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桃

作品数:46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核科学技术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可视化
  • 8篇蒙特卡罗
  • 8篇仿真
  • 7篇ITER
  • 5篇辐射防护
  • 5篇HUMAN
  • 5篇RAD
  • 4篇虚拟现实
  • 4篇应急
  • 4篇照射
  • 4篇软件系统
  • 4篇实时交互
  • 4篇核与辐射安全
  • 4篇GPU
  • 3篇照射剂量
  • 3篇数据库
  • 3篇体素
  • 3篇器官
  • 3篇中子
  • 3篇中子输运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中国科学技术...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国土资源信息...
  • 1篇武汉海王科技...
  • 1篇华龙国际核电...

作者

  • 45篇何桃
  • 30篇龙鹏程
  • 23篇胡丽琴
  • 19篇吴宜灿
  • 16篇宋婧
  • 13篇程梦云
  • 10篇尚雷明
  • 9篇杨琪
  • 9篇郝丽娟
  • 8篇周少恒
  • 8篇俞盛朋
  • 6篇李廷
  • 6篇汪进
  • 6篇邹俊
  • 6篇杨子辉
  • 6篇赵锦波
  • 5篇王国忠
  • 5篇郑华庆
  • 5篇郑晓磊
  • 4篇汪冬

传媒

  • 13篇核科学与工程
  • 9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第五届反应堆...
  • 2篇第五届反应堆...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核学会计...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第四届全国反...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核应急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库模块设计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多源异构数据支持核应急决策成为可能,合理的核应急数据库设计直接影响核应急决策系统数据访问的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关系型与非关系型耦合数据库(G-R-M),在开源分布式关系数据库Greenplum的基础上整合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MongoDB,对核应急信息进行优化管理,解决了数据事务性和高效存取的矛盾。以核事故状态下应急防护措施选用分析为案例,应用本文设计的G-R-M数据库开展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与改进后数据库在数据查询性能方面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G-R-M数据库较大程度提升了核事故早期信息的查询调用效率,可为核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数据支持。
裴秋艳汪进陈春花郑晓磊何桃吴宜灿
关键词:核应急信息管理
ITER极向场线圈PF4维修区域停堆剂量率分析
2015年
根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设计标准,ITER极向场线圈(PF Coils)的人工检测和连接维修任务的制定,需要确保维修过程中工人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不超过剂量限值。基于ITER中子学基准模型B-lite,利用二步法停堆剂量计算方法,在大型集成中子学计算分析系统VisualBUS和HENDL数据库支持下,计算并分析了三种维修方案下PF4维修区域内的停堆光子剂量场分布,以分析降低维修工人辐射剂量水平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与推迟维修工人进入:PF4维修区域时间相比,采用临时屏蔽的措施更能显著降低PF4维修区域内的辐射剂量水平,建议后续采用临时屏蔽措施。
何桃杨琪李斌郑剑胡丽琴
关键词:ITER极向场线圈
海上核应急辐射场计算评估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源项估算是核应急决策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海上核事故情况下,海面上放射性源项和探测器不断移动这一特殊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烟团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时空修正方法,实现海上核事故源项的反演。以大亚湾核电站假想事故下不同位置处放射性核素浓度作为输入条件,反演得到核事故源强,结果与假想事故源强相差18.4%。
钱永柏党同强王鑫汪进何桃龙鹏程胡丽琴
核与辐射安全仿真系统SuperMC/RVIS2.3研发与应用
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一直是辐射防护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反应堆和辐射虚拟人两类创新技术,结合FDS团队基于真实人体切片数据构建的中国成年高精度辐射虚拟人模型Rad-HUMAN,发展了一套大型通用核与...
吴宜灿杨子辉李廷程翔王静王杰宋婧程梦云俞盛朋郝丽娟何桃胡丽琴龙鹏程尚雷明周少恒杨琪赵锦波张澍
关键词:核安全辐射防护系统开发
大型集成中子学程序系统VisualBUS研发进展
随着国防核武器技术和民用核能技术的发展,中子物理学理论方法、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中子输运过程的基本模拟方法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然而,不同功能软件之间缺乏有效的耦合接口,难以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其...
曾勤范言昌宋婧倪木一吴宜灿邱岳峰王国忠邹俊龙鹏程胡丽琴张延云吴亮亮何桃
基于CAD技术的特征线中子输运计算程序开发被引量:3
2012年
特征线方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MOC)能否应用于复杂几何关键在于能否将特征线方法与有效的几何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本文在菱形差分特征线理论基础上,基于FDS团队自主研发的核与辐射输运计算自动建模软件MCAM的几何处理引擎,研发了基于CAD技术的特征线中子输运计算程序,并利用相关基准例题对程序进行了数值验证,其结果与参考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方法和程序的可行性、正确性与可靠性。
陈珍平王电喜何桃王国忠郑华庆FDS团队
关键词:中子输运计算
基于统一计算架构的人体受照剂量实时仿真评估方法
2015年
基于统一计算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利用GPU的流多处理器和共享显存实现了辐射环境中人体体素级受照剂量的并行计算。通过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散裂靶质子束窗的维修更换仿真例题的测试,百万量级体素人体受照剂量计算时间降低到10 ms的量级,能够保持与实时维修仿真同步。该方法能够满足维修仿真对维修人员的器官当量剂量和人体有效剂量计算的实时性要求,可应用到维修方案的实时仿真推演,对提高维修方案的设计与验证效率,辅助优化方案和保障人员辐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杨子辉王静何桃宋婧龙鹏程
关键词:并行计算统一计算架构实时仿真
ITER极向场线圈维修过程及照射剂量虚拟仿真
2020年
根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设计标准,ITER极向场线圈(PF Coils)的人工检测和连接维修任务的制定,需要开展维修方案的预评估,验证当前核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ITER组织提供的辐射场数据和工程模型,在核与辐射安全仿真系统SuperMC/VisualDose2.3的支持下,开展了ITER PF4维修过程的工人职业照射剂量仿真分析,包括维修过程的虚拟漫游仿真、器官剂量实时评估、累积剂量评估和人员操作过程的虚拟培训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根据现有ITER核设计方案,ITER停堆106 s后人员进入低温室开展ITER PF4检修工作所受到的累积剂量为2.19 mSv,为ITER核设计分析人员提供了参考。
赵锦波赵锦波何桃张澍何桃
关键词:ITER极向场线圈
聚变数据库系统FusionDB研发与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聚变研究和设计是一项需国内外广泛合作的系统工程,积累和共享数据是当前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整合聚变数据,FDS团队设计和研发了集聚变数据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于一体的聚变数据库系统FusionDB,系统涵盖了聚变堆设计与安全分析关键数据,是国际上首个包括核数据、材料数据、部件数据、聚变物理实验数据以及核计算仿真和可靠性与概率安全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型聚变数据库系统。FusionDB已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科学院FDS系列聚变堆概念设计与研究中。
王芳胡丽琴龙鹏程邹俊李春京汪进尚雷明宋婧程梦云俞盛朋郝丽娟何桃聂淼薛峰黄群英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核聚变
混合评价核数据库系统HENDL3.0研发及其在先进核能系统设计中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FDS团队结合聚变堆、先进裂变堆、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等核能系统对应用核数据的需求,设计开发出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HENDL包括输运核数据库、嬗变与活化核数据库、辐照损伤核数据库等,并针对先进核能系统的物理特点,从能量自屏效应、热散射效应、温度多普勒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精确的截面修正。HENDL已通过国际基准模型与实验的验证与确认,并在ADSCLEAR、FDS-SFB为代表的重大核工程与核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吴宜灿邹俊郝丽娟王明煌杨琪宋婧汪进尚雷明龙鹏程王芳胡丽琴何桃FDS团队
关键词:先进核能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