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源
- 作品数:76 被引量:4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7年
- 为观察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及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机制,将34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及川芎嗪治疗组(17例),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两组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均较各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但以川芎嗪治疗组降低最显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提示川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浆ET-1含量的作用,此可能是川芎嗪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陈永凤刘巨源赵秋霞
- 关键词:川芎嗪肺心病内皮素循环内皮细胞
- 维拉帕米对博莱霉素A_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钙拮抗剂维拉帕米 (verapamil)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4 8只 SD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 A5(5 mg· kg- 1 )制备肺损伤模型 ,次日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 ,d2开始 ,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实验组给予维拉帕米灌胃给药。测定分析各组给药后 d7、d14、d2 8肺组织羟脯氨酸 (HP)、脂质过氧化物 (L PO)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与空白对照组 (n=15 )比较。结果 实验组各期肺组织 L PO及 HP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结论 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刘巨源刘瑞丽海广范朱命炜
- 关键词:博莱霉素肺损伤维拉帕米钙拮抗剂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含量与PaO_2、PaCO_2及肺动脉压的关系被引量:4
- 1996年
-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其中8例肺心病患者行右心微导管检测肺动脉压。结果COPD患者和肺心病患者的血浆ET-1含量分别为5.24±0.50、5.80±0.66pg/ml,较健康对照组血浆ET-1含量(4.65±0.65pg/ml)明显升高(P值<0.01及0.001);血浆ET-1含量与PaO2呈显著性负相关(COPD组:r值=-0.583,P值<0.01;肺心病组:r值=-0.627,P值<0.001),与PaCO2呈显著性正相关(COPD组:r值=-0.514,P值<0.05;肺心病组:r值=0.593,P值<0.001);ET-1含量与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压均存在正相关(r值=0.727及0.681,P值均<0.05)。结论血浆ET-1参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刘巨源陈永风王素琴秦元旭
-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内皮素肺动脉压
- 一种防治有机磷农药所致血管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有机磷农药所致血管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和白藜芦醇组成,该复方可以预防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的人员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
- 李鹏尹雅玲李建兰詹合琴李生莹张小毅潘国聘刘巨源海广范
- 吡哌酸锌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吡哌酸锌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乙酸烧灼性胃溃疡和小鼠利血平性胃溃疡四种模型进行实验。每种模型实验动物均衡随机分为 5组 ,即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阴性对照组、西米替丁 (0 .5mg·kg- 1)阳性对照组、吡哌酸锌 (0 .0 2 5、0 .0 5、0 .1g·kg- 1) 3个剂量组 (小鼠剂量加倍 )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连续 5d ,观察药物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各组大鼠胃液量、总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壁粘液量。结果 :吡哌酸锌能明显抑制 4种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 ,并呈剂量依赖性。吡哌酸锌 0 .1g·kg- 1剂量组能降低胃液量 (P <0 .0 5 ) ,吡哌酸锌 0 .0 2 5、0 .0 5、0 .1g·kg- 13个剂量组均能减少总酸排出量 (P <0 .0 1) ;均能显著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P <0 .0 1) ,并显著增加胃壁粘液量 (P<0 .0 1)。结论 :吡哌酸锌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强胃粘膜保护因素、减少胃粘膜的损伤因素有关。
- 刘晓丽刘春霞刘巨源杨玉亭张小毅常吉梅
- 关键词:吡哌酸锌胃溃疡胃酸胃蛋白酶活性
- 川芎嗪对鼠肺纤维化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博莱霉素所致鼠肺纤维化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的影响 ,探讨川芎嗪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 32只SD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制备肺纤维化模型 ,随机分为 2组 :模型组 (n =16 )及川芎嗪组 (n =16 ) ,分析测定各组给药后d 14、d 2 8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 ,并与正常对照组 (n =8)比较。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0 .0 1) ,川芎嗪组各期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均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同时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防治鼠肺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有关。
- 刘巨源陈永凤
- 关键词:川芎嗪肺纤维化钙含量钙调素活性
- 川芎嗪对实验性肺纤维化肺泡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对其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已经证实,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具有良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1、2],Lig对肺纤维化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
- 刘巨源陈永凤刘瑞丽杨献军
- 关键词:川芎嗪肺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
- 文献传递
- 愈疡液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愈疡液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学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 ,模型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6只 ,分别予以愈疡液 (愈疡液组 )、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 )、生理盐水 (NS组 )治疗 ,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 10只。治疗两周后处死大鼠。做结肠粘膜病理学检查以及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测定。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愈疡液组治疗的模型动物病情明显改善 ,疗效优于SASP组 (P <0 .0 5 )。愈疡液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其它组 (P <0 .0 1) ;SASP组与NS组和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愈疡液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组 (P <0 .0 1) ;SASP组MDA含量明显低于NS组(P <0 .0 1)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愈疡液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
- 张小毅刘瑞丽韩效林刘巨源崔泰震韩清
- 关键词:愈疡液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
- 吡哌酸锌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吡哌酸锌对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胃壁粘液分泌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 0只 ,体重 2 2 2± 11g ,随机分成 5组。各组分别灌胃 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5 %西米替丁和 3个剂量组的吡哌酸锌 ,每天 1次 ,连续 6d后 ,结扎幽门 ,手术后 5h处死大鼠 ,取出胃液和胃 ,测定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和胃壁粘液的分泌。结果 吡哌酸锌能降低胃液量、减少胃总酸排出量 (P <0 .0 1)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也能显著增加胃壁粘液的分泌 (P <0 .0 0 1)。结论 吡哌酸锌能使胃粘膜损伤因素减弱 ,保护因素增强。
- 刘晓丽杨玉亭刘春霞刘巨源尹志奎
- 关键词:吡哌酸锌胃酸胃蛋白酶药理
- 3-氧-乙酰-11-脱氧甘草次酸铝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机制被引量:1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3-氧 -乙酰 - 11-脱氧甘草次酸铝 (aluminum 3-oxo -acetyl- 11-deoxogly cyrrhetinate,ADA)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hay结扎法、醋酸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 ,分别测定给药后胃粘液PGE2 含量及胃粘膜血流量 (GMBF)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A5 0mg·kg-1,10 0mg·kg-1与对照组相比 ,能显著增加胃内游离粘液和胃壁粘液量及胃壁内PGE2 含量(P <0 .0 1)。连续以ADA灌胃能显著增加胃粘膜血流量 (P <0 .0 1)。结论 ADA的抗溃疡作用与增加胃粘液量 ,促进PGE2
- 张玉林刘巨源杨锦南朱明刘春霞任京力
- 关键词:胃溃疡粘液前列腺素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