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余清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溶栓
  • 7篇静脉溶栓
  • 6篇梗死
  • 5篇出血
  • 5篇出血转化
  • 5篇RTPA
  • 3篇动脉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灌注
  • 3篇不匹配
  • 3篇穿支
  • 3篇穿支动脉
  • 2篇多模式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溶解
  • 2篇血栓溶解疗法
  • 2篇再灌注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严余清
  • 8篇楼敏
  • 6篇朱仁洋
  • 6篇丁美萍
  • 5篇吴继敏
  • 5篇胡海涛
  • 4篇陈智才
  • 3篇包颖颖
  • 3篇宋水江
  • 2篇徐敏
  • 2篇林悦涵
  • 2篇周炯
  • 1篇孙建忠
  • 1篇周炯
  • 1篇王季华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本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6~2011.4期间接受静脉...
朱仁洋楼敏徐敏严余清吴继敏周炯包颖颖胡海涛宋水江丁美萍
关键词:静脉溶栓RTPA出血转化穿支动脉
文献传递
PWI-DWI不匹配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
楼敏严余清朱仁洋陈智才胡海涛吴继敏丁美萍
文献传递
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的静脉rtPA溶栓治疗研究
目的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本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5-2011.4期间接受静脉...
朱仁洋楼敏严余清吴继敏周炯包颖颖胡海涛宋水江丁美萍
关键词:静脉溶栓RTPA出血转化穿支动脉
文献传递
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降低出血转化的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和心电图,以及溶栓后CT与MRI检查等,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标准予以病因分组。结果:共113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平均年龄:(66±12)岁,男性74例,占65.5%,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分12.4±6.5,发病至溶栓时间:(259.7±131.7)min;溶栓后24 h复查发现,34例(30.1%)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其中9例(8%)为症状性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模式MRI指导下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明显减少(OR=0.599,95%CI:0.373~0.962;P=0.034)。结论: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相对于CT筛查,在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
林悦涵楼敏朱仁洋严余清陈智才丁美萍
关键词:药物疗法脑梗死药物疗法血栓溶解疗法静脉溶栓脑梗死RTPA出血转化
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降低出血转化的研究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本科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
楼敏林悦涵朱仁洋严余清陈智才丁美萍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RTPA出血转化
文献传递
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 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06-2011.04期间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心电图、头颅MRI、颅内外MRA(或CTA)等,按照中国缺血性中风亚型(CISS)标准1予以病因分组.结果 共75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年龄(67.4±12.7)岁,女性25例,占33.3%;溶栓前NIHSS(12.3±6.4)分;发病至溶栓时间:(239.6±97.5)min; 72例(96%)在24 h接受多模式MRI复查.共24例(32%)示溶栓后出血转化,4例(5.3%)为症状性出血.22例(29.3%)患者为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性梗死,仅1例(1.3%)发生出血转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明显降低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OR=0.075,95%CI:0.008~0.663; P=0.020).并发现,82%的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患者的1月mRS评分≤2,其神经功能结局较其梗死好(P<0.01).结论 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梗死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在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和较好的神经功能结局,故对 此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更积极.
朱仁洋楼敏徐敏严余清吴继敏周炯包颖颖胡海涛宋水江丁美萍
关键词: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出血转化穿支动脉
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I—DWI目标不匹配定义为同时满足:@PWI/DWI≥1.2;②PWI和DWI体积差≥10ml;③DWI体积〈70ml;④PWI体积〈140ml。DWI和PWI都〈10ml为小梗死灶;其余为非目标不匹配。将再灌注定义为溶栓后24h内PWI体积较溶栓前下降I〉30%,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发病后1周NIHSS评分为0—4分或1周时NIHSS评分较基线改善≥6分。结果共有45例患者纳入分析,19例(41%)患者存在目标不匹配,其中有8例溶栓时间超过4.5h。溶栓后24h,目标不匹配组的再灌注率较非目标不匹配组显著增加(16/19和5/12,X^2=6.092,P〈0.05),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也显著提高(13/19和2/12,)(2=7.888,P〈0.05),但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标不匹配组获得再灌注的OR=6.4,95%CI1.156~35.437,P=0.034,获得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OR=21.7,95%CI2.234—210.110,P=0.008。16例获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13例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而未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无一例获神经功能改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4.5h内溶栓和4.5h后溶栓者血管再通、再灌注以及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前存在PWI-DWI不匹配模式的患者较无不匹配者溶栓后再灌注率高,而且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比例高,可能有利于筛选时间窗外溶栓受益患者。
楼敏严余清陈智才孙建忠胡海涛吴继敏
关键词:弥散血栓溶解疗法再灌注
多模式磁共振指导的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指导的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本科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磁共振的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本研究的预后与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
严余清
关键词:静脉溶栓RTPA头颅磁共振血管再通
文献传递
多模式MRI指导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比普通CT平扫和多模式MRI指导的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从2009年7月到2010年5月期间的所有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8例,比较入院-治疗间隔、症状性颅内出血(NIHSS评分大于4分)...
楼敏严余清王季华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MRI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