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3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观察2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病死率、良好/中残率分别为40.63%、31.25%,对照组分别为84.85%、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15.63%、31.25%、6.25%,对照组分别为87.88%、66.67%、78.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B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病死率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 关键词:开颅手术重型脑外伤脑疝
- 紧急钻颅减压加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陈劲松谢作常刘琦陶治鹤
- 关键词:颅骨切开术减压术外科
- 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及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显微手术组)29例和观察组(神经内镜手术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相对高于传统显微手术,其在保证病灶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应激相对更小。
- 胡伟李航谢卓常刘琦李雄飞毛进鹏陶治鹤
-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应激指标
-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研究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昏迷评分(GCS)与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1)GCS评分:研究组术前GCS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两组GCS评分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颅内压:研究组术前颅内压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预后情况:研究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分别为12、11、6、2和1例,对照组分别为4、10、6、7和5例,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25%(10/32)低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术后颅内压水平,减少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切口疝及其他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
- 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预后
-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59例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8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的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24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年龄≤70岁)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诊断资料、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血液浓度、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尤其对施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 02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数量居前3的分别为神经系统34例(57.6%)、内分泌系统15例(25.4%)、皮肤过敏反应6例(10.2%)、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大小便失禁,肝中毒)4例(6.8%)。采取剂量调整、换药、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儿童仅占3.4%;中老年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5.6%及39.0%。结论中老年人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神经系统病变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李雄飞陈劲松刘琦谢作常胡伟田少斌
-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
-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1—2014-10我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2组术后24h血肿清除率相比,观察组28例血肿清除率>95%,≤80%者仅1例,血肿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5例(14.3%)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3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1~2级、ADL3级、ADL4级的比例分别为77.1%、14.3%、8.6%,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早期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术后远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
-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4~2014年收治的69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肿瘤标本,以死亡作为随访终点,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生存期危险因素。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3.0~2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肿瘤未全切、染色体1p/19q未缺失、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未突变为生存期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及染色体1p/19q未缺失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并分为高、中、低危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5、6.5、9.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期为6.5、11.0、15.0个月;3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体生存期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50岁、肿瘤未全切、1p/19q未缺失和IDH1未突变,是影响原发性GBM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将GBM生存期危险因素量化后进行分组,可为GBM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 刘琦熊丽田少斌陈劲松
- 关键词:生存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5例中,恢复良好57例,中残20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45例;自动出院2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2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结论及时判断主要伤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强调重症监护及以神经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陈劲松田少斌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
- 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伴硬膜窦损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11例创伤性硬膜窦破裂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膜窦破口主要通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7例,直接缝合修补2例,直接缝合结合明胶海绵压迫1例,筋膜修补1例。1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3分1例,2分1例。结论创伤性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硬膜窦破口处理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周明安王勇陈劲松田少斌
-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
- 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特征与治疗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CT的普及和早期颅脑动态CT检查的逐渐开展,发现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快速自然消散的现象,如能早期识别,则患者将避免开颅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共发现48例72 h内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2例,女16例;年龄2~84岁,平均51.3岁。车祸伤26例,坠落伤16例,打击伤6例。入院GCS评分13~15分38例,9~12分10例。
- 陈劲松胡伟陶治鹤谢作常刘琦田少斌
-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