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型心
  • 1篇胸痛
  • 1篇预处理
  • 1篇再狭窄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肿瘤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椎管内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流式细胞
  • 1篇流式细胞仪
  • 1篇免疫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刘剑
  • 4篇孟繁超
  • 3篇田野
  • 2篇迟永辉
  • 2篇赵铁强
  • 1篇黄永麟
  • 1篇李呼伦
  • 1篇毕亚艳
  • 1篇郭淑媛
  • 1篇吴晓羽
  • 1篇钟照华
  • 1篇刘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支架预处理后对再狭窄抑制的初步探讨
2002年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在放射性支架预防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76只家兔在腹主动脉中分别置入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 ,观察支架上新生内膜面积 ,用流式细胞仪对术前、术后即刻、2周及 1个月和 3个月时支架表面中性粒细胞活化标志CD1 1b进行检测。结果 ① 2周时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两组新生内膜面积无明显差异 (P >0 0 5)。1个月和 3个月时放射性支架新生内膜面积小于非放射性支架 (P 均 <0 0 1 )。②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即刻 ,CD1 1b在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③ 2周时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两组相比 ,CD1 1b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且比术前和术后即刻有明显升高 (P均 <0 0 1 )。④ 1个月时 ,CD1 1b放射组较非放射组仍有差异 (P <0 0 1 ) ,且仍高于术前和术后即刻 (P均 <0 0 1 )⑤ 3个月时 ,CD1 1b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且与术前和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结论 ①放射性支架可减少置入术后支架内新生内膜面积。②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置入后均能激活中性粒细胞 ,但放射性支架激活作用较非放射性弱。
迟永辉田野毕亚艳赵铁强刘剑孟繁超
关键词:放射性支架中性粒细胞CD11B再狭窄流式细胞仪
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杜兴氏肌营养不良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评价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对X -连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杜兴氏肌营养不良基因 (Dystrophin基因 )突变分析 ,并探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从 10位X -连锁扩张型心肌病家系成员及 10 0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扩增先证者Dystrophin基因 5’端的肌肉亚型启动子、外显子 1~ 5及各剪切点并测序。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分析所发现序列变化在家系中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序列分析检出一个位于第一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部的剪切点突变exon 1+1G >T。家系中基因型阳性的成员中 ,2位男性均患病 ,4位女性携带者中 1位患病 ,1位心脏彩超检查呈早期心肌病所见 ,基因型阴性成员均未患病。 10 0位正常人中无此突变。结论 Dystrophin基因剪切点突变exon 1+1G >T是导致X -连锁扩张型心肌病的致病性突变。对于X -连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女性亲属也应确定其携带者状态 ,并对确认的携带者进行随访观察。
刘剑田野孟繁超
关键词:基因突变
椎管内肿瘤致胸痛1例被引量:1
2002年
刘剑孟繁超迟永辉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胸痛
CVB1/3型二价VP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调控及其免疫原性
田野钟照华赵铁强吴晓羽李呼伦刘明刘剑郭淑媛施福东谷鸿喜孟繁超黄永麟
本研究首次克隆了中国分离株CVB1和CVB3的VP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MD18-T-CVB1VP1和pCR2.1-CVB3VP1,经测序发现它们的VP1基因与国际上标准毒株存在多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而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则...
关键词: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组真核表达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