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璠
作品数:
1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吴韶辉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徐根娣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邢承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
刘鹏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蔡妙珍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生物学
主题
1篇
缘细胞
1篇
粘液
1篇
粘液分泌
1篇
细胞
1篇
胁迫
1篇
铝毒
1篇
铝胁迫
1篇
分泌
1篇
边缘细胞
1篇
大豆
机构
1篇
浙江师范大学
1篇
金华职业技术...
作者
1篇
何璠
1篇
蔡妙珍
1篇
刘鹏
1篇
邢承华
1篇
徐根娣
1篇
吴韶辉
传媒
1篇
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1篇
200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豆根尖边缘细胞和粘液分泌对铝胁迫解除的响应
被引量:9
2008年
以耐铝性明显差异的两个大豆(Glycme max)基因型‘浙秋2号’(耐性)和‘浙春3号’(敏感)为材料,研究根尖边缘细胞比活度、粘液分泌和根长对铝胁迫和解除胁迫的反应,明确边缘细胞的粘液分泌对策在铝毒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浙秋2号’在100~400μmol·L^-1 Al^3+处理的3~12h,边缘细胞比活率呈递减趋势,12h后比活率又略有上升。‘浙春3号’在300和400μmol·L^-1 Al^3+处理的变化与前者一致。两个大豆基因型的粘液层随着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厚,并于400μmol·L^-1 Al^3+处理24h时达到最大(〉17μm)。‘浙秋2号’在低浓度Al^3+(100和200μmol·L^-1)处理3~6h后就会分泌大量粘液,‘浙春3号’则在300μmol·L^-1Al^3+处理12h后才有类似的变化。‘浙秋2号’在400μmol·L^-1Al^3+处理下的根相对伸长率均高于100-300μmol·L^-1 Al^3+处理,‘浙春3号’则表现为Al^3+浓度越高,根伸长受抑越明显。Al^3+胁迫解除后,‘浙秋2号’的粘液分泌速度和分泌量急剧下降,‘浙春3号’在胁迫解除后的24h,仍会持续、大量地分泌粘液(〉19μm)。可见,耐性大豆通过在铝胁迫初期快速、大量地分泌粘液以维持较高的边缘细胞活性和解除胁迫后迅速降低粘液的分泌速度及分泌量来适应铝毒害环境。
蔡妙珍
邢承华
刘鹏
徐根娣
吴韶辉
何璠
关键词:
大豆
铝毒
边缘细胞
粘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