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龙
-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微细通道中多种效应的耦合作用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
- 微燃烧器的尺寸很小,面体比很大,这分别使得燃料停留时间很短和散热损失很大,从而导致火焰易失稳和熄灭。为提高微小尺度下火焰稳定性,采用经典的流体回流和热回流稳燃方法,开发了微小钝体和凹腔燃烧器及带平板稳燃器的微小热回流燃烧...
- 万建龙
- 关键词:微尺度燃烧预混火焰燃烧稳定性
- 一种微燃烧发电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燃烧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四预热通道、挡流板、燃烧室、热光伏发电模块和热电模块;第一、第三预热通道一端相连,第二、第四预热通道一端相连,形成两套U型管道,分别设置在燃烧室两侧,第一、第四预热通道的另一端...
- 范爱武万建龙张贺张婧宜刘伟
- 一种分级混合的微小型扩散燃烧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混合的微小型扩散燃烧器,结构为:在基体上加工有燃料通道、氧化剂通道、分流块和燃烧室,燃料通道的出口端处于氧化剂通道内,两个氧化剂通道在燃烧室的入口连通,燃料通道、氧化剂通道呈三叉型布置。燃料先经分流块...
- 范爱武万建龙张婧宜张贺刘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回火的预混燃烧渐扩燃烧器
- 本发明属于燃烧装置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防回火的预混燃烧渐扩燃烧器,包括渐扩外管、多孔蜂窝筒和柱状稳燃杆,所述渐扩外管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圆管入口段、圆管渐扩段和圆管出口段,所述圆管入口段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小于所述圆管出口段...
- 赵海波万建龙
- 文献传递
- 微小型凹腔燃烧器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特性被引量:4
- 2014年
- 对有凹腔的微细通道内甲烷/空气的预混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无凹腔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凹腔时,只出现了稳定或振荡的倾斜火焰;有凹腔时,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火焰均能被有效地稳定,当进气速度接近吹出极限时,火焰锋面发生弯曲和脉动。当量比为0.8、0.9和1.0时有凹腔的微细通道的吹出极限分别为0.8、1.35和1.75 m·s-1,是对应进气条件下燃烧速度的几倍,这表明凹腔具有很强的稳燃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凹腔的斜壁与下游的水平壁面之间的转折点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和剪应力,导致了火焰在高速下被拉断而吹出。总之,有凹腔的微细通道内火焰的稳定性主要由反应区和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 万建龙刘毅范爱武皮博明杜一庆
- 关键词:微通道甲烷凹腔流场
- 一种多流道高效预热的小型扩散燃烧器
- 本发明属于微尺度燃烧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流道高效预热的小型扩散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上盖板和下盖板,燃烧器本体包括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和燃烧室,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为螺旋形状,且平行间隔布置,用于将出气通道中烟气...
- 万建龙何祚雯
- 文献传递
- 带平板稳燃器的热回流燃烧器内火焰结构特性
- 2018年
- 针对极端工况下火焰易失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带平板稳燃器的热回流燃烧器,研究了热回流-流体回流协同作用对火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在极低当量比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对称结构.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燃烧室内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横向结构特性表明火焰根部随火焰面不断靠近侧壁面而向下游移动,火焰顶部随火焰不断靠近侧壁面先向下游移动而后向上游移动.纵向结构特性表明,靠近上游位置的火焰锋面在中央附近比较平直,而近侧壁面的火焰锋面出现明显弯曲.
- 万建龙赵海波
- 一种高效预热的小型非预混燃烧器高温热源
- 本发明属于动力热源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高效预热的小型非预燃烧器高温热源,包括:氧化剂预热通道、套设于氧化剂预热通道外部的外壳以及中央挡流板,其中:氧化剂预热通道包括中空的预热通道和设于中空的预热通道一端的稳燃器,中...
- 万建龙赵海波何祚雯
- 文献传递
- 一种易着火和燃烧高效的便携炉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着火和燃烧高效的便携炉,包括燃料储存罐、点火器、环形喷嘴、螺旋预热管道和催化辅助点火器;其中,所述螺旋预热管道在环形喷嘴外侧构成围墙,所述螺旋预热管道的一端与燃料储存罐连通,另一端与环形喷嘴连通,点...
- 万建龙杨文泉孙博许莹莹田家乐蒋宗浩
- 固体材料对微型钝体燃烧器吹熄极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固体材料(石英、不锈钢和SiC)对微型钝体燃烧器内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吹熄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计量比为0.5时,3个燃烧器对应的吹熄极限分别为36、25和21 m·s?1。理论分析揭示了微型钝体燃烧器中火焰稳定性与流动和传热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密切。当热导率较小时,通过壁面向上游传导的热量较少,壁面对未燃预混气的预热效果较差,燃烧后的气体膨胀相对较弱,从而钝体后的低速区面积较大,稳燃效果较好。对于不锈钢和SiC燃烧器,由于SiC的发射率更大,通过壁面的散热损失较大,从而使得其吹熄极限较小。为获得良好稳燃性能的微型钝体燃烧器选择合适的材料提供了指导。
- 万建龙范爱武刘毅皮博明姚洪
- 关键词:微尺度吹熄极限流场传热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