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鑫

作品数:14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群落
  • 5篇高寒草甸
  • 5篇草甸
  • 3篇气候
  • 3篇物候
  • 3篇草地
  • 2篇演替
  • 2篇植物物候
  • 2篇生产力
  • 2篇生物量
  • 2篇气候因子
  • 2篇群落演替
  • 2篇资源分配
  • 2篇熵值法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花期
  • 2篇草原
  • 2篇产力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青海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14篇叶鑫
  • 13篇周华坤
  • 11篇赵新全
  • 7篇温军
  • 5篇陈哲
  • 5篇姚步青
  • 4篇杨元武
  • 2篇刘国华
  • 2篇杨月娟
  • 2篇王文颖
  • 2篇马真
  • 2篇张春辉
  • 2篇张灏
  • 2篇徐维新
  • 1篇李宗善
  • 1篇石国玺
  • 1篇宫立
  • 1篇汪新川
  • 1篇乔安海
  • 1篇徐世晓

传媒

  • 3篇草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对养分添加的初期响应被引量:15
2017年
以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N、P、K及其不同养分组合的添加处理,研究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添加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中的优势种,除P、K单独添加外,其他养分及其组合添加使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减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大;N、P及其不同养分组合添加极显著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N、P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人为输入土壤养分将在短期内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产力。
杨元武周华坤李希来周旭辉高健军刘玉赵新全叶鑫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高寒草甸
川西卧龙岷江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氮素关系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7年
土壤碳氮沿海拔梯度变化及其耦合关系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分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及有机碳活性组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亚高山物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以卧龙邓生野牛沟岷江冷杉原始林2920—3700 m的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土层土壤碳氮及活性组分沿海拔的变化规律,总结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沿海拔主要规律,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碳氮关系的角度揭示其对土壤有机碳沿海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殖质层土壤有机碳(SOC)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与温度显著负相关,轻组有机碳(LFOC)及颗粒态有机碳(POC)随海拔上升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全氮(TN)随海拔变化不显著,但林线处LOFC、POC和TN均显著增加;0—10 cm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则表现为双峰特征,峰值分别在3089 m和3260 m处,与年均温度无显著关系。2)LFOC及POC在腐殖质层和0—10 cm土层中所占比例较大,是表征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变化规律的主要活性组分,腐殖质层LFOC/SOC和POC/SOC随海拔上升逐渐增高,0—10 cm层则逐渐降低,暗示腐殖质层有机碳稳定性沿海拔逐渐降低,0—10 cm有机碳稳定性逐渐升高。3)SOC与TN显著正相关,SOC是影响TN的主要因子,但腐殖质层TN与有机碳活性组分无显著相关关系。4)土壤C/N和微生物量C/N在3177 m大于25:1,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
宫立刘国华李宗善叶鑫王浩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腐殖质海拔
果洛州玛沁县草原毛虫虫害发生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7
2012年
利用玛沁县历年草原虫口密度调查资料,研究了气候因子尤其是温度与降水对草原毛虫(Gynaephoraalpherakii)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洛州玛沁县草原毛虫的灾害严重,危害面积达14.67×104 hm2,1993年最高虫口密度达500头.m-2,2003年也较为严重;1971-2007年的37年间玛沁县的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虫口密度与年平均温度、虫口密度与年降水量、虫口密度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之间均无显著关系(P>0.05)。虫口密度与前一年9月的降水量关系显著(P<0.05),与前一年9月平均温度、降水量二者关系显著,虫害的发生与前一年9月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温度与降水适宜会使草原毛虫大量发生,导致严重虫害。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分析认为的"温度是草原毛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这一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玛沁县近年来温度升高与降水减少,使得温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草原毛虫进行羽化、交配、产卵、孵化所需求的9月降水量成为影响虫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周华坤王晓辉温军朱锦福叶鑫王文颖陈哲
关键词:草原毛虫温度降水量虫害
高寒矮生嵩草草甸主要植物物候特征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被引量:30
2014年
植物物候特征对环境条件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因此研究植物物候特征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对理解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植物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以及应对全球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2009–2011年高寒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养分水分控制实验的植物物候观测数据资料,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物候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了高寒矮生嵩草草甸主要植物物候特征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养分添加处理之间植物返青期和枯黄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养分添加中氮磷处理对主要物种作用较明显,使莎草科、禾本科、杂类草主要代表植物的返青期和枯黄期推迟。(2)增雪处理效应明显,主要优势物种无论是何种养分添加,在增雪处理后均表现出花期物候提前的趋势(p<0.01),同时增雪处理使杂类草植物返青期显著提前(p<0.05)。增水处理对植物的作用效果并不一致,其中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双柱头藨草(Scirpus distigmaticus)的枯黄期显著推迟(p<0.05),而杂类草枯黄期提前。(3)养分添加后,不同物种的物候特征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例如雪白委陵菜(Potentilla nivea)枯黄期显著推迟(p<0.05),而双柱头藨草的枯黄期显著提前(p<0.05),但物种对养分添加响应的差异以植物类群为单位,禾本科植物表现为返青期推迟,而莎草科植物表现为返青期提前。(4)矮生嵩草草甸主要植物营养生长期与果后营养期持续天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植物物候特征经聚类分析可以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经氮磷钾、钾和氮钾三个养分添加处理后植物物候特征变化较大。研究表明,高寒矮生嵩草草甸植物物候特征在物种水平响应和水分添加后的响应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对养分添加的响应不显著。
叶鑫周华坤刘国华姚步青赵新全
关键词:返青期水分养分物候
青海牧区近15年主要植物物候及生产力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研究典型区域植物物候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这对于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结构功能的响应、碳收支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青海省6个牧业气象站的牧草观测资料和...
叶鑫周华坤徐维新赵新全温军陈哲
关键词:物候期牧草产量气候因子生产力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述评被引量:22
2011年
阐述了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包括结构功能指标体系法、综合指标体系及10多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同时对于指标的筛选、权重的确定、标准的划分等难重点问题给出了建议。提出了用多种方法来评价同一研究对象来进行比较和矫正的观点,并强调形成集自然、经济、社会、人类健康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的新型研究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叶鑫周华坤赵新全温军陈哲段吉闯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氮、磷、钾添加的短期响应被引量:13
2014年
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矮嵩草草甸水肥样地进行了氮、磷、钾及其组合的施肥处理,研究了施肥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使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减少,不同施肥处理下物种丰富度大小分别为:对照>钾>磷>氮>氮磷>磷钾>氮钾>氮磷钾。(2)在氮磷配合施肥处理下,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而其它施肥处理对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不显著。(3)在同一施肥处理下,禾草类和莎草类的重要值明显高于豆科和杂类草功能群,不同施肥处理使禾草、莎草、豆科植物的重要值增加,而杂类草重要值减少。(4)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除钾外)处理可不同程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的高度。(5)除钾、磷钾养分添加对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养分及其组合添加都极显著增加了群落地上生物量,且大小顺序依次为氮磷>氮磷钾>磷>氮钾>氮>磷钾>钾>对照。(6)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后,矮嵩草草甸各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变化明显,禾草和莎草的比例均增加,杂类草的比例减少,而豆科植物无规律性。(7)熵值法综合评价短期施肥处理对矮嵩草草甸群落的影响表明,氮磷、氮磷钾配合施肥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最佳施肥选择。
杨月娟周华坤叶鑫姚步青王文颖赵新全张灏
关键词: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熵值法
高寒草甸退化对甘肃马先蒿生长状况与花期资源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作为高寒草甸退化进程中的一种入侵毒杂草,其生长状况和繁殖特征为草地退化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寒草甸演替进程的重要指示植物。通过比较重度退化和未退化高寒草甸的群落特征,甘肃马先蒿的生长状况与花期资源分配,结果表明:退化的高寒草甸土壤-植被系统变化明显,高寒草甸退化显著影响了甘肃马先蒿的生长状况和资源分配特征。在重度退化的黑土滩样地中,甘肃马先蒿个体形态特征如株高、根长、分叉数、叶片数、花数、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未退化高寒矮嵩草草甸样地;重度退化草甸中甘肃马先蒿花期各器官的资源投资状况,如根系投资、茎叶投资、繁殖投资分别为7.46%、48.76%、43.78%,未退化样地中甘肃马先蒿的根系投资、茎叶投资、繁殖投资分别为10.12%、54.34%、35.54%。在重度退化高寒草甸中甘肃马先蒿占据较大的生态位,长势良好,且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繁殖投入。而未退化草甸中甘肃马先蒿优势度不大,更多的是将资源分配到根系和茎叶等营养器官,以期获得较多的水分、无机盐、光照等资源,增强个体竞争力。甘肃马先蒿在不同生境下资源分配的显著差异实质反映了草地退化的影响,亦是植物对外部环境改变的一种适应机制,同时也是植物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陈哲周华坤赵新全温军叶鑫杨元武
关键词:高寒草甸群落演替资源分配繁殖策略
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甘肃马先蒿生物量分配被引量:11
2011年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典型杂草甘肃马先蒿为研究对象,以建植前为对照,比较建植期为5年、10年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中马先蒿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结果表明:(1)甘肃马先蒿在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个体形态特征如株高、花柱高、花数目存在显著差异,而根系长、分枝数、叶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阶段各器官生物量发生改变,根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变化差异显著,而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综合建植前与建植后5、10年这3个时期样地中甘肃马先蒿在形态特征与资源投资状况的变化特征发现: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花数都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根系生物量、株高逐渐增大,而花序长度则持续下降;资源相对投资比例也随建植期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对投资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繁殖投资则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3)以总生物量为个体大小参数,在同一时期内甘肃马先蒿各器官的绝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大小依赖性,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花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但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各器官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响应程度不同,其中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的大小依赖程度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花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却随建植期的延长而减弱.
陈哲周华坤赵新全温军叶鑫于龙
关键词:人工草地资源分配群落演替
不同氮磷组合对短穗兔儿草克隆繁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观测了不同氮磷肥料组合对其生长和克隆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穗兔耳草的匍匐茎数、茎生叶数、匍匐茎长、分株叶片数、分株根长、分株高在不同氮磷肥料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处理的基株叶片数、匍匐茎数、茎生叶数及分株根长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25片、7.23条、11.25片及4.32 cm;而对匍匐茎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土壤氮磷肥力条件的差异对短穗兔儿草的克隆繁殖特性存在一定的可塑性。
杨帆周华坤叶鑫杨元武赵新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