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
- 作品数:27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基于SAML和CPK的统一身份鉴别技术研究
-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模式也在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依赖因特网来发布信息与提供服务,并构建跨企业的虚拟组织或虚拟企业以实现大规模资源共享。
Web Service是当前最流行的异...
- 付佳
- 关键词:SAMLCPK
- 文献传递
- 具有双重抗菌功能的水性聚合物基皮革涂饰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抗菌功能的水性聚合物基皮革涂饰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内容是首先制备了含有异冰片酯和活泼氢的聚丙烯酸酯预聚物以及含姜黄素的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将这两种含不同抗菌因子的预聚物混合,利用聚丙烯酸酯...
- 林炜吴晓波王春华吴尖辉付佳
- 加拿大关于钙及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的健康声称
- 加拿大为了给关于钙的健康声称的确证提供证据,对美国钙与骨质疏松的健康声称,以及自声称提出以来所发表的科学文献进行了评价,以便判断这些证据是否依然有效,并推荐更合理的声称用语。目前,加拿大已经提出以下声称:补充充足的膳食钙...
- 付佳杨月欣
- 关键词:钙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
- 文献传递
- 植物甾醇(酯)对血脂作用的系统评价研究
- 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系统评价了植物甾醇(酯)对血脂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在食品中添加植物甾醇/甾酯(1.5-3.0g/d),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LDL-C、TG等的水平。
- 付佳韩军花杨月欣边立华
- 关键词:高血脂病血脂调节营养保健植物甾醇
- 文献传递
- 食物健康声称——欧洲PASSCLAIM的循证程序被引量:4
- 2007年
- 欧洲委员会的“评估食物声称科学证据的程序”(PASSCLAIM),包括了食物健康声称的评估程序、方法和标准。为给我国食物健康声称的循证过程提供依据和参考,介绍PASSCLAIM中的循证概念、过程和要点。
- 付佳杨月欣
- 关键词:欧盟食品
- 国外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声称的新旧管理法规
- 2007年
- 美国FDA在1990年的立法中(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LEA)对健康声称进行了阐述。该法规为多数食品制定了强制性营养标签,同时对营养标签上关于营养素含量和健康功能的声称做出限制。欧盟2000年提出的关于食品标签的法规规定任何声称必须是真实的、充分的、非误导的。在2006年12月提出的新法规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旧法规中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运用营养和健康声称,以及欧洲声称的申请审批程序。
- 付佳杨月欣张立实
- 关键词:管理法规
- 国外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声称的新旧管理法规
- 美国FDA在1990年的立法中(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LEA)对健康声称进行了阐述。该法规为多数食品制定了强制性营养标签,同时对营养标签上关于营养素含量和健康功能的声称做出限制。欧盟2000年提出的关于食品标签的法规规定任...
- 付佳杨月欣张立实
- 关键词:管理法规
- 文献传递
- 植物甾醇/甾烷醇对血脂作用的系统评价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系统评价植物甾醇/甾烷醇的降血脂作用。方法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电子数据库(1980-2007):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7年第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MBdisc)、国际药学文摘数据库(IPA),以及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参考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12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甾醇/甾烷醇组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其值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分别为[-0.36mmol/L,95%CI(-0.46,-0.26),P<0.00001]、[-0.35mmol/L,95%CL(-0.47,-0.22),P<0.00001]、[-0.09mmol/L,95%CI(-0.16,-0.03),P=0.004];但对HDL-C无影响。结论本研究显示,饮料、人造奶油等食品中添加植物甾醇/甾烷醇(1.5-3.0g/d),能显著降低TC、LDL-C、TG。
- 付佳杨月欣张立实韩军花王波
- 关键词:血脂
- 健康声称的循证方法学与植物甾醇/甾酯的系统评价研究
- 付佳
- 某高校不同饮奶方式大学生牛奶不耐受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饮奶情况和不同饮奶方式对牛奶的耐受情况,为寻找合理的饮奶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抽取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每人提供准确称量的25g奶粉(含乳糖6.25g),进行4次不同饮奶方式的调查。结果早餐空腹、早餐混食、正餐混食、正餐2h后饮奶不耐受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7.6%,23.7%,13.7%,23.7%。早餐空腹饮奶不耐受率最高,正餐饮奶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结论大学生对25g奶粉普遍耐受,不同饮奶方式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不同。建议不要空腹饮奶。
- 乔蓉曾果汪川付佳黄承钰
- 关键词:乳制品乳糖不耐受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