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虎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心血管风险因素识别对预测术后并发症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31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探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与术后心肌梗死(MI)、静脉血栓栓塞(VTE)和再次手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OR=1.51,P<0.05)和高血压(OR=1.53,P<0.05)是术后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各危险因素增加,MI风险显著增加;所有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组合存在(OR=2.39,P<0.0001)时。1、2或3个的危险因素单独或组合时,VTE的风险并没有显著改变,而当4个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VTE风险显著增加(OR=3.35,P=0.05)。此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返修手术的发生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MI和VTE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各自组合的风险增加,而且需要进一步评价,以便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 徐饶荆鑫陆鸣李郁松刘山虎徐松吴志权刘杰
-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关节置换并发症
- 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48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5年。单节段21例,双节段22例,3节段3例。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5个月。植骨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按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6.9%。结论:对明确诊断存在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行髓核摘除、内固定加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傅晨张功林杨成勇潘晓瑾张明建刘山虎徐饶王汝渔荆鑫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脊柱融合术
-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1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08年
- 陆鸣刘山虎沈书明刘杰朱杉马明
- 关键词: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
- 带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17例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带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Smith-Petersen切口,骨折复位后以3枚加压螺钉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转位移植4例,缝匠肌骨瓣转位移植13例。结果:随访1.5~5年,优良率94%,1例股骨头坏死。结论: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固定带蒂骨瓣移植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 刘杰刘山虎朱杉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移植中空加压螺钉带蒂骨瓣
- 有限切开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3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行有限切开重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23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良率95.6%(22/23)。结论:有限切开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 刘杰刘山虎陆鸣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内固定重建钉
- 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早期疗效分析
- 2014年
- 颈椎病是常见疾病。20世纪60年代Fernstrom首先提出颈椎间盘置换术。随着人工颈椎间盘材料和手术器械的改进,临床上应用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主要有Bryan、Prestige、Pro Disc-C、Cervicore、PCM、Cervidisc和Mobidisc Cervical,其中以Bryan人工颈椎间盘应用最为广泛[1-4]。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Bryandisc)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8例,取得了良好的早期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时代顾德毅荆鑫陆鸣季峰徐松刘山虎
- 关键词: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