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均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关节置换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置换术
  • 5篇软骨
  • 5篇软骨细胞
  • 5篇体外
  • 5篇骨细胞
  • 5篇成软骨
  • 5篇成软骨细胞
  • 4篇体外诱导
  • 4篇骨科
  • 4篇骨折
  • 3篇藻酸钙
  • 3篇术后
  • 3篇髋关节

机构

  • 19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金牛区...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9篇冯均伟
  • 10篇王跃
  • 6篇郝鹏
  • 4篇朱宗东
  • 4篇吕波
  • 3篇唐六一
  • 3篇朱建新
  • 1篇邓俊才
  • 1篇黄崇新
  • 1篇庞健
  • 1篇朱建辛
  • 1篇袁心伟
  • 1篇朱宗
  • 1篇李平
  • 1篇谭波
  • 1篇魏丹
  • 1篇王一天
  • 1篇冯雨
  • 1篇吴碧
  • 1篇梁伟民

传媒

  • 5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 1篇全国骨关节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预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对老龄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风险预测的实用性。方法对148髋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OSSUM和P-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例数,并与观测值比较。结果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23例,观测并发症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预测死亡84例,观测死亡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死亡11例,观测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OSSUM对死亡率的预测值偏高,对并发症的预测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P-POSSUM对术后死亡风险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但POSSUM和P-POSSUM部分评价内容,如年龄评分、骨科高危因素及定义术后并发症方面有待国内形成大数据后改良。
周雨贾仲钰王跃王跃冯均伟冯均伟邓俊才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人工关节节置换术在我国已趋于成熟,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药物使用等,严格血液管理,能减少输血率,实现患者快速康复。现就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冯雨冯均伟
关键词:血液管理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输血
“关节外瘤段切除”保肢技术治疗四肢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外瘤段切除”保肢技术对突破关节面,侵犯关节对侧骨组织的原发恶性肿瘤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关节外瘤段切除”技术对9例肿瘤范围突破关节面,侵犯关节对侧骨组织的原发恶性肿瘤...
郝鹏梁伟民廖峰冯均伟王跃
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3D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各种骨科手术个体化、精确化的有效手段。随着基于CT、MRI图像的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骨科手术向具有高度个性化、精确化和快速化发展。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还原重建骨骼模型、个体化手术导板、个体化替代物、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方面进行综述。
吴碧冯均伟
关键词:3D打印骨科个体化导板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复合藻酸钙成软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向软骨细胞诱导8d、11d、14d、17d、20d后,与藻酸钙凝胶复合体外培养,细胞在三维条件下增殖情况及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情况。方法...
冯均伟王跃吕波唐六一朱建新郝鹏朱宗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成软骨细胞藻酸钙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下肢不等长作为全髋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造成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下降并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同时在处理上有一定困难。充分的术前计划、精确的术前测量、术中准确手术操作是避免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无论影像学测量、模板测量、卷尺测量以及术中测量等评估方法,都存在相应优劣,特别影像学测量中摄片方式及参考点的选取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及术中下肢长度控制的方法进行综述。
王一天冯均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影像学测量
CFP应用中股骨颈的截骨点与术后颈偏心距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保留股骨颈(CFP-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型人工全髋关节,具有较好重建髋关节力学平衡、骨量保存等多方面的优点.CFP全髋置换手术操作中股骨颈截骨长短对颈干角、股骨偏心距(femoral...
冯均伟王跃朱建辛吕波黄崇新庞健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金属过敏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欧美一些国家研究显示,金属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对镍、钴和铬过敏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的患者出现明显金属过敏症状,在假体功能良好的患者中,通过检测发现20%~25%的患者存在金属过敏。国内骨科金属材料植入术后过敏病例少有报道,对金属假体过敏的检测,目前尚无一个可靠的方法,通常采用体表斑贴试验或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方法。关节置换术后金属过敏常导致皮疹、疼痛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在有金属过敏史的初次关节置换患者或翻修患者,避免使用含过敏金属成份的假体,对预防术后过敏的发生和延长假体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冯均伟王跃朱宗李平袁心伟
关键词:过敏人工关节置换斑贴试验
探讨功能锻炼的原则及重要性
目的:通过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肢体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促使患者早期生活自理,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冯均伟王跃
关键词:骨折功能锻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大鼠力学动态及BALP/CTX-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骨质疏松(OP)性椎体骨折大鼠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表达与力学动态的影响。方法把60只SD雌性大鼠均等划入至假手术组(sham组)、OP性椎体骨折大鼠组(OP组)、行BMSCs处理的OP性椎体骨折大鼠组(BMSCs组),对比3组动物骨动力学改变、骨定量振幅衰减(BUA)状况、骨密度(BMD),经由HE染色查看椎体骨组织形态学与参数;ELISA测定血清内CTX-1、BALP水平。结果力学对比表明,在L5椎体与右侧股骨力学改变方面,对比3组实验动物发现存在显著区别(P<0.05);在弹性模量、最大载荷上,OP组与sham组相比大幅下降(P<0.05);经过干预,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这2项指标上,与OP组相比,BMSCs组明显偏高(P<0.05)。相较于sham组,OP组动物的BUA与BMD值下调(P<0.05);经过干预,在BUA与BMD这2项指标上,与OP组相比,BMSCs组增高(P<0.05),与sham组相当(P>0.05)。在骨小梁数量上,与sham组相比,OP组明显偏少,同时分布失调缺乏规则性;在此项指标上,与OP组相比,BMSCs组偏多,同时分布较为规则。相较于sham组,OP组椎体骨组织学形态参数出现大幅改变,MTPT与TBV这2项参数皆大幅下降,MAR与TRS参数皆大幅上调(P<0.05);经过干预,BMSCs组椎体骨组织学形态参数与OP组相比为明显改善表现(P<0.05)。相较sham组,OP组血清内BALP含量大幅减少,CTX-1水平上调(P<0.05);经过干预,BMSCs组血清内BALP含量与OP组相比偏高,CTX-1含量与OP组相比大幅下降(P<0.05)。结论BMSCs对OP性椎体骨折大鼠力学改变具改善作用,可提升骨组织最大荷载与弹性模量,同时BMSCs可上调血清内BALP表达,使CTX-1表达下调,由此帮助OP性椎体骨折大鼠早日愈合。
程明程明吴杨玲贾龙苏悦冯均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碱性磷酸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