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肿瘤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基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药物
  • 1篇乳腺癌发生
  • 1篇乳腺癌辅助治...
  • 1篇乳腺癌治疗
  • 1篇受体
  • 1篇受体表达
  • 1篇双膦酸盐
  • 1篇双膦酸盐类
  • 1篇肿瘤辅助疗法
  • 1篇肿瘤抗原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4篇严婷婷
  • 4篇陆劲松
  • 2篇周琼
  • 1篇林燕苹
  • 1篇杜跃耀
  • 1篇殷文瑾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肿瘤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Wnt5a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以及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基因突变仅仅解释了极少部分的乳腺癌的发生,Wnt5a是激活非经典Wnt信号途径的重要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的Wnt5a基因多态性,旨在研究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
严婷婷殷文瑾周琼杜跃耀陆劲松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多态性激素受体
文献传递
转移性肿瘤抗原1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MTA1基因在乳腺的激素调控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MT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周琼严婷婷陆劲松
关键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乳腺癌
唑来膦酸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09年
双膦酸盐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重吸收。最新研究发现,新一代的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有研究发现,对乳腺癌采用常用化疗药物序贯唑来膦酸治疗,可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唑来膦酸-弗隆辅助协同试验(Zometa-Femara Adjuvant SynergyTrial,ZO-FAST)和奥地利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研究小组-12(Austria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Study Group-12,ABCSG-12)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唑来膦酸在辅助治疗中与内分泌药物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而与辅助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还有待唑来膦酸联合新辅助化疗降低复发(Neo-Adjuvant Zoledronic Acidto Reduce Recurrence,AZURE)临床试验予以证实。这些结果均表明,唑来膦酸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唑来膦酸的最佳剂量和疗程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予以确认。
严婷婷陆劲松
关键词:乳腺肿瘤双膦酸盐类肿瘤辅助疗法唑来膦酸
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耐药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前研究提示紫杉类耐药可能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增高、Ⅲβ-微管过表达、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过表达有关,而与HER2的表达成负相关。针对这些耐药靶点可逆转或者延缓紫杉类药物耐药的发生,为临床上更好地使用紫杉类药物提供一定参考。
严婷婷林燕苹陆劲松
关键词:乳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