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志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神经元
  • 10篇海马
  • 10篇海马神经
  • 10篇海马神经元
  • 10篇大鼠海马
  • 9篇注射液
  • 9篇黄芪注射
  • 9篇黄芪注射液
  • 9篇大鼠海马神经...
  • 8篇细胞
  • 8篇酒精
  • 6篇凋亡
  • 6篇氧化应激
  • 5篇蛋白
  • 5篇酒精性
  • 5篇CASPAS...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机构

  • 26篇承德医学院
  • 17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化工医药...

作者

  • 30篇侯志平
  • 16篇何培元
  • 14篇李炳庆
  • 10篇钱涛
  • 10篇叶冬青
  • 10篇张雅丽
  • 10篇高维娟
  • 10篇闫凤霞
  • 6篇尹春英
  • 6篇马立新
  • 5篇任立群
  • 4篇王春青
  • 4篇高淑梅
  • 4篇王明娟
  • 3篇王鑫
  • 3篇刘景华
  • 2篇张聪
  • 2篇王艳玲
  • 1篇李萍
  • 1篇周伟娜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1
  • 7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中的抗氧化作用,揭示白藜芦醇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白藜芦醇预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用酒精诱导氧化应激的产生.MTT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处理组与对照组HepG2细胞活力;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细胞内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抗氧化通路中关键基因SOD1、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12.5、25、50、100μmol/L)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均在20%以下,300 mmol/L酒精可致近50%HepG2细胞死亡;25-100μmol/L白藜芦醇可有效对抗300 mmol/L酒精对HepG2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SOD活性显示100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组SOD含量(0.391±0.011)明显高于非处理组(0.286±0.019),而ROS结果显示酒精诱导组(29234.79±2288)明显高于白藜芦醇25、50、100μmol/L预处理组(18023.26±1359.66;13528.44±1078.99;8219.87±635.99);RT-PCR结果显示,与300mmol/L酒精比较,25、50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可上调SOD1 mRNA表达量(0.5535±0.0035;0.586±0.0113;0.623±0.0127);12.5、25、50、10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上调SOD2mRNA表达量(1.249±0.011;1.369±0.028;1.377±0.021;1.401±0.0578);50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上调过氧化氢酶(0.1955±0.004;0.2275±0.00707)mRNA的表达量.结论:本研究提示酒精可诱导氧化应激的产生,而白藜芦醇通过调节抗氧化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功能,从而削弱酒精的细胞损伤作用.
何培元高淑梅侯志平马立新李炳庆
关键词:白藜芦醇氧化应激HEPG2
直肠粘膜上皮细胞样品采集手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肠粘膜上皮细胞样品采集手套,涉及细胞样品采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层指套、手掌部和手腕部,内层指套的周侧装设有植绒刷,内层指套的一端连接有外层指套,外层指套的周侧装设有突起,手腕部的一端设置有套...
何培元李炳庆侯志平尹春英王鑫李思锦
文献传递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钙调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 h、0.5 h、2 h、6 h、24 h、48 h、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CaM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 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点海马caspase-3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及平均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点以上指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显著减少(P<0.05)。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无差异(P>0.05)。各时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M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点CaM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点CaM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M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点CaM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点CaM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抑制CaM表达,可能是其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闫凤霞钱涛高维娟叶冬青任立群张雅丽侯志平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黄芪注射液半胱氨酸钙调蛋白
燕窝及其生物标志物对衰老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侯志平唐世英何培元张一达宋成
该项目属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领域。燕窝自唐朝就被中国人用作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之补品,并且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鱼子酱”。燕窝在中国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仅中国大陆每年进口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燕窝就达几十亿元人民币。但是对目燕窝...
关键词:
关键词:衰老生物标志物功能性食品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其197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不同阶段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IL-17197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特点。方法选择124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其中脂肪肝32例(脂肪肝组)、肝硬化68例(肝硬化组)、肝癌24例(肝癌组);另选择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贝克曼SNP分析仪检测IL-17197A/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四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肝癌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其他三组,肝硬化组高于脂肪肝组和对照组(P均<0.05),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IL-17197A/G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G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肝癌组的A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等位基因A在肝癌组的分布频率高于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G在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癌组(P均<0.05)。结论酒精性肝病患者发展至肝硬化、肝癌阶段后血清IL-17水平升高;IL-17197A/G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是酒精性肝病患者发展至肝硬化、肝癌阶段的易感基因,可能增加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尹春英侯志平王春青王艳玲李炳庆何培元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白细胞介素17单核苷酸多态性
河北省汉族人群I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 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河北籍汉族患者31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24例、乙肝病毒(HBV)携带组56例、自限性感染组88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10水平,并检测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 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它三个组(P<0.05);自限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最低,明显低于其它三个组(P<0.05)。各组患者GG、GA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限性感染组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乙肝病毒携带组(P<0.05)。并且,自限性感染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IL-10启动子区-1082 G/A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北汉族人群易感HBV的宿主基因。
侯志平何培元刘景华王春青尹春英李炳庆
关键词:IL-10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燕窝对手术绝经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燕窝在手术绝经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中的抗氧化作用,揭示燕窝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手术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手术绝经大鼠模型,并通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确定模型是否成立;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1.5%燕窝处理组、6%燕窝处理组及正常对照组.用不同浓度燕窝干预处理手术绝经大鼠12 wk后,检测大鼠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 D A)法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方法检测抗氧化通路中关键基因SOD1/2/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肝功能结果显示,绝经后ALT和GGT与绝经前无明显变化,但是ALP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SOD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表达量(5.43±0.50 vs 9.96±0.39),手术对照组CAT表达量也低于假手术组表达量(3.93±0.33 vs 6.06±0.79),但是经过燕窝干预12 wk后,可以显著提高SOD和CAT表达水平,并能够显著提高SOD/CAT的比值.并且燕窝干预处理可以削弱绝经后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6%燕窝处理组与1.5%燕窝处理组相比,MDA水平明显下降(1.37±0.03vs 1.45±0.04).q RT-PCR结果显示,与手术对照组比较,6%燕窝处理组和1.5%燕窝处理组均可上调SOD1 m RNA相对表达量(3.99±0.27 vs 3.21±0.17);SOD2 m RNA相对表达量(3.56±0.21 vs 3.23±0.16);SOD3 m RNA相对表达量(9.45±0.81 vs 8.02±0.92)和PARP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4.31±0.53 vs3.11±0.36).结论:本研究揭示手术摘除大鼠卵巢可诱导肝脏氧化应激的产生,而燕窝可通过调节肝细胞抗氧化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从�
何培元马立新何文静李文萍李炳庆侯志平
关键词:氧化应激肝脏抗氧化
白藜芦醇通过MEK/ERK-SIRT1通路的激活调节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损伤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调节能力,揭示白藜芦醇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白藜芦醇预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用酒精诱导凋亡的产生.MTT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处理组与非处理组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实验组的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浓度(total superoxide)和细胞总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ntioxidant capacity,O R A C);同时检测了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Caspase3)蛋白表达及应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了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方法检测氧化应激调节凋亡通路中关键基因Caspase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ERK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SIRT-1)mRNA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100μmol/L白藜芦醇可有效对抗300 mmol/L酒精对HepG2引起的细胞不良反应使细胞保持较高的活力;AO/PI活细胞凋亡检测显示了酒精处理组有大量的橙色凋亡细胞,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橙色细胞明显减少;Caspase3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均可以降低被酒精激活的Caspase3的活性,其Caspase3的活性降为2.12、1.46、0.90和0.75倍;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浓度结果显示预处理100、50、25μmol/L白藜芦醇组含量明显低于酒精诱导组;而未经白藜芦醇预处理的酒精诱导组ORAC(45.26±2.75)明显低于100、50、25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组(65.74±1.64、68.14±6.06、70.81±6.35).RT-PCR结果显示,与300 mmol/L酒精比较,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均可上调SIRT1与ERK mRNA表达量;50μmol/L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明显上调MEK mRNA表达量;50μmol/L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显著下调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论:本研究提示酒精可诱导氧化应激�
何培元高淑梅张聪侯志平马立新李炳庆
关键词:白藜芦醇MEK凋亡
甲基化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功能异常。导致这些基因功能异常的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改变等。在表观遗传学中,甲基化研究的最为深入,甲基化异常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及基因组稳定性的降低,继而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近年来,DNA甲基化异常在肿瘤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基化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甲基化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以及应用甲基化抑制剂治疗肿瘤等方面。
侯志平何培元周伟娜
关键词:甲基化表观遗传肿瘤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48、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一致。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除0 h和0.5 h外,各时间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4 h最高;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外,在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形态、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蛋白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闫凤霞高维娟钱涛叶冬青任立群张雅丽侯志平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黄芪注射液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