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汝佳

作品数:144 被引量:63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耐药
  • 40篇耐药性
  • 38篇抗菌
  • 36篇杆菌
  • 24篇药物
  • 23篇体外抗菌
  • 22篇球菌
  • 22篇抗菌活性
  • 20篇细菌性
  • 18篇葡萄球菌
  • 18篇细菌性感染
  • 17篇沙星
  • 17篇内酰胺酶
  • 17篇肠杆菌
  • 16篇头孢
  • 15篇体外抗菌活性
  • 15篇活性
  • 14篇体外
  • 14篇喹诺酮
  • 12篇喹诺酮类

机构

  • 109篇四川大学华西...
  • 25篇华西医科大学...
  • 13篇四川大学
  • 9篇华西医科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四川省人民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成都市第二人...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昆明医学院第...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教育部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44篇俞汝佳
  • 118篇吕晓菊
  • 61篇冯萍
  • 59篇高燕渝
  • 27篇宗志勇
  • 27篇范昕建
  • 17篇张慧琳
  • 15篇朱淑媛
  • 14篇卢家秀
  • 14篇周志强
  • 12篇雷秉钧
  • 11篇陈慧莉
  • 11篇陈文昭
  • 11篇王丽春
  • 9篇刘焱斌
  • 8篇刘自贵
  • 8篇杜蓉
  • 7篇李大江
  • 7篇马晓波
  • 6篇过孝静

传媒

  • 37篇中国抗生素杂...
  • 18篇华西医学
  • 1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1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中国抗感染化...
  • 4篇西部医学
  • 3篇第七次全国临...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第二届药物性...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 23篇2003
  • 14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莫西林钠和氨苄西林钠分别与舒巴坦钠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本研究对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钠 /舒巴坦钠随机单盲对照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 ,评价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 ,完成试验药 2 0例及对照药1 9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两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5.0 0 %与 89.47% ,细菌学有效率为分别为 80 .0 0 %和 86.67% ,细菌清除率为93.33%与 1 0 0 % ,临床分离细菌的产酶率均为 66.67%。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 0 .0 0 %和 1 0 .53% ,不良反应轻微 ,不需特殊处理 ,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结论 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 。
冯萍吕晓菊王文雅宗志勇俞汝佳王丽春张乃昌高燕渝卢家秀
关键词:阿莫西林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急性细菌性感染抗生素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本研究以司帕沙星为对照药 ,对国产二类新药甲苯磺酸托氟沙星进行临床研究 ,以评价后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区组随机试验设计。托氟沙星胶囊 15 0mgtid ,餐后服用 ,司帕沙星胶囊 3 0 0mg ,qd ,疗程均为 7~ 14d。结果 试验组完成 10 0例、对照组 10 4例。两组各病种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8.0 0 %与 87.5 0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8.5 1%与 86.5 9%。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托氟沙星的抗菌活性与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似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阿奇霉素。甲苯磺酸托氟沙星可引起轻微的消化道症状、短暂中枢兴奋症状及皮疹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 .0 0 %;司帕沙星可引起短暂中枢兴奋症状、轻微消化道症状、光敏反应及实验室肝功的异常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3 5 %。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试验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较强 ,合理使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轻。
吕晓菊宗志勇张谊之冯萍俞汝佳潘小平肖永红彭凤英盛家琦李元桂金阳揭振华刘建设付玲
关键词:司帕沙星随机对照试验体外抗菌活性
常见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原菌。对华西医院2005年10月-2006年4月临床分离的1440株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监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和研究提供参考。
马晓波吕晓菊高燕渝俞汝佳牛菲菲
关键词:肠杆菌科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临床用药
文献传递
Corynebacterium pseudogenitalium感染致腋窝红癣1例
尹斌俞汝佳冉玉平庄凯文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剂与环丙沙星片剂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 19例及环丙沙星片治疗 2 1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与环丙沙星片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4 .7%和 90 .5 %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92 .9%和10 0 % ,细菌清除率为 92 .9%和 1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14 .3%。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李大江王丽春吕晓菊张谊之冯萍俞汝佳高燕渝卢家秀
关键词:加替沙星环丙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肠球菌突变抑制浓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肠球菌的突变选择窗,判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防突变浓度(MPC)是否有临床意义。方法在血琼脂平板接种≥1010CFU/ml肠球菌,35℃,5%CO2,72h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记录没有细菌生长的最高稀释倍数。结果约70%肠球菌的MPC小于其最高血药浓度,加替沙星抑制肠球菌生长的能力强于左氧氟沙星。
康梅陈知行俞汝佳陶传敏吕晓菊
关键词:肠球菌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MPCMI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九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株的初筛 ,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作确证试验 ,并测定产ESBLs株对 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 2 6.4%和 18.2 %。产ESBLs菌株多呈多重耐药 ,耐药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环丙沙星 (93 .3 % )、头孢噻肟 (70 % )、头孢哌酮 /舒巴坦 (66.7% )、氨曲南 (63 .3 % )、阿米卡星 (3 6.7% )、头孢西丁 (2 0 % )、头孢他定 (16.7% )、头孢吡肟 (10 % ) ,亚胺培南 10 0 %敏感。结论 产ES BLs细菌多呈多重耐药。
陈炫范昕建吕晓菊俞汝佳高燕渝雷秉钧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耐药性多重耐药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完成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2 1例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9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5 2 3%和 89 4 7%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94 74 %和 87 5 0 % ,细菌清除率为 10 0 %和93 7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76 %、 0 ,不良反应轻微 ,无需处理 ,自行复常。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李大江吕晓菊冯萍王丽春杨尧俞汝佳高燕渝卢家秀
关键词: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有效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剂与环丙沙星片剂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吕晓菊张谊之李大江冯萍俞汝佳高燕渝卢家秀
关键词:药物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安全性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03年
李大江吕晓菊冯萍王丽春杨尧俞汝佳高燕渝卢家秀
关键词: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急性细菌性感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