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森

作品数:81 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血压
  • 27篇高血压
  • 14篇血管
  • 11篇动脉
  • 10篇心血管
  • 10篇房颤
  • 9篇中老年
  • 9篇老年
  • 8篇心血管疾病
  • 8篇血管疾病
  • 8篇细胞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心肌
  • 6篇导管
  • 6篇型心
  • 6篇病患
  • 5篇基因
  • 5篇高血压病
  • 5篇肥厚

机构

  • 81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达州市第二人...
  • 1篇攀枝花钢铁(...
  • 1篇天全县人民医...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81篇何森
  • 51篇陈晓平
  • 14篇彭勇
  • 10篇王斯
  • 8篇何霁云
  • 8篇王勇
  • 7篇周轩
  • 7篇罗晓佳
  • 7篇刘凯
  • 7篇李龙心
  • 6篇蒋凌云
  • 6篇吴凯
  • 6篇万里艳
  • 6篇郑翼
  • 5篇龚玲
  • 5篇崔凯军
  • 5篇冯沅
  • 5篇郑明霞
  • 5篇吕政兵
  • 5篇黄德嘉

传媒

  • 20篇华西医学
  • 7篇中国社区医师
  • 7篇中华高血压杂...
  • 5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THE 23...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目标达到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和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目标达到理论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风险及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心内科急诊住院治疗的首发AM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软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心内科介入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目标达到理论的心血管风险管理教育。对比分析两组6个月内的心血管风险、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观察组评分为10.06~9.46,对照组评分为9.28~8.15,效应量=0.39;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4.285,P=0.016);观察组健康行为表现和心理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达到理论的计划管理适用于首发AMI患者,既可促进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和血糖水平,还可有效改善患者6个月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晓燕郑明霞段淋佳唐红何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风险生活质量
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6
2013年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在一般人群及心血管疾病人群中都预示着不良预后,包括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心律失常、糖尿病神经症等,并且低心率变异性已被证实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肌梗死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并出现一些新的方式,这对于相关疾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洪必莹何森陈晓平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特点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栓栓塞(TE)事件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HCM患者TE事件的发病特点。复合性TE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及外周动脉栓塞。结果共纳入537例HC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年。随访过程中有42例首次发生TE事件,年发病率为1.9%。其中HCM患者未合并心房颤动,TE事件的年发病率为1.1%;合并心房颤动,年发病率为6.6%。患者发生首次TE事件后,再发事件率较高(26.2%)。患者发生首次TE事件的平均年龄为66.4±13.7岁;≥70岁时,TE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HCM患者的TE事件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且TE事件的再发率较高。
鄢晓龙何森陈晓平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血栓栓塞
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伴感染的护理一例
2016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3岁。因“右上臂经桡动脉穿刺术后肿胀伴麻木及水疱4 d”于2015年8月2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于2015年7月29日在外院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右上臂肿胀、麻木及水疱,当地医院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收至我科。
陈长春杨彦何森王雅莉游桂英刘雪慧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术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病例131:30岁男性血压升高、单侧肾脏萎缩伴输尿管畸形
2013年
患者,男性,30岁,以"发现血压高伴头晕2年"为主诉。2年前因感冒就诊当地医院发现血压增高,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最高达到223/123mmHg(1mmHg=0.133kPa),偶有头晕,无晕厥黑蒙等症状。2年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剂量及种类不详),血压维持在180/120mmHg左右,为进一步治疗求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母亲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否认肾病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82/128mmHg,心率61次/min,四肢血压对称,心肺无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刘凯洪碧莹何森彭勇冯佳越陈晓平
关键词:血压升高输尿管畸形高血压病史病例血压增高
成都市部分社区中老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早期血管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亚临床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血生化、血压、腰围、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射波增强指数(AI)等检查。计算LAP。LAP(男)=[腰围(cm)-65]×三酰甘油(mmol/L),LAP(女)=[腰围(cm)-58]×三酰甘油(mmol/L)。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LA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baPWV、AI的关系。结果 780人(男320人,女460人)资料齐全并纳入分析。男性中,经对数转化的LAP(lg LAP)与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而女性lg LAP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总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相关。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男性的lg LAP与baPWV、AI均无相关性;而女性lg LAP与AI呈独立负相关(r=-0.120,P=0.016)。在两种性别人群中LAP均能很好地反映代谢综合征。结论 LAP升高会伴随较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女性还会伴随早期血管损伤。
王勇阿利曼.巴生何森王斯赵万燕何霁云肖俐王守玉陈晓平
关键词: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
PPARα、β在高血压房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血压房颤(h-A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β(PPARα、PPARβ)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房颤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103例h-AF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5例,阵发性房颤48例),以及按照年龄配对选取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采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α、PPAR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 PPARαmRNA水平在单纯高血压患者、阵发性h-AF及持续性h-AF中逐渐降低(1.34±0.17、1.09±0.23、0.8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NF-αmRNA、IL-6mRNA、CRP及IL-1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PARβmRNA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提示左心房直径与CRP、IL-1、IL-6mRNA及TNF-αmRNA呈正相关(P均<0.05);而偏相关分析提示PPARαmRNA与CRP、IL-1、IL-6mRNA及TNF-αmRNA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532、-0.491和-0.528(P均<0.05)。结论在高血压房颤患者中,炎症相关指标表达的升高可能与心房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并进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发展;而PPARα与上述炎症指标呈负相关,可能在调节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益作用。
邓小明罗晓佳陈晓平何森李龙心万里艳彭勇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高血压
成都地区高血压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7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空腹血糖(FBG)<5.6 mmol/L组65例,FBG≥5.6 mmol/L组112例,收集一般资料;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对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各临床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FBG<5.6 mmol/L组和FBG≥5.6 mmol/L组Pro和Al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33,0.034及0.602,0.031;PP和P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9,0.068及0.571,0.062;无AA型纯合子。以体重指数(BMI)分层后,BMI<25组内,FBG与PPARγ2基因型相关(P=0.029)。以基因型分组比较,PA组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低于PP组(P<0.05)。结论:成都地区高血压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且携带Ala基因者空腹血糖水平较低,胰岛素抵抗较轻,推测该突变可能有减轻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异常的作用。
彭勇陈晓平陈丽蒋凌云毛振兴何森罗晓佳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高血压病血糖水平
内脏脂肪指数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指数(VAI)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多国人群心血管疾病趋势及决定因素方案”调查研究中,来自四川成都社区的711名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1992年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测定血生化指标,在2007年重复一次上述检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VAI、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预测高血压的价值,并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检测VAI、腰围和BMI的预测能力。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与VAI、腰围和BMI的第1四分位组比较,第4四分位组的高血压发生的HR(95%CI)分别是1.535(1.075~2.193),2.245(1.550~3.251)、2.385(1.673~3.39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相比于VAI(AUC=0.589),腰围(AUC=0.649)和BMI(AUC=0.648)显示出有更好的识别高血压的能力(均P<0.001)。结论VAI可以预测高血压的发生,但是相比于腰围、BMI,VAI没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潘佩何森陈晓平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腰围高血压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对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711人(平均年龄为63.28±6.25岁;男性占57.8%)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内容中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脉搏等。结果: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及肥胖所占比重较大(约45%),按BMI分组(<18.5 kg/m^2,18.5~23.9 kg/m^2,24~27.9 kg/m^2,≥28.0 kg/m^2)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31.6%,54.8%,64.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年龄、性别、腰围及尿酸等后,BMI对高血压的患病率有独立影响。在整个人群及女性病人中,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所占比重较大。BMI可以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女性病人的血压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森陈晓平蒋凌云罗晓佳彭勇何霁云龚玲吴凯陈小妮黄德嘉
关键词: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