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 作品数:56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崎病患儿ES和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与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相互关系,为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伤的机制寻找直接的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8例川崎病(KD)患儿、并随机选择同年龄段20例发热疾病患儿、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对比测量ES、MMP-9,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有冠脉损伤(CAL)组与无冠脉损伤(NCAL)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KD患儿组的ES、MMP-9急性期、亚急性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发热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S、MMP-9高峰期在急性期。CAL组急性期ES、MMP-9水平明显高于NCAL,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ES与MMP-9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3,P<0.01)。结论ES、MMP-9在川崎病患儿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ES、MMP-9具有预示KD患儿CAL潜在的可能性。
- 陈刚于明华曾华松张丽韦茹刘威陈兆鸿刘特长
- 关键词:川崎病E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婴儿期先心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外科治疗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中度低温 (鼻咽温度 2 4~ 2 6℃ )标准体外循环下心内矫治术及室温 (2 0℃ )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矫治术治疗婴儿期先心病 194例。结果 手术总治愈率 92 3 % (179/ 194) ,手术病死率 7 7% (15 / 194) ,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矫治手术病死率 7 1% (12 / 168) ,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矫治手术病死率 11 5 % (3 / 2 6) ;一期根治性手术 191例 ,姑息手术 3例。结论 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的危重先心病病死率高 ,应及早手术 ,手术效果良好 ,治愈率高 ,手术病死率低。
- 李维光刘威夏园生杨盛春梁建华
- 关键词:婴儿期先心病外科治疗
- 婴儿期体外循环术后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11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总结婴儿期体外循环术后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经验及教训,以减少心脏术后2次开胸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心内直视手术365例,其中行监护病房床边紧急再次开胸手术11例,发生率3.12%。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例,法洛四联症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3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1例,重度肺动脉狭窄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大动脉转位1例。体外循环时间53~2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0~130min。两次手术间隔3~60h,平均16h。结果再开胸的原因:活动性出血2例;广泛性渗血5例;心脏压塞2例;心包填塞1例;心肌收缩无力1例。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后,死亡1例,继发脑损害1例,败血症1例。结论采取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有效的止血及必要地扩大纵隔容积;术后引流管的负压吸引;术后早期充分镇静条件下的气道护理等措施,可减少2次开胸的发生率。遇到:①怀疑心脏填塞;②出血不止,引流量多;③心搏骤停等严重情况或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紧急开胸手术抢救,任何犹豫与延误,将失去对患者的抢救机会。虽然是紧急手术,仍必须注意无菌操作。
- 刘威扬盛春夏园生梁建华
- 关键词:婴儿体外循环术
- 小儿术后镇痛用药情况分析
-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可以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系统发生紊乱,免疫机能下降,造成术后恢复延迟。因此,术后有效的镇痛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麻醉的不...
- 周筠郭穗霞刘威
- 关键词:术后镇痛镇痛药物
- 文献传递
- 儿童法洛氏四联症并主动脉瓣返流手术根治一例
- 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TOF+AI)罕见。此病例手术用主动脉瓣置换加 TOF 根治,少见有报告, 笔者成功手术一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6岁,15公斤,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哭闹时有紫绀。近一年来,气促,紫绀...
- 夏园生刘威杨盛春梁建华
- 文献传递
- 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998年
- 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510120)刘威李维光高卫华梁建华关键词小儿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PS)又称支气管肺组织分离,是小儿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其特征为具有无功...
- 刘威李维光高卫华梁建华
- 关键词:肺隔离症影像学先天性儿童
- 61例小儿败血症抗菌药治疗用药分析
- 2004年
- 目的:了解我院小儿败血症的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小儿败血症的致病菌、药敏试验及抗菌药使用等临床资料。结果:61例均为单一菌种致病,包括葡萄球菌属23例,肺炎克雷伯菌18例,大肠埃希菌14例,绿脓杆菌6例。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其次为苯唑青霉素;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其次对头孢三代抗菌药及阿米卡星敏感。各类抗菌药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β鄄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全部二联用药,以β鄄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2种β鄄内酰胺类联合为主。结论:我院治疗小儿败血症的抗菌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周筠苗丽玲刘威
- 关键词:小儿败血症抗菌药用药分析
- 新生儿、小婴儿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小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总结2 0 0 1~ 2 0 0 3年在我院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患有重症先心病的新生儿和年龄 <6个月的小婴儿在围手术期所采用的处理办法并分析这些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术前心衰、难治肺炎患儿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支持等处理。术中加强麻醉管理、超滤等处理。术后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力其丁、肾上腺素、硝普钠、米力农等心血管药物和腹膜透析防治低心排 ;用肺动脉测压管监测肺动脉压 ,镇静、肌松、充分给氧、及时纠正酸中毒、肺血管扩张剂等措施防治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 ;手术死亡 7例 ,死亡率为 10 .94 % ;术后发生低心排 16例、肺动脉高压危象 6例 ,分别死亡 3例和 2例。结论 新生儿、小婴儿重症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有良好效果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手术成功致关重要 ;术后低心排、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
- 杨盛春李维光刘威夏圆生陶建平张国强
- 关键词:新生儿小婴儿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
- 儿童法洛四联症并主动脉瓣反流手术根治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儿男,6岁.15kg.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哭闹时有紫绀。近1年来,气促、紫绀加剧。体格检查:轻度紫绀及杵状指(趾),心前区轻度隆起,胸骨左源2~4肋间,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血氧饱和度86%,心胸比0.60。肺血变化不明显,靴形心。心电图提示双心室肥大。彩超报告: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瓣右冠脱垂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瓣下狭窄。
- 夏园生刘威杨盛春梁建华
-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法洛四联症手术根治儿童收缩期杂音心脏杂音
-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2
- 2003年
- 杨盛春李维光刘威夏圆生张国强陶建平
-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