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倩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2篇干预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预后
  • 1篇社会功能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品管圈
  • 1篇综合干预
  • 1篇量表
  • 1篇教养方式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患者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精神科
  • 1篇患者预后
  • 1篇家庭

机构

  • 5篇河北省第六人...

作者

  • 5篇刘倩
  • 3篇李俊花
  • 3篇柏会娜
  • 3篇黄文跃
  • 2篇马宁
  • 1篇史彦彦
  • 1篇杨淑恩
  • 1篇白珍
  • 1篇吕华
  • 1篇高淑会
  • 1篇张勇
  • 1篇田梅
  • 1篇刘艳芳
  • 1篇章静
  • 1篇刘洁
  • 1篇宗艳红
  • 1篇张国强
  • 1篇张倩
  • 1篇梁丹

传媒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第三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品管圈在精神科封闭男病区健康教育中的探索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其目标是向病人及其家属传播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复发率和病残率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单位、家...
宗艳红刘倩刘洁吕华马宁章静刘云涛李玲梁丹马英峥
关键词:精神科健康教育品管圈
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末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年末干预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社会功能衰退。
李俊花黄文跃刘倩柏会娜
关键词:家庭干预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复发
护士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护士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随访组)和对照组(未随访组)。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按顺从服药及被动执行两级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情况。结果:出院6、12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能够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延缓其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活质量。
李俊花黄文跃柏会娜刘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焦虑症患者发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焦虑症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0例焦虑症患者和3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患者母亲在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与否认2个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焦虑症患者的发病有显著影响。
李俊花黄文跃刘倩柏会娜张倩马宁
关键词:焦虑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
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降低重性精神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近5年来在"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中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38例,给予综合干预,包括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工娱治疗等,出院后的社区管理、定期随访、个案管理等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进行病例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在686项目开展过程中,经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综合干预统计,发现肇事肇祸率明显下降,干预后较干预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干预3个月后比较,t=5.85,P<0.01;干预6个月后,t=4.02,P<0.01;干预12个月后,t=5.03,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性行为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精神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家属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识,对精神患者的精神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勇白珍张国强田梅杨淑恩史彦彦刘艳芳高淑会刘倩
关键词:综合干预精神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