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输尿管
  • 5篇尿管
  • 4篇尿道
  • 4篇结石
  • 3篇中毒
  • 3篇手术
  • 3篇碎石
  • 3篇氟中毒
  • 2篇弹道碎石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增生
  • 2篇肾脏
  • 2篇输尿管结石
  • 2篇输尿管镜
  • 2篇碎石术
  • 2篇尿道下裂
  • 2篇皮瓣
  • 2篇气压弹道
  • 2篇气压弹道碎石

机构

  • 11篇贵阳医学院第...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任鹏
  • 7篇李洪辉
  • 7篇孙发
  • 5篇万晓军
  • 5篇包成江
  • 4篇陈国志
  • 3篇杨凤山
  • 3篇张耀文
  • 2篇周光学
  • 1篇寇凯平
  • 1篇刘金涛
  • 1篇吴朝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GF-β_1氟中毒大鼠肾脏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用腹腔注射氟化钠水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氟中毒模型,检测氟中毒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探讨TGF-β1在氟中毒肾脏损害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按照注射剂量分组为:高氟组12只(注射氟剂量为20 mg/kg),低氟组12只(注射氟剂量为10 mg/kg),对照组12只(注射0.9%NaCl 5 ml/kg)。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每2日1次,无氟饮食,分别于饲养后30天剖杀,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离子电极法测量尿氟浓度,测量骨氟浓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分布和含量,应用HE染色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大鼠中毒表现:牙齿呈黄白相间的氟中毒体症,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牙齿变化明显,随染氟剂量的增高,尿氟和骨氟浓度增高,各组数据两两比较,P<0.05。②一般指标检测: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各组间比较,P>0.05。③氟中毒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染氟大鼠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渗出、坏死,细胞间界限不清,且随着染氟浓度增高,损伤改变加重,肾小球和肾间质改变轻微。④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随着染毒浓度增高,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表明通过腹腔注射氟化钠氟大鼠制造肾损伤动物模型办法可靠;②氟中毒可引起肾结构损伤,且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③氟中毒TGF-β1主要在大鼠肾脏肾小管表达,可能是肾小管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一对重要互逆平衡因素;④当出现明显氟斑牙等氟中毒表现时,染氟大鼠肾脏功能尚未出现损害,而此时肾脏显微结构已经发生显著改变。在肾功能出现损害前,TGF-β1的表�
万晓军任鹏孙发包成江陈国志李洪辉张耀文
关键词:氟中毒TGF-Β1病理
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联合输尿管封堵管及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研究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比研究2012年1月—2013年3月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输尿管结石病例120例(均选择单侧结石),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40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40例和开放手术组40例,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效果进行比较,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0.5%(36/40),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95%(38/40),开放手术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100%(40/40),三组间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的一次取石成功率高于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组,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开放组,而联合输尿管封堵管组一次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优于气压弹道碎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输尿管封堵管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病人痛苦少等优点。
万晓军任鹏包成江杨凤山陈国志李洪辉张耀文
关键词:盐酸帕洛诺司琼内毒素类鲎试剂
氟中毒对肾脏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其化合物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适量的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它对维持机体的钙、磷代谢,保持神经冲动的传导,预防龋齿有重要的作用。氟中毒是目前世界上流行范围最广,危害较严重的地方性疾病,目前已知,从地理分布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大洋州40多个国家均广泛存在氟中毒情况。我国是地方氟中毒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及西南地区,给发病地区的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万晓军任鹏孙发包成江杨凤山
关键词:氟中毒肾脏损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7月间在我院采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98例患者资料。结果:98例患者均行一期取石,单通道穿刺取石92例...
任鹏李洪辉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上尿路结石
文献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与等离子体双极电切(TUPKRP)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TUPKRP组98例,TURP组67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等指标。结果:TURP组失血量多于TUPKRP组,P<0.05。TURP组术后血钠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低于PKRP组,P<0.05。2种方法的手术时间,IPSS,QOL,Qmax,PVR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URP术比较,TUPKRP术出血更少,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结论:TUPKRP和TURP均是治疗BPH的微创方法;TUPKRP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更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手术方法,是现代腔道泌尿外科的一个进步。
任鹏孙发李洪辉陈国志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尿道下裂一期手术诊治体会(附40例报告)
2009年
任鹏孙发李洪辉
关键词:尿道下裂手术诊治阴囊纵隔皮瓣常见并发症手术矫正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误诊为肾结核1例
2008年
周光学任鹏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肾结核误诊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巨大结石梗阻一例
患者,男,40岁,反复右腰部胀痛2年,加重1W入院,2年前患者即感右侧腰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不适,向右下腹部放射,感恶心,未呕吐,无尿路刺激征及肉眼血尿,无畏寒发热及胸闷气促。体查:体温37.1℃,脉搏1、临床资料
任鹏杨凤山寇凯平
文献传递
大鼠氟中毒对肾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用腹腔注射氟化钠水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氟中毒模型,检测氟中毒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探讨TGF-β1在氟中毒肾脏损害表达的意义。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高氟组(20 mg/kg),低氟组12只(1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腹腔注射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离子电极法测量尿氟浓度,测量骨氟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分布和含量,HE染色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病理学改变。结果:大鼠牙齿呈黄白相间的氟中毒体症,随染氟剂量的增高,尿氟和骨氟浓度增高,各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各组间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渗出、坏死,细胞间界限不清,且随着染氟浓度增高,损伤改变加重,肾小球和肾间质改变轻微;随着染毒浓度增高,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氟中毒可引起肾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氟中毒TGF-β1主要在大鼠肾脏肾小管表达,可能是肾小管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一对重要互逆平衡因素;在肾功能出现损害前,TGF-β1可以早期判断氟对肾脏集合系统损害。
万晓军任鹏孙发包成江陈国志李洪辉张耀文
关键词:氟中毒肾损伤转化生长因子Β1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加血管蒂筋膜覆盖治疗尿道下裂
2009年
目的探讨Snodgra5s尿道成形术加血管蒂筋膜覆盖治疗尿道下裂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加血管蒂筋膜覆盖治疗的84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Snodgrass术41例,Snodgrass术加血管蒂筋膜覆盖44例。结果两组比较,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者,Snodgras尿道成形术I期治愈率由63.4%提高到93.03%(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36.6%降到4.6%。结论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形成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是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的一种有效措施。
任鹏孙发李洪辉
关键词:尿道下裂泌尿外科手术方法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