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娟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4篇多克隆
  • 4篇多克隆抗体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免疫
  • 3篇基因
  • 2篇多克隆抗体制...
  • 2篇抑癌
  • 2篇抑癌基因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免疫组化
  • 2篇抗体制备
  • 2篇癌基因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亚细胞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武汉生物制品...

作者

  • 8篇俞娟
  • 6篇伍欣星
  • 4篇解庭波
  • 3篇赵旻
  • 2篇左泽华
  • 2篇刘金花
  • 2篇姚军
  • 1篇李黎
  • 1篇黄仕和
  • 1篇许蓓妮
  • 1篇吕文利
  • 1篇杨晓明
  • 1篇彭敏

传媒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第十次全国生...
  • 1篇湖北省暨武汉...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BLCAP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BLCAP融合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LCAP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和SDS-PAGE鉴定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BLCAP蛋白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特异性。结果:经过IPTG诱导,获得分子量大小约为28ku的融合蛋白,用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得到抗BLCA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抗体能够与BLCAP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重组质粒表达的BLCAP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制备的抗BLCAP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BLCAP蛋白性质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解庭波俞娟伍欣星
关键词:宫颈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重组BLCA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BLCAP 基因(Homo sapiens bladder cancer associated protein,BLACP)是 Gromova 等人在研究侵袭性膀胱癌时发现,于2002年8月27日登录 GenBank 的...
俞娟伍欣星
关键词:宫颈癌抑癌基因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疫苗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相关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产生的一类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分子。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细胞刺激因子、肿...
李黎吕文利俞娟黄仕和杨晓明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自身免疫性病过敏反应
文献传递
BLCAP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2007年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BLCAP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LCAP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诱导表达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结果: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28 kU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得到抗BLCAP的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显示抗体效价可达到1∶10 000。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抗体有较好的针对BLCAP蛋白的专一性。结论:重组质粒表达的BLCAP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制备的特异性和效价良好的抗BLCAP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满足针对BLCAP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等实验要求,为今后深入研究BLCAP蛋白性质与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工具。
俞娟解庭波刘金花姚军赵旻伍欣星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重组BLCA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俞娟
关键词:宫颈癌抑癌基因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变异株E7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人乳头瘤病毒16型变异株E7(HPV16-HBE7)重组质粒pEGFP-HBE7,研究HPV16-HBE7蛋白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HPV16-HBE7基因克隆在pEGFP-C1表达载体上,用脂质体法导入宫颈癌细胞中;West-ern印迹检测HBE7蛋白的表达;同时借助免疫荧光技术和EGFP-融合蛋白技术,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BE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其目的片段大小、插入位点和核苷酸序列完全正确;结果表明,转染细胞HBE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其胞浆明显多于胞核;各个时间段HBE7蛋白均以胞浆分布为主,绿色荧光密集点状分布于细胞浆内,而野生株E7(WE7)蛋白分布在核内。结论人乳头瘤病毒16型变异株E7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以胞浆为主的分布可能和HBE7基因发生突变后丢失核定位信号有关。
刘金花俞娟许蓓妮姚军左泽华赵旻伍欣星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亚细胞定位核定位信号激光共聚焦
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表达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并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BLCAP)SN中扩增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从而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LCAP,随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所表达的带有His标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对目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含有重组质粒的表达宿主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了分子量约为28ku的融合蛋白,并经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2(a)-BLCAP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经纯化得到了BLCAP目的蛋白,为研究该蛋白的性质及其制备针对该蛋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解庭波俞娟左泽华赵旻伍欣星
关键词:宫颈癌BLCAP基因原核表达
HPV16E7-HSP70嵌合型DNA疫苗通过Fas-FasL途径的抗肿瘤作用
2013年
目的运用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蛋白的肿瘤细胞系B16-HPV16E7,探讨pcd-HPV16mE7-HSP70融合DNA疫苗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对B16-HPV16E7细胞表面Fas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疫苗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和FasL的表达情况。运用体外抗体阻断实验检测Fas-FasL途径对pcd-HPV16mE7-HSP70DNA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 pcd-HPV16mE7-HSP70DNA疫苗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上调细胞因子IFN-γ和E7特异性FasL的表达。IFN-γ可以激活B16-HPV16E7肿瘤细胞表面的Fas分子的表达。拮抗FasL后,疫苗对B16-HPV16E7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Fas-FasL途径是pcd-HPV16mE7-HSP70DNA疫苗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彭敏解庭波俞娟伍欣星
关键词:DNA疫苗FASFAS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