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菊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存活心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张稳柱刘伊丽余梦菊麦子杰宋明才查道刚陈小林成官讯
- 成果用于心肌梗死后判断存活心肌。课题通过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心肌血流量方法识别存活心肌,初步提出诊断标准。动物实验判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合,临床研究结果与PET结果关联性较好。技术基本成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存活心肌动物实验
-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胸部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早期胸部病变的CT表现,结合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SM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早期胸部CT扫描表现为肺内实质性改变,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主要临床症状为无诱因反复发热、咳嗽、胸痛、体重明显减轻等;显微镜下活检有肉芽肿样变、坏疽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浆内以圆形或短棒状,似有荚膜的颗粒状物为主。结论:PSM临床较少见,肺部受累最早、最常见,对临床疑似病例,在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情况下,结合胸部CT特征,应考虑PSM的可能。
- 余梦菊梁健科许向东李莉梁翠媚李淑明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肺肿瘤
- 肝门部高位胆管癌的CT诊断
- 肝门部高位胆管癌称为 klaskin 瘤。由于肿瘤生长部位隐蔽,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但早期手术有利于改善预后。本文收集我院1993-2000年56 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 CT 影像分析,了解肝门部高位胆管癌的 CT 特征。
- 余梦菊张稳柱许向东
- 关键词:肝门部高位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文献传递
-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临床上持续静脉滴注法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对19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E,设置不同触发间隔,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MCE检查后两天内完成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PET进行对照。结果16例病人(84%)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β值分别为62.41±12.97、3.61±1.69,灌注缺损区标化后的A·β值都小于0.23,与动物试验所得结果相似,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MCE示相应区域的A·β值显著减少,彩色编码示同一区域灌注缺损。结论MCE能用于临床上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 张稳柱宋明才麦子杰余梦菊查道刚刘伊丽
-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存活心肌心肌血流量正电子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
-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血流的MCE与MRI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 (MCE)和MRI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残余心肌血流的诊断作用。方法 7只犬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AMI动物模型 ,行活体MCE及离体灌注MRI检查 ,伊文思蓝和TTC染色分别确定缺血和梗塞区 ,放射微球99Tcm MAA测定心肌血流量 (MBF)。通过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方法测量和计算心肌微血管体积分数和微血管平均宽度。结果 正常心肌、缺血心肌和梗塞心肌声学造影强度分别为 5 3 .2 3± 6.14、2 3 .67± 6.14和 4.3 2± 4.11。MCE的A·β值与放射微球所测MBF高度一致和相关 ,缺血和梗塞区触发间隔 声强度曲线与灌注MRI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一致。缺血和梗塞区心肌微血管的宽度和体积分数较正常心肌显著减少。
- 成官迅余梦菊张稳柱张雪林刘伊丽
- 关键词:心肌血流MCEMRI心肌声学造影AMI
- 马尔尼菲氏青霉菌病胸部CT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氏青霉菌病早期胸部病变的CT影像表现。结合病理组织学、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等以提高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方法:对2例马尔尼菲氏青霉菌病例的胸部CT影像表现,临床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
- 余梦菊梁健科许向东李莉梁翠媚李淑明
- 关键词:CT扫描胸部病变影像表现
- 文献传递
- 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诊断
- 1998年
- 本文报告6例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诊断,结合临床,病理及文献进行分析,认为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盆腔内无强化的囊,实性肿块影。(2)直肠子宫凹陷陈旧性血性积液。(3)包块边缘清楚,光滑,无盆腔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CT检查为诊断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 余梦菊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CT
- 31例肺癌脑转移的CT诊断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报告31例肺癌病人的脑CT扫描表现,认为脑TC扫描能早期发现转移病灶及转移的部位、范围、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诊治,了解治疗效果。
- 余梦菊李常茂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CT
-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经外周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 ,通过计算A·β值测定心肌相对血流量。以放射性微球法测定的心肌血流量 (MBF)为标准 ,了解A·β值测定MBF的准确性。通过A·β值估测心肌存活与否 ,病理检查验证其可靠性。结果 放射性微球法所测的正常区、缺血区、坏死区的MBF分别为 ( 1 5± 0 3)、( 0 7± 0 3)、( 0 3± 0 2 )ml·min-1·g-1;MCE测得的A·β值分别为 5 2 46± 15 0 9、2 4 36±3 89、3 74± 3 80 ;正常区、缺血区、坏死区的MBF和A·β值“标化”后分别为 1 0± 0 0、0 44± 0 17、0 17± 0 11和 1 0± 0 0、0 48± 0 0 9、0 0 7± 0 0 8,二者的相关性良好 (r=0 81,P =0 0 0 1)。MCE对坏死心肌的判定结果与病理结果吻合。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可用于活体状态下评价存活心肌 ,“标化”后的A·β值 <0 2 3提示心肌坏死。
- 张稳柱查道刚余梦菊成官迅黄晓波宾建平刘俭王鹏刘伊丽
-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MCE存活心肌心肌血流量MVMCE
- CT间接造影与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比较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比分析CT间接造影检查和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同时完成CT及DSA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比较两者的特点。结果CT在26例患者均明确显示血栓形成部位,长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其中5例显示髂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25例显示股静脉血栓(DSA显示18例),7例显示股深静脉血栓(DSA显示3例),12例显示腘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6例显示胫、腓静脉血栓(DSA未显示)。结论CT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显示优于DSA检查,能显示DSA检查难以显示的盆腔静脉血栓及腘、胫、腓静脉血栓,且能通过CT检查引导DSA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 余梦菊梁键科许向东李淑明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静脉造影CT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