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催化
  • 6篇催化剂
  • 3篇氮氧化物
  • 3篇金属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铈
  • 2篇碳烟
  • 2篇炭化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金属氧化物
  • 2篇空气污染
  • 2篇空气污染物
  • 2篇活性组分
  • 2篇间苯二酚
  • 2篇二酚
  • 2篇分解催化剂
  • 2篇干凝胶
  • 2篇高温
  • 2篇高温炭化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刘志
  • 6篇王晓东
  • 6篇张涛
  • 5篇徐长海
  • 4篇孙军
  • 4篇王学海
  • 2篇王爱琴
  • 2篇王晓东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炭载金属氧化物对NO的低温吸附研究
本文制备了多种炭载金属氧化物,在30℃下研究了NO在这些氧化物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金属氧化物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炭对NO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顺序为:In/AC,Cu/AC>Fe/AC,Ni/AC>Co/AC>...
刘志王学海王晓东张涛
关键词:金属催化剂活性炭载体
文献传递
SO2在Fe2O3-CeO2/γ-Al2O3上的催化还原
2004年
研究了γ-Al2O3上浸渍不同金属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的反应,结果发现,Fe2O3/γ-Al2O3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Fe2O3/γ-Al2O3基础上引入具有较高氧空位和氧流动性的CeO2,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主要是由于两活性物种Fe和Ce有着某种协同作用.不同方法制备的Fe2O3/γ-Al2O3的催化活性也不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可能是由于溶胶-凝胶法使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分布更均匀.
王学海刘志王晓东徐长海张涛
关键词:SO2CO
SO<,2>在Fe<,2>O<,3>-CeO<,2>/γ-Al<,2>O<,3>上的催化还原
本文研究了γ-Al<,2>O<,3>上浸渍不同金属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的反应,结果发现,Fe<,2>O<,3>/γ-Al<,2>O<,3>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Fe<,2>O<,3>/γ-Al<,2>O<,3>...
王学海刘志王晓东徐长海张涛
关键词:脱硫催化剂活性物种
文献传递
金属-炭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催化应用研究
有机溶胶-凝胶法制备炭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尝试在成胶过程中直接加入金属前驱体,通过缩聚、干燥、炭化过程制备出一系列的金属一炭干凝胶或气凝胶.并首次将金属.炭干凝胶用于NO催化还原和肼分解反应,考察了金...
刘志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负载型催化剂
文献传递
一种肼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肼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C为载体,Ir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以间苯二酚、甲醛和含铱酸为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得到有机干凝胶,再经高温炭化处理得到该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活...
刘志王爱琴张涛王晓东徐长海孙军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还原氮氧化物、消除碳烟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空气污染物NOx和碳烟颗粒的去除,具体地说是一种同时使氮氧化物还原和碳烟颗粒物消除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催化剂以铜为活性组分,铜担载在活性炭与氧化铈的混合物上,活性炭与氧化铈的质量比为0.1~1,混合物担载铜的重量...
刘志张涛王晓东徐长海孙军
文献传递
一种肼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肼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C为载体,Ir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以间苯二酚、甲醛和含铱酸为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得到有机干凝胶,再经高温炭化处理得到该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活...
刘志王爱琴张涛王晓东徐长海孙军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还原氮氧化物、消除碳烟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空气污染物NOx和碳烟颗粒的去除,具体地说是一种同时使氮氧化物还原和碳烟颗粒物消除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催化剂以铜为活性组分,铜担载在活性炭或碳烟颗粒与氧化铈的混合物上,活性炭或碳烟颗粒与氧化铈的质量比为0.1~1...
刘志张涛王晓东徐长海孙军
文献传递
炭载金属氧化物对NO的低温吸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制备了多种炭载金属氧化物,在30℃下研究了NO在这些氧化物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金属氧化物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炭对NO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顺序为:In/AC,Cu/AC>Fe/AC,Ni/AC>Co/AC>Mn/AC,AC;实验发现水蒸气对NO的吸附影响最大,有强烈的吸附抑制作用.
刘志王学海王晓东张涛
关键词:活性炭金属氧化物氮氧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