赵亚玲丁臻博熊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