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海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冠状
  • 5篇动脉
  • 5篇梗死
  • 5篇冠状动脉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室性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丹参多酚酸盐
  • 2篇心病
  • 2篇心律
  • 2篇胸痹
  • 2篇血管新生

机构

  • 17篇江苏省中医院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临朐县人民医...
  • 1篇南京市秦淮医...

作者

  • 21篇史海波
  • 10篇陈晓虎
  • 4篇梁允兰
  • 3篇陈建东
  • 3篇万进
  • 3篇李七一
  • 3篇王振兴
  • 2篇张丽婷
  • 2篇俞鹏
  • 1篇方祝元
  • 1篇刘春玲
  • 1篇刘晓航
  • 1篇姜星火
  • 1篇郝海平
  • 1篇马朝群
  • 1篇王广基
  • 1篇江磊磊
  • 1篇章亚成
  • 1篇杨志健
  • 1篇何云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Chines...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行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3
2006年
王振兴刘晓航史海波韩雅玲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RCA入院诊断经桡动脉
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左室扩大的慢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随访对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影响,对整体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方。分别观察: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6 min步行距离;血浆B型脑钠肽(BNP);随访观察期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结果益气养阴方辅助治疗左室扩大的慢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加重的再住院率,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在综合临床疗效上,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综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参考及进一步推广。
俞鹏文玥孙伟新史海波陈晓虎
关键词:益气养阴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致ST段抬高三例
2011年
报告我院3例无陈旧心肌梗死者平板运动试验后ST段抬高的病例,分析其运动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可能机制.例1 患者男,66岁,诉间歇性胸闷伴劳累后胸痛3个月,加重数天.胸痛有时向左肩放散,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无心肌梗死史.体检:身高180 cm,体重90kg,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65次/min.
万进李七一史海波刘春玲
生物膜对体外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陈晓虎陈建东史海波张丽婷
胸痹心痛中医治法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史海波
关键词:胸痹心痛
心肌桥致胸痹的证型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证候特点。方法分析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1070例患者中检出的174例(16.26%)有心肌桥患者的资料。结果174例心肌桥患者中孤立性心肌桥(无冠脉狭窄)者66例(37.93%),证型以气滞为主;伴有冠状动脉狭窄<50%者87例(50.00%),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伴有冠状动脉狭窄≥50%者21例(12.07%),证型以气虚血瘀为主。结论心肌桥患者的证型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的发展,逐渐演变,由气入血,由实至虚。
史海波王振兴陈晓虎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血管造影术胸痹辨证分型气血辨证
不同配伍生物膜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寻求最佳组合方式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如何使生长因子安全的在体内稳定持久的表达,并获得长期的促血管生成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药物缓释系统,即可控释的生物模拟系统。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的生物膜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寻找最佳的组合方式。设计、时间及地点:生物材料学体外观察,于2008-06/2009-05在江苏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交联剂将肝素、中药与Ⅰ型胶原发生共价结合,然后rhVEGF16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素发生生理性结合,将血管生成素1制成微球均匀植入生物膜内,即为实验所需生物膜。方法:将制备的生物膜置于正对观察窗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的血管最少处,然后贴在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上,封口膜封闭假气室,继续孵育。实验组在给予生物膜基础上,依次加入0,10,50,100n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从中筛选出最显著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组合作为生物膜1;再依次加入100μL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三七总甙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同法筛选出生物膜2;再依次加入10,50ng血管生成素Ⅰ,同法筛选出生物膜3作为实验最终结果。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未贴生物膜,仅加入PBS。加药7d后取绒毛尿囊膜,拍摄给药部位,采用Image Pro Plus 5.0.2进行数据收集。主要观察指标:不同配伍的生物膜对血管新生面积的影响。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物膜+0,10,50,100n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新生血管面积均明显增加,其中生物膜+100n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增加幅度最高(P<0.01),为此将其选为生物膜1。②与生物膜1组比较,生物膜1+三七总甙注射液组、生物膜1+川芎嗪注射液组无明显变化,生物膜1+丹参注射液组、生物膜1+黄芪注射液组新生血管面积分别增加25.48%,63.21%(P均<0.01),因此将生物膜1+黄芪注射液组作为�
陈建东史海波张丽婷陈晓虎
关键词:生物膜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
抗栓Ⅰ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抗栓Ⅰ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例。对照组 (阿斯匹林组 )用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阿斯匹林 ,治疗组 (抗栓I号组 )以常规治疗方法加用抗栓Ⅰ号 ,不用阿斯匹林 ,观察临床症状、P选择素 (P-selectin)、D二聚体 (D -D)的变化 ,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 临床有效率抗栓Ⅰ号组为 84%,阿斯匹林组 6 4%,P <0 .0 5。P选择素和D二聚体 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抗栓Ⅰ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抗血小板活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史海波陈晓虎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P选择素D二聚体抗血小板活化
平板运动试验致ST段抬高与继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关系探讨(附29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现象,比较ST段抬高和继发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的关系,找出预警指标。方法:对9 900例疑似冠心病者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阳性人数3 002例。同时检出ST段抬高者29例,并对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ST抬高程度、冠状动脉狭窄、T波顶峰后宽度(TaTe)、T波顶峰后宽度/QT间期(TaTe/QT)、QT离散度(QTd)、修正的QT离散度(QTcd)、室性期前收缩(RONT,室早)和症状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9 900例检查者中阳性率30.32%;ST段抬高发生率为0.29%。4例并发心肌梗死,5例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同时发现,ST段抬高程度、形态、冠状动脉狭窄、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TaTe、TaTe/QT、QTd、QTcd、RONT及症状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室性心动过速时TaTe/QT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心肌梗死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严重固定狭窄或/并痉挛,并与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有并行关系,尤其TaTe/QT比值,是最有预警可能发生室速的重要价值。
万进章亚成李七一王光耀史海波杨宗美唐蜀华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室性心律失常
运用“双心同治”理论治疗冠心病被引量:35
2018年
冠心病常并发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障碍,称之为"双心疾病",而精神心理问题的持续存在又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其病情,影响预后。基于中医对心的生理特点的认识及西医双心同治的思想,笔者探讨了冠心病"双心同病"的中医内涵,从"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病理互损、相互为病的角度进行阐述,并在气虚、血瘀的病机基础上,提出心神失调是冠心病的又一重要病机。因此在运用"双心同治"理论治疗冠心病时,当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兼顾,在调和血脉的基础上,将安神贯穿治疗始终。
杨璇妹陈晓虎史海波
关键词:冠心病安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