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淼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脊柱
  • 6篇手术
  • 6篇脊柱侧
  • 6篇脊柱侧凸
  • 6篇侧凸
  • 4篇手术治疗
  • 4篇特发性脊柱
  • 4篇特发性脊柱侧...
  • 4篇青少年特发性
  • 4篇青少年特发性...
  • 4篇颈椎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椎骨
  • 3篇脱位
  • 3篇内固定
  • 3篇颈椎骨
  • 3篇颈椎骨折
  • 3篇颈椎骨折脱位
  • 3篇骨折
  • 3篇骨折脱位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21...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陈庆贺
  • 14篇卢淼
  • 12篇高吉昌
  • 12篇王仑
  • 11篇张承敏
  • 8篇王正雷
  • 5篇屈金良
  • 4篇张文进
  • 3篇周跃
  • 2篇晁民
  • 2篇王建
  • 1篇李乃民
  • 1篇郭宁
  • 1篇苗立成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全军第四届关...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摄片方法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结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估术前站立位、支点弯曲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在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融合术效果的价值。[方法]对6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79个结构性侧凸摄术前站立位、支点弯曲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将其与术后的站立位X线片比较,测量全部Cobb’s角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评估其价值。[结果]结构性胸凸组与结构性腰凸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40°和21°,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41°和23°,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35°和19°,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36°和18°;重度组(≥60°)与中度组(〈60°)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52°和23°,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53°和24°,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7°和20°,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4°和19°;僵硬组与柔软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51°和22°,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52°和22°,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8°和18°,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5°和17°;前路手术组与后路手术组重力悬吊牵引位片Cobb’s角分别是47°和15°,仰卧侧屈位片Cobb’s角分别是49°和16°,支点弯曲位片Cobb’s角分别是43°和11,°术后站立位片Cobb’s角分别是42°和10°,以上角度均为平均值。平均随访时间是1.5年(11-37个月)。[结论]支点弯曲位X线片比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能更准确地预测术后矫正效果,并能为选择前路或后路术式,以及融合节段提供依据。
陈庆贺周跃高吉昌张承敏王建王仑卢淼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脊柱融合
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的研制和 生物力学测试(英文)
2008年
背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为钉棒锁定结构系统,妨碍了处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脊柱的纵向生长,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滑动的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以减少或避免对脊柱生长的影响。目的:对比观察自行研制的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与传统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脊椎的力学性能。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 2007-06-29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院完成。自行设计的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材质是钛合金,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生产,包括滑动椎弓根钉、矫形棒和横向连接装置三部分。新鲜猪脊椎标本 12 具,仔细剔除 T1~L5椎体所附肌肉,保留主要韧带及后关节突结构的完整性。方法:将标本随机分成滑动组和锁定组,每组 6 具标本。切除 Tl2椎骨的部分椎板、周围韧带及 T11~12、T12~Ll椎间双侧小关节造成脊柱失稳,再将滑动椎弓根钉系统和锁定椎弓根钉系统固定于各组的 T10,T12,L2 椎体上。将标本稳妥安装在夹具内,置于 INSTAON-4505 轴向压缩机上。将应变片连接于 YJ-31 静电电阻应变仪上,模拟人体脊柱载荷并加载于重心点,以便造成前屈、后伸、侧屈、轴向压缩等运动状态。载荷在 100,200,300,400,500 N 实施分级加载,在不同情况下测量 T12椎体的位移。主要观察指标:①在前屈、后伸、侧屈、轴向压缩情况下,主应变及位移变化。②脊柱固定强度和刚度。结果:滑动组和锁定组在屈伸、侧屈、轴向压缩情况下,其主应变、位移变化及固定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性意义 (P > 0.05)。结论: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可以获得与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相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滑动椎弓根钉系统将椎弓根钉与矫形棒之间的连接设计为滑动式,使之可随脊柱生长而延长,用于生长发育期脊柱�
陈庆贺周跃卢淼高吉昌王仑张文进
关键词:脊柱侧凸生物力学骨科植入体
应用侧块钢板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侧块钢板急诊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37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人,急诊行后方入路切开复位颈椎管减压和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采用 Magerl 法进钉,选用直径3.5mm 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随访1~3年,平均...
陈庆贺高吉昌张承敏王正雷王仑屈金良卢淼
关键词:侧块钢板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
文献传递
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附106例报告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疗效预测,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06例未做过治疗的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给予热塑矫形支具治疗。男21例,女 85例,年龄8~19岁,平均13.1岁。...
陈庆贺卢淼高吉昌张承敏王正雷王仑张文进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
文献传递
腰间盘镜治疗腰间盘突出36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德国鲁道夫腰间盘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64例。
晁民张承敏陈庆贺卢淼郭宁刘涛
关键词: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侧块钢板急诊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2007年
陈庆贺屈金良高吉昌张承敏王仑卢淼
关键词:侧块钢板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
颈椎损伤伴发椎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伴发椎动脉损伤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连续73例颈椎损伤病人采取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受伤机制,并进行颈椎平片、CT、MRI系统观察,其中证实有椎动脉损伤11例。 结果:11例...
陈庆贺高吉昌张承敏王正雷卢淼王仑
关键词:颈椎损伤椎动脉损伤
文献传递
不同摄片方法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融合术效果的比较(英文)
2007年
背景:站立侧屈、仰卧侧屈、侧方按压、俯卧推压和牵引下摄X射线片对预测哈氏法和卢氏法手术的矫正效果确实有效,但均不能更好地预测目前应用的三维椎弓根钉棒矫形系统的矫正效果。目的:评估术前支点弯曲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射线平片在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融合术效果的价值。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骨科(全军骨科中心)。对象:选择2003-01/2005-12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骨科就诊的6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18例,女45例,年龄10 ̄21岁。均经临床检查及X射线平片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40°;患者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术前对6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79个结构性侧凸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支点弯曲位片、重力悬吊牵引位片和仰卧侧屈位片,术后1周时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主要观察指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支点弯曲位Cobb角与术后实际Cobb角。结果: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前支点弯曲位Cobb角与术后站立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术前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Cobb角与术后站立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支点弯曲位X射线平片比重力悬吊牵引位和仰卧侧屈位X射线平片能更准确地预测术后矫正效果,而重力悬吊牵引位与仰卧侧屈位摄片的预测结果相似。
陈庆贺高吉昌张承敏王正雷王仑卢淼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柔韧性脊柱融合
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的研制和生物力学测试
2008年
目的对比观察自行研制的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与传统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力学性能指标。方法将椎弓根钉与矫形棒之间的连接设计为滑动式,使之可随脊柱生长而延长。采用12具新鲜猪脊柱标本,随机分成两组(滑动组和锁定组),应用实验力学分析手段进行测试。结果滑动组和锁定组在屈伸、侧屈、轴向压缩情况下,其主应变、位移变化及固定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可以获得与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相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陈庆贺周跃高吉昌卢淼王建王仑
关键词:脊柱侧凸生物力学
一次性全脊椎多平面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附780例报告
目的讨论一次性全脊椎多平面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结果。方法自1985年以来,采用一次性全脊椎多平面截骨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780例,其中男642例,女138 例,发病时间平均11.6年,年龄15-72岁。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陈庆贺高吉昌张承敏王正雷王仑张文进卢淼
关键词:脊柱后凸截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