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晏斌

作品数:221 被引量:70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5篇语言文字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5篇汉语
  • 46篇现代汉语
  • 37篇华语
  • 33篇当代汉语
  • 33篇语言
  • 29篇文革
  • 24篇普通话
  • 24篇汉语史
  • 23篇词汇
  • 21篇语法
  • 21篇文革语言
  • 19篇国语
  • 18篇词语
  • 17篇修辞
  • 14篇动词
  • 14篇现代汉语史
  • 13篇全球华语
  • 13篇两岸
  • 11篇两岸四地
  • 10篇欧化

机构

  • 16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1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文学院
  • 1篇北京市广渠门...

作者

  • 216篇刁晏斌
  • 2篇尹立楠
  • 1篇李艳艳
  • 1篇盛继艳
  • 1篇邹贞
  • 1篇王珊珊
  • 1篇李欣

传媒

  • 14篇辽东学院学报...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 8篇励耘语言学刊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6篇汉语学习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华文教学与研...
  • 6篇平顶山学院学...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宁夏大学学报...
  • 5篇语言文字应用
  • 5篇通化师范学院...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语言教学与研...
  • 4篇辞书研究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南阳师范学院...
  • 4篇民俗典籍文字...
  • 3篇语文研究

年份

  • 15篇2023
  • 18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18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语融合研究回顾与前瞻
2023年
华语融合问题从提出到开始研究,距今已有30年时间,应该适时作一回顾和前瞻。华语融合研究经历了从“部分融合”到“整体融合”发展的两阶段。在具体事实的调查分析方面,经历了“三步走”的过程,即对普通话单向“引进”情况的有限调查和举例说明;进行内地与台湾地区、内地与香港地区之间“双向互动”的研究;以普通话向港台地区输出为内容的调查研究。在理论探讨方面,汤志祥、周清海、李宇明、刁晏斌等学者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华语融合研究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有二:一是以事实发掘为主的研究,包括共时、历时以及“难融合”“不融合”现象;二是以理论探索为主的研究,包括进一步探索“融合度”以及其他相关理论。未来研究还需要提高对华语融合现象的认识和站位,做到五个“均衡”,即差异与融合、“输入”与“输出”、词汇融合跟其他方面融合、双边与多边、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等研究的均衡。
刁晏斌
关键词:现代汉语普通话
百年现代汉语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023年
从“大汉语”的角度考察汉语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存在普通话、台港澳国语与海外华语三条发展线索,今后会在趋同与存异这两个趋势下进一步发展。趋同即为“融合”,结果是造成各地的差异成分不断减少、共同部分不断增加;存异则是各个变体在趋同发展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有个性,维护其作为“变体”的基本特征。新的百年现代汉语的研究首先应解决“做什么”与“怎样做”的问题,要在研究观念的更新发展与研究内容的拓展加深两方面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刁晏斌
关键词:现代汉语国语华语
论华语词汇运用中的“舍今取古”现象被引量:6
2021年
“舍今取古”是既具马来西亚华语个性又有“大华语”共性的一种词汇运用现象。文章首先对该现象的一般使用条件及其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比较说明,然后以近指代词与动词为例对其一般形式及用法等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溯源,重点讨论它的方言来源;最后通过该现象来观察、说明马来西亚华语的特点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大华语”内部一致性。
刁晏斌
关键词:华语词汇古语词
试论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功能被引量:10
2004年
形式动词是汉语动词中一个独特的封闭的小类,与其他各类动词有较大的不同。形式动词的功能及其一般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一般功能、替代功能、句法功能、关系功能、标记功能和语用功能。
刁晏斌
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式动词
语义功能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语义功能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史都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并且各自都有了相当的研究实绩,二者在研 究实践中的结合,将会对各自的研究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本文从可能性、必要性及意义 等方面对二者的结合进行了论述。
刁晏斌
关键词:语法研究语义特征语义功能语法现代汉语语法史
海峡两岸离合词使用情况对比考察被引量:3
2016年
离合词是汉语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词,在两岸的使用中有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大陆普通话离合词的数量以及可离析形式的种类远多于台湾"国语",使用频率也高出许多。两岸离合词使用中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趋向"类离合词以及当离合词与补语和与动态助词"过"共现时的用法差异。离合词的口语性比较强,与普通话通俗化、大众化整体精神和表达取向的切合度较高,而与台湾"国语"的"守旧"取向切合度较低,这是造成其两岸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刁晏斌
关键词:普通话离合词
关于文言史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2
2017年
在"新汉语史"的框架下,分析文言史上的问题可以看出,第一,文言史是复线而不是单线的。文言史包含两条线索:一是同质文言史,二是异质文言史。第二,文言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死亡",仍然存在,也从未离开。从另一个角度说,文言史并未终结,仍在持续;其三,异质文言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新汉语史的构建,可以为梳理现代汉语的来龙去脉提供另一种思路和角度,是建立异质文言史的一种努力和尝试。
刁晏斌
关键词:汉语史文言
略论共时语法研究中的历时观照被引量:3
2006年
目前,在语法研究中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现代汉语而言,历时有两个含义,即与共时相对的历时和共时中的历时,因而语法研究中的历时观照也就有了两个不同的视角。共时语法研究中的历时主要有探寻源头、解释原因、寻求证据、提供对照和作为研究内容本身这五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刁晏斌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共时
新型构式“被+X”后续发展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新型构式"被+X"在从产生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里,其结构及语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主要表现在从[+双音节]到[±双音节],从[+不及物动词]到[±不及物动词],从[-扩展]到[±扩展];后者主要表现在从[-真实、自愿]到[±真实、自愿],从[+负面]到[±负面],从[+述人]到[±述人]。"被+X"的后续发展变化可以作为剖析当代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一只"麻雀",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该现象的认识,同时也对当代汉语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刁晏斌黄雅擎
关键词:当代汉语语言发展
近10年新词语研究述评被引量:15
2003年
这里从4个方面对近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新词语的本体研究;新词语的多角度研究;新词语词典的编纂及其研究;几点看法,包括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当加强的方面。
刁晏斌盛继艳
关键词:新词语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