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琼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民族
  • 3篇民族教育
  • 3篇教育
  • 2篇傣族
  • 2篇少数民族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旅游
  • 2篇旅游
  • 2篇南传佛教
  • 2篇佛教
  • 1篇调解
  • 1篇药用
  • 1篇药用食物
  • 1篇医药
  • 1篇艺品
  • 1篇云南边疆
  • 1篇云南边疆民族...
  • 1篇云南民族

机构

  • 1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作者

  • 13篇伍琼华
  • 1篇玉腊
  • 1篇杨德鋆
  • 1篇杨雪吟
  • 1篇闫永军
  • 1篇张睿莲
  • 1篇马丽娟

传媒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思想战线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今日民族
  • 1篇民族文化与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类指导政策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实证研究——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云南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分类指导政策在云南民族教育发展中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在普惠性政策渐渐取代特殊性政策,造成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价值认同低等教育难题一直难以得到破解的时代,分类指导政策需要从历史上的宏观阶段走向当代的微观阶段,从普遍性走向多样性,使其针对性更强,更能体现其指导功能。
伍琼华
关键词:云南边疆民族教育基础教育
生态文化基础上的公共空间变迁与重构被引量:2
2005年
作为重要媒介的公共空间在以山地民族为主的社区内主要以生态空间的形式出现,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在经历了家族主义、集体主义和现代社区建设三个时段的变化发展后,历史上“生态———宗教———政治”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已向“生态———宗教———生态”转化,且在最基层与国家的行政组织复合和互相渗透,新的公共空间的重构已经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开始。
伍琼华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公共空间
1949~2010:中国民族教育六十余年文献综述与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从中国民族教育六十余年的文献来看,不同时期的民族教育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特征。其中,从经验描述式的实证研究到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的历程凸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民族教育的文献井喷式出现,主要出现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实践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视和自下而上的反馈。
马丽娟伍琼华
关键词:中国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南传佛教壁画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圈里重要的外显文化之一,也是对贝叶经中所载典籍、历史、文学故事等内容的一种艺术化的解读和教育传播方式。它在云南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其长期以来影响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并成为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工艺、民族生态观、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国际性地位,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中起着缓和乃至化解的功能。
伍琼华
关键词:民族文化南传佛教壁画民族教育
傣族村落中的传统权威组织——曼安村的“细梢老曼”与乡村秩序被引量:3
2012年
"细梢老曼"指滇南南传佛教流行区域傣族村寨中处理村寨纠纷、传承伦理道德的民间组织,傣语直译为"村寨里的4根柱子",是傣族传统聚落空间观在社会组织结构上的转附。同时,也是这一非正式社会控制制度中传统权威执行者的称呼。担任细梢老曼的4个老人负责村寨的传统事务,同时也承担纠纷调解的角色,在传承和维护传统文化、促进傣族社区和谐、建立良好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权威不但来源于历史上农村公社时期就已形成的组织文化,还来源于现代村民大会的权力授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细梢老曼的权威和所作用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即是乡村政治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乡村社会管理的创新所需。
伍琼华闫永军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傣族民间调解
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伍琼华
文献传递
云南边境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早婚原因探究被引量:13
2015年
当下云南边境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早婚现象的发生既是传统惯性的延续,也是这些地区应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时,将传统婚姻的形式变动作为变通和融合的出口所致。早婚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传统场域里自成体系的生理文化与生育文化使早婚成为地域内的共识;二是越来越"难管理"的年轻人与越来越"期望提前变老"的"老人"互相作用,促使社会支持因素长期存在;三是劳动力与养老所需使然;四是不断增值或增加的彩礼促使年轻人早婚意愿强烈;五是适婚年龄性别失衡,初婚年龄差加大带来了女方早婚与跨境婚姻中的早婚。
伍琼华张睿莲
关键词:早婚婚育文化
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全体中华儿女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
伍琼华
关键词:历史方位民族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几个原则被引量:1
2005年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在对云南 省几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与保护性开 发中应坚持的几个主要原则。
伍琼华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以“赕”佛活动为中心的南传佛教实践与变迁
2010年
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南传佛教以"赕"为中心、求取功德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有声有色的佛教庆典和佛寺壁画这一无声的,但却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方式推动和强化着信众求取功德的实践行为。其中所体现出的教化功能、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伍琼华
关键词:南传佛教和谐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