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卿
- 作品数:18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灌注治疗策略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策略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238例,根据目前PCI诊疗指南和患者的意愿,分为PCI组、单纯溶栓治疗组或药物治疗组,了解本地区STEMI的诊疗现状,比较不同再灌注策略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所有入选患者,随访6个月PCI组死亡9例(4.3%),单纯溶栓组死亡2例(14.3%),药物治疗组死亡2例(14.3%);在行溶栓治疗的35例患者中,溶栓+PCI组21例中死亡1例(4.8%),与单纯溶栓组14例中死亡2例(14.3%)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B时间中位数110 min。(2)BMS组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的发生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比0,P<0.05),但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6.9%,P>0.05)。(3)PCI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和药物治疗组(1.0%比0,P<0.05;1.0%比0,P<0.05);(4)PCI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和药物治疗组(1.0%比0,P<0.05;1.0%比0,P<0.05)。结论多数STEMI患者选择PCI;但D2B时间较长,D2B<90 min比例较低;与单纯溶栓和药物保守治疗相比,PCI更能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
- 董平栓李志娟段洪强杜来景王红雷王可闫鹏尚喜艳范喜梅刘瑞卿翟秋翎向宝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药物洗脱支架裸金属支架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简化太极操干预对其运动耐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简化太极操干预对其运动耐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CHD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不同方式的运动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指导,观察组采用简化太极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耐量[峰值代谢当量(METs)、6分钟步行试验(6 MWT)、10 m步行测试(10 MWT)]、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ETs、6 MWT、10 MW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D合并T2DM患者采用简化太极操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运动耐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崔茵茵刘瑞卿
- 关键词:冠心病运动耐量血糖
- 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寻求良好的吸氧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心血管疾病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8例患者实施常规湿化吸氧,观察组173例患者实施无湿化吸氧,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6、8、10、12、24、48 h通过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 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结果开始吸氧后2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h观察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48 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4.16%~63.69%,观察组为0.58%~1.73%,观察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始吸氧后24、48、72 h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较湿化吸氧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 李转珍刘瑞卿尤炎丽董璠郭莎莎李志娟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
- 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 2011年
- 主动脉夹层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本病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以致许多病人在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我院心内科收治100例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切口,治疗效果确切、
- 向宝霞刘瑞卿陈润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护理
- 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与远期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与远期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PCI术后3年以上的患者176例,采用中文版的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病情认知部分和冠状血运重建结局量表(CROQ)中CROQ-PTCA-Post部分进行疾病感知和远期生存质量调查。采用Pearson法分析疾病感知与远期生存质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176例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117.58±23.44)分,生存质量总分为(61.89±6.80)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中疾病(急慢性)、后果、疾病周期性及情绪陈述4个维度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5、-0.205、-0.217、-0.220;P〈0.05);个人控制性、治疗控制性及疾病-致性3个维度与生存质量总分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180、0.167、0.14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及有心肌梗死病史是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PCI术后患者仍存在不正确的疾病感知,其将影响患者远期的生存质量。护理工作者应尤其加强女性、年龄小、病程短、文化程度低及未发生心梗的PCI术后患者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
- 刘瑞卿董晓晶董佩霞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
-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心力衰竭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约有5%~10%的心力衰竭患者将进入晚期心力衰竭阶段,出现一系列顽固性症状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安宁疗护对缓解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身心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实际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较少。本文综述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的需求、实施模式、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开展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提供参考。
- 陈文博张奇钰牛少琼李雪阳刘瑞卿李转珍
- 关键词:晚期心力衰竭安宁疗护
- 院前成功抢救心搏骤停5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王志峰李小妹刘瑞卿
-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 带遮雨蓬的医用平车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临床工作中,辅助检查是诊治疾病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医护人员常用普通平车转运危重患者或行动不便,需要卧床的患者到功能检查科进行辅助检查,由于普通平车顶部无遮挡物,遇雨雪天气或烈日炎炎时,患者可能被雨雪淋或暴晒,导致患者不舒适而影响病情;若采用雨伞来遮挡雨雪,效果非常不好;直接在患者身上盖遮雨布,会盖住患者头部,使患者的呼吸,遮雨布固定不好会被风吹走,平车转运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不安全隐患,稍有不慎造成患者坠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者自行设计、
- 李转珍董璠刘瑞卿
- 剖腹洗胃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王志峰刘瑞卿
- 关键词:剖腹术洗胃
- 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疲劳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发生情况。对比心律失常疲劳患者与未发生疲劳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分]、焦虑情绪[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情绪[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疲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FSS评估显示,65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疲劳患者36例,占55.38%(36/65),未发生疲劳患者29例,占44.62%(29/65)。疲劳患者的年龄、PQSI、HAMA及HAMD评分均高于未发生疲劳患者(均P<0.05)。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年龄、抑郁情绪均为心律失常患者疲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疲劳发生率较高,年龄、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均为心律失常患者疲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年龄较高、睡眠质量不佳、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关注及干预,以避免发生疲劳,影响患者病情转归。
- 翟秋翎董佩霞郭莎莎刘瑞卿
- 关键词:心律失常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