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琼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脆弱
  • 2篇生态脆弱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速效
  • 1篇速效磷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磷
  • 1篇土壤磷素
  • 1篇全磷
  • 1篇磷素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北部

机构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余琼
  • 2篇张世熔
  • 2篇李婷
  • 1篇李娟
  • 1篇李怡
  • 1篇舒建英
  • 1篇欧勇胜
  • 1篇张林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横断山北部生态脆弱区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9
2005年
根据90个样点表层(0~20cm)土壤磷素的化验数据,在ArcGIS8.1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横断山北部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属中上水平,全磷含量达1.20±0.66 g kg-1,速效磷含量达13.7±12.6mg kg-1.土壤全磷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团状或块状,高值区(1.8~2.8g kg-1)主要分布于雅砻江流域西岸甘孜、新龙段和金沙江白玉、巴塘段之间的区域,并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逐渐减少,低值区(<0.7g kg-1)则主要分布于稻城县南部以及莫拉山以南德格以北的一个狭长区域;速效磷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小团块状,高值区(28~55mg kg-1)主要分布于雅砻江中游的甘孜县东部和西部,并向西北和正南方向逐渐减少,低值区(<12mg kg-1)则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南部和南部边缘.成土母质本身含磷量和风化程度的不同使得磷素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方式、海拔和坡度通过气候差异或土壤侵蚀程度来影响磷素含量.
欧勇胜张世熔余琼李婷舒建英李娟
关键词:全磷速效磷
雀儿山西南坡植被碳贮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在“3S”技术支持下,利用ASTER卫星图像,建立波段亮度值与植被碳密度间的回归方程,对横断山区西北部的雀儿山西南坡四种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灌木、草)的植被碳贮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雀儿山西南坡365.85km^2范围内,植被碳贮量共计2.05×10^6t。区内植被碳密度总体上呈团块状分布,其高值区(125—250t/h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北部的俄产至春龙段和南部的金沙江沿岸的格乌、折松渡等地区;中等区域(60—125t/hm^2)从北部的俄产至南部的岗托沿色曲河均有分布;而低值区(1—60t/hm^2)面积最广。主要分布于北部的贡布堆、上压吧和更庆以南的色曲河河谷内,并在南部的岗托至申龙迭段金沙江沿岸形成一个狭长区域。在其影响因素上,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密度差异较大,而海拔、坡向和坡度对研究区内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植被碳密度影响较南部干旱河谷地区明显。
张林张世熔李婷余琼李怡
关键词:碳密度影响因素
雀儿山东坡土地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雀儿山东坡是我国地理环境最为复杂的自然区域之一,是我国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群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区域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使得该区域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迅速。本文以3S技术集成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
余琼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