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晓霞

作品数:63 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污染
  • 17篇降解
  • 12篇有机化合物
  • 12篇化合物
  • 11篇多环芳烃
  • 10篇生物降解
  • 10篇土壤
  • 8篇地下水
  • 8篇微生物降解
  • 7篇生物富集
  • 7篇生物富集因子
  • 7篇片段常数法
  • 6篇新烟碱类
  • 6篇烟碱类
  • 6篇四溴联苯醚
  • 6篇微生物
  • 6篇污染物
  • 6篇分子
  • 5篇渗透性反应墙
  • 5篇污染地下水

机构

  • 6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国际经济...
  • 1篇太原市环境科...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中环循(北京...

作者

  • 63篇卢晓霞
  • 23篇陶澍
  • 14篇陈超琪
  • 13篇李秀利
  • 11篇胡海瑛
  • 10篇侯珍
  • 9篇吴蔚
  • 8篇张姝
  • 8篇张琪
  • 7篇杨君君
  • 6篇吴淑可
  • 5篇曹军
  • 5篇朴海善
  • 4篇马杰
  • 4篇廖晓勇
  • 4篇王丹
  • 3篇习晓环
  • 3篇叶生发
  • 3篇赵成
  • 3篇周萤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
  • 6篇生态毒理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与开发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六届海峡两...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去除多环芳烃和/或降解多环芳烃的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多环芳烃和/或降解多环芳烃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LU1,其保藏号为CGMCC No.358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剂,其活性成分为微杆菌(Microba...
卢晓霞吴淑可马杰李秀利陈超琪吴蔚廖晓勇
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发酵树皮为主要反应介质的渗透性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为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模拟生物墙运行数天后,墙内形成弱碱性(pH 7~8)、强还原(Eh<-100 mV)环境,有利于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并生成沉淀。在进水六价铬浓度为20 mg/L、水流速度为3.7 cm/d的运行条件下,3周期间生物墙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稳定在98%左右,生物墙内沿水流方向三价铬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6.6 mg/L),出水三价铬约为1.0 mg/L。吸附和微生物转化是生物墙对水中六价铬去除的主要反应。
杨君君卢晓霞张琪侯珍张姝
关键词:地下水六价铬三价铬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20年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类杀虫剂,它们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以往普遍认为其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暴露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非靶标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多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各类生物均具有急性致死毒性,但不同物种之间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半数致死剂量(LD50)差别较大,由低至高依次为昆虫(0.01~2.38 mg·L^-1,3.7~81 ng·bee^-1)、甲壳动物(0.59~37.75 mg·L^-1)、鱼类(1.2~241 mg·L^-1)、鸟类(15~>2000 mg·kg^-1)和哺乳动物(82~>5000 mg·kg^-1)。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亚致死毒性表现在降低繁殖力和生长速度、降低活动性、影响神经系统、扰乱代谢平衡、损伤DNA等。总体上看,吡虫啉的毒性最高,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的毒性较低。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毒性大小顺序随物种不同而不同。对于水生生物和非靶标昆虫,噻虫啉和噻虫胺的毒性较高,而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啶虫脒的毒性较高。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类杀虫剂的风险评估和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张琪赵成卢晓霞于波黄钰婷
关键词:新烟碱类杀虫剂非靶标生物毒性效应
北京产蔬菜水果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及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
张琪谭颖王丹周萤卢晓霞
关键词:蔬菜水果
2,2',4,4'-四溴联苯醚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多溴联苯醚(PBIDEs)作为一种溴代阻燃剂于过去几十年在电子电器、建材和纺织品等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因而造成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影响。PBDEs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归宿,是目前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微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PBD...
卢晓霞李晓豹袁辰怡张姝
关键词:四溴联苯醚PBDES微生物降解共代谢基质降解菌好氧微生物
2,2',4,4'-四溴联苯醚的好氧微生物降解被引量:5
2013年
从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能好氧降解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细菌,并对其降解特性及有关蛋白质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好氧条件下BDE-47的微生物降解机制.BDE-47降解菌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其16S rDNA与不动杆菌(Acintobacter sp.)的相似度最大,为90%.采用250 mL锥形瓶研究了所得菌对BDE-47的降解情况,在BDE-47初试浓度为146μg.L-1的条件下,经过63 d的培养,所得菌降解了45.44%的BDE-47,降解产物主要为4-OH-联苯醚,菌量增加了7倍左右.分别以BDE-47和酵母提取物为碳源培养所得菌2周,然后各自提取蛋白质,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及质谱检测,发现了与BDE-47降解有关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本研究表明,在好氧条件下,细菌可以BDE-47为碳源生长,其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的作用.
张姝Giulio Franco李晓豹卢晓霞侯珍杨君君
关键词:活性污泥好氧条件微生物降解蛋白质组分析
焦化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强化微生物修复研究被引量:34
2011年
从北京焦化厂采集了多个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样品,目的是从中分离出PAHs降解菌并确定其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行富集培养后,应用于焦化厂污染土壤的强化微生物修复.分别以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PAHs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降解菌进行分离并通过基因分析方法确定其种属,共获得7种PAHs降解菌,这些菌混合在一起,在适当的浓度条件下,可对16种2~6环的PAHs进行降解.在液体培养基中16种PAHs总浓度(ΣPAH16)为17μg/mL时,单一菌即可生长良好且具有降解活性,但当ΣPAH16为166μg/mL时,不论是单一菌还是混合菌(7种PAHs降解菌),其生长和活性均受到抑制.针对北京焦化厂污染土壤,设计了5组处理,即对照(C)、添加营养物(N)、添加营养物和降解菌(N+B)、添加营养物和表面活性剂(N+S)、以及添加营养物、降解菌和表面活性剂(N+B+S).经过5周的实验,与C组相比,N+B组16种PAHs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32%,N+B+S组16种PAHs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46%(其中10种4~6环PAHs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52%).添加PAHs降解菌和表面活性剂可明显增强土壤中PAHs的降解.本研究为北京焦化厂及其它焦化厂PAHs污染土壤的强化微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
卢晓霞李秀利马杰吴淑可陈超琪吴蔚
关键词:焦化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多环芳烃降解菌微生物降解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吡虫啉和啶虫脒是目前使用较广的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们在环境、食品和人体样品中的普遍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但目前关于其对人的神经毒性仍知之甚少。本文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为模型,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吡虫啉和啶虫脒暴露对细胞活力、细胞形态、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α7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这2种杀虫剂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依据。实验中,先将SK-N-SH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和啶虫脒24 h,通过测定细胞活力,确定2种杀虫剂的10%抑制浓度(IC_(10))值。在此基础上,设定3个梯度的低暴露浓度(0.01、0.1和1 mmol·L^(-1))和溶剂对照,研究吡虫啉和啶虫脒对SK-N-SH细胞其他指标的影响(暴露24 h后)。细胞活力、氧化损伤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细胞形态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nAChRsα7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啶虫脒的IC_(10)值分别约为1.5 mmol·L^(-1)和2.0 mmol·L^(-1)。1 mmol·L^(-1)吡虫啉对nAChRα7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提高,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并引起细胞显著的氧化应激(P<0.05)。0.1 mmol·L^(-1)吡虫啉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P<0.05)。1 mmol·L^(-1)啶虫脒对nAChRα7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提高(P<0.05)。为进一步揭示吡虫啉的影响,对0.1 mmol·L^(-1)吡虫啉暴露组和溶剂对照组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现吡虫啉暴露对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基因及其他一些重要通路相关基因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证明,吡虫啉和啶虫脒在非致死浓度条件下会对细胞产生一系列显著影响,吡虫啉的影响大于啶虫脒。
黄钰婷李敬尧张琪王丹周群芳卢晓霞
关键词:啶虫脒SK-N-SH细胞神经毒性
估算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被引量:7
2000年
根据 40个 PCB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 ( BCF)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估算模型 .模型可决系数 0 .91 1 ,平均误差 0 .1 95个对数单位 .通过比较发现 ,对于单一类别化合物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比片段常数模型更精确 ,对分子整体结构特征的描述效率更高 ,但片段常数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变量选择及模型调整灵活的优点 .
胡海瑛陶澍卢晓霞习晓环
关键词:生物富集因子多氯联苯分子连接性指数
香港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
2000年
采用厌氧序列分批滴定装置(ASBT)研究了香港青山湾避风塘和屯门河、城门河、林村河感潮河段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6和pH7的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铜在不同河流沉积物有机碳中的分配系数差别较大,吸附容量差别较小.H^+可以结合沉积物有机碳的重金属结合位点,导致吸附容量和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增大.
刘长发卢晓霞陶澍林健枝
关键词:有机碳沉积物河流水质监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