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剑
-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弹性成像诊断腋窝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腋窝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85例165个淋巴结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时弹性成像评分采用5分法,所有淋巴结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转移性淋巴结弹性分值较高4~5分,占82.6%非转移性淋巴结弹性分值较低≤3分,占90.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为腋窝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信息,弹性分级对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有统计学意义。
- 丁高峰曹涌毛锋陈立斌卢剑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腋窝淋巴结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成像)诊断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162例患者187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实时弹性成像结果评分参照改良5分法,将弹性成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肿块55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1个;2分5个,3分8个,4分24个,5分17个。良性肿块132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68个;2分46个,3分9个,4分9个,5分0个,乳腺恶性肿块弹性评分与良性肿块弹性评分分布明显不同(P=0.000)。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诊断恶性肿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1%,86.4%,87.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许幼峰陈立斌毛峰曹涌卢剑丁高峰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估二维灰阶超声(2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癌患者47个恶性结节及45例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53个良性结节的二维超声诊断结果及超声造影结果,评估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结果恶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早期低增强7个,全程低增强36个,等增强3个,高增强1个;良性结节增强模式:早期低增强4个,全程低增强11个,等增强28个,高增强10个。2D-US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结果:恶性26个,性质待定20个,良性1个;良性结节诊断结果:恶性1个,性质待定8个,良性44个。超声造影以早期低增强及全程低增强诊断甲状腺癌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5%、71.7%、81.0%;2D-US诊断甲状腺癌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5.3%、83.0%、70%;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4%、90.1%、90.0%。结论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二维灰阶超声则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块的能力。
- 陈立斌张盛敏许幼峰曹涌毛峰卢剑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造影超声诊断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袖部分撕裂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玻璃酸钠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袖部分撕裂的效果,寻找防止肩袖损伤进一步恶化的早期干预手段。方法54例肩袖部分撕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超声引导下,观察组注射1次玻璃酸钠针+自体PRP,对照组仅注射1次自体PRP。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UCLA肩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超声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的UCLA肩关节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自体PRP+玻璃酸钠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减轻肩关节疼痛并改善肩关节功能,尤其适用于肩袖部分撕裂早期的患者。
- 贾学文卢剑胡寅峰王德鑫徐宝平宓云峰
-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玻璃酸钠超声引导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评估
-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检测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基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研制的超声弹性成像新技术——VTQ,对106名患者共116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弹性量化检测,所有患者均获手术病理证实,并通...
- 毛锋张盛敏陈立斌薛念余丁高峰卢剑
- 文献传递
-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病灶中的价值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98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分别使用及两者联合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9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50个、恶性病灶48个。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系统对恶性病灶诊断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2.0%、准确率为82.6%;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恶性病灶诊断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80.6%;两者联合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6.0%、准确率为88.8%。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ABVS、RTE单独检查(χ2=4.17,P=0.031;χ2=6.13,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独使用ABVS和RT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500)。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两种检查方式结合有利于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
- 张盛敏许幼峰朱雪丽卢剑
- 关键词:乳腺病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钙化分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钙化分型鉴别甲状腺钙化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按照甲状腺钙化大小、形态将钙化结节分成4型:1型,微小点状钙化;2型,斑点斑片状钙化;3型,条形或弧形钙化;4型,囊性结节伴钙化。统计癌性结节与非癌结节出现各类钙化的比例。结果:甲状腺癌结节126个,1型钙化43个(34.1%),2型钙化16个(12.7%),3型钙化6个(4.7%),4型钙化0个,无钙化癌结节61个(48.4%);甲状腺非癌结节540个,其中1型钙化48个(8.8%),2型钙化39个(7.2%),3型钙化44个(8.1%),4型钙化55个(10.1%),无钙化非癌结节354个(65.5%)。癌性结节总钙化发生率51.6%(65/126)大于非癌结节总钙化发生率34.4%(186/540)(P<0.05)。1型钙化诊断甲状腺癌敏感性为34.1%,特异性91.2%,阳性预测值47.2%(43/91),1型+2型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6.8%和84%,阳性预测值40.4%(59/146)。1型钙化按照超声二维切面最大钙化点数目分类:>2个钙化点时,1型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阳性预测值53.5%(30/56);>3个钙化点时阳性预测值80.1%(17/21)。结论:1型钙化诊断甲状腺癌性结节意义最大,且随着二维切面钙化点数目增加其阳性预测值增高,但仍要结合超声其他指标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准确性,3型4型钙化诊断良性结节价值大,其中4型钙化为良性结节的特征性表现。
- 曹涌陈立斌许幼峰毛峰丁高峰卢剑
- 关键词:甲状腺癌钙化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
- 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对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评估的临床价值
- 2022年
-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69例患者共85条下肢皮瓣穿支,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SMI、CEUS及超声造影模式下的超微血管成像(CEUS+SMI)检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4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术中定位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4种模式显示穿支血管能力(显示率和准确率)的差异。结果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74.11%、85.88%、88.23%、95.29%;以术中所核实的穿支显示和定位作为参考标准,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探查的准确率分别为60.00%、76.47%、78.82%、92.94%,CEUS+SMI与CDFI、SMI、CEUS比较均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χ^(2)=25.631、8.900、6.986,P<0.001、=0.003、=0.008)。同时CEUS+SMI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CDFI的检查时间[(26.5±8.4)min vs(43.4±11.1)min],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6,P=0.001)。结论CEUS+SMI定位下肢穿支血管的能力明显优于CDFI、SMI和CEUS,同时可大大缩短检查时间。
- 姜月茗茗魏鹏卢剑叶朝辉华祖广张盛敏
- 关键词:超声造影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