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华

作品数:58 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马尾松
  • 7篇内生细菌
  • 7篇雷公藤
  • 5篇种源
  • 5篇草珊瑚
  • 4篇氮素
  • 4篇植物
  • 4篇欧洲黑杨
  • 4篇聚类分析
  • 4篇黑杨
  • 4篇16S_RD...
  • 3篇选育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育种
  • 3篇正交
  • 3篇植物修复
  • 3篇扦插
  • 3篇无患子
  • 3篇林木

机构

  • 51篇三明学院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赤峰市林业科...
  • 2篇福建省林业厅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58篇刘希华
  • 36篇邢建宏
  • 23篇梁一池
  • 4篇林碧瑜
  • 3篇施季森
  • 3篇谢国阳
  • 3篇张君诚
  • 3篇苏晓华
  • 3篇张丽华
  • 3篇庞铄权
  • 3篇陈伟
  • 3篇文欣
  • 3篇冯永涛
  • 2篇黄秦军
  • 2篇李文文
  • 2篇陈存及
  • 2篇丁昌俊
  • 2篇张伟溪
  • 2篇赖文胜
  • 2篇曾淑兰

传媒

  • 15篇三明学院学报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福建热作科技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尾松优良家系及单株的选择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综合评价广东和广西地区的马尾松在福建三明的生长情况,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6年生的马尾松试验林进行了生长状况研究。从108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极高产家系和24个高产家系,运用快速聚类法并结合家系评价,筛选出极高产家系的优良单株95株,高产家系的优良单株为101株,这196株生长快速且干形优良。试验得出:广东和广西地区的马尾松在福建三明生长差异显著,从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为当地营建马尾松人工林提供优良的繁殖材料。
刘希华邢建宏戴伟宏梁一池
关键词:马尾松聚类分析
马尾松两广优良家系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调查马尾松中龄林的生长情况,对其群体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两广优良家系中龄林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各性状受中度、中低度遗传控制。主成分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为主要生长性状,它们的累积贡献率达89.54%。采用Structure Version 2.2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群体分成5大类,在第4组群中,广东的家系数量最多,且组群生长性状值最高;第2组群中广西的家系数量最多,而生长性状值仅次于第4组群。
刘希华邢建宏杨国梁一池
关键词:马尾松聚类分析
雷公藤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
2013年
研究炼苗时间、培养基质、栽培条件对雷公藤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3 d闭瓶炼苗+3 d开瓶炼苗处理雷公藤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63.3%。采用50 mg/L的ABT3号生根粉浸泡根部、在腐殖土与红土1︰1配比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9.6%。雷公藤试管苗驯化和移栽过程中,不宜进行根叶修剪,只需剪掉近地面几片较为枯萎的叶子以便于移栽操作,移栽苗在空气湿度高于60%的条件下室外种植即可,不必进行温室培养。
邹泽华冯永涛曾志伟刘希华邢建宏
关键词:雷公藤炼苗移栽基质
无患子优树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一株无患子优树嫩叶为外植体,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其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分化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6-BA对无患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显著,在添加1.0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21 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2.5%;愈伤组织在添加1.0 mg·L-16-BA、0.5 mg·L-12,4-D和1.0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经3次继代,可分化出体胚,分化率为33.4%;初分化体胚在MS+1.0 mgo L-1 6-BA+0.1 mg·L-1NAA+6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21 d后可转变为成熟体胚,成熟率45%;成熟体胚在添加1.0mg·L-16-BA和0.5 mg·L-1IBA的1/2 MS培养基上可萌发生根,培养30 d后生根率为68.2%。
邢建宏彭漳清刘希华刘健张丽华
关键词:无患子激素体胚诱导
欧洲黑杨苗期氮素营养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欧洲黑杨苗期氮素营养的遗传变异情况,阐明其遗传背景,以104份欧洲黑杨基因型为材料,结合通径分析和Structure2.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各性状遗传力均高于0.65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大于25.49%。通径分析显示,施氮区地径和不施氮区材积对氮反应指数为正向效应,其他性状则为负向效应。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出欧洲黑杨群体种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多元特性和异质性,将欧洲黑杨群体分为7类,其中第2和第3组群为主要组群,结合欧洲黑杨引种的地理来源和氮素利用效率类型,推断中欧和南欧是欧洲黑杨群体进化的起源中心。根据对欧洲黑杨遗传结构的分析,建议下一步开展欧洲黑杨氮素高效型亲本材料选择应以中欧和南欧为主。
刘希华林仙菊邢建宏苏晓华
关键词:欧洲黑杨通径分析
马尾松优良种质材料收集及定向选育研究
梁一池洪永辉黄楚光刘希华邢建宏吴端正阮少宁蔡邦平胡彦师胡集瑞陈亚斌陈惠敏邱进清赖文胜谢国阳郑天汉
收集全国各优良马尾松种质材料1058份,并建立优良种质资源库,开展马尾松良种高产及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对福建马尾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制浆造纸性能测定。在马尾松优良种源区优良的天然林分中选育出19个马尾松高产脂优良单株,产...
关键词:
关键词:马尾松种质材料定向选育
草珊瑚优良单株选育及道地性研究
邢建宏梁一池刘希华黄河宁庞铄权张运茂
该成果收集保存全国草珊瑚优良种质55份,借助ASE-LC-ESI-MS和HPLC等技术构建了全国46份草珊瑚种质异的指纹图谱,从化学成分方面揭示了草珊瑚药材的道地性,对16份草珊瑚种质进行了DNA分子标记研究,从DNA序...
关键词:
关键词:草珊瑚良种繁殖栽培技术
马尾松4CL基因同源序列克隆与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4CL基因的遗传进化及系统发育情况,根据NCBI上已登录的4CL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利用同源序列设计引物,以马尾松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核酸序列,与其他21种松属植物4CL基因进行SNP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474bp核酸序列,松属植物4CL基因共存在28个SNP位点,总核苷酸多样性θw=0.034 83、πT=0.036 21,具较高的多态性。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22个松属植物均集中在第一、二大类,马尾松、火炬松、班克松和小干松聚为第一大类中的第二亚类,亲缘关系较近。
刘希华张丽邢建宏梁一池
关键词:马尾松进化分析
药用植物雷公藤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R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 mmol·L-1 MgCl2,0.2 mmol·L-1 dNTPs,0.2μmol·L-1引物,50 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邢建宏庞铄权刘希华梁一池
关键词:雷公藤RAPDPCR反应体系
cDNA文库构建在林木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林木是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DNA文库构建研究已经应用于杨树、杉木、茶树和橡胶等多个树种的遗传育种学研究,获得了很多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的功能基因。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必将成为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发展的重要工具,推动后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随着cDNA文库构建在林木中的不断深入,必将有力的推动林木遗传育种学的发展。
刘希华邢建宏梁一池
关键词:CDNA文库林木EST高通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