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瑜

作品数:1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耳
  • 6篇胆脂瘤
  • 6篇脂瘤
  • 6篇中耳炎
  • 6篇耳炎
  • 5篇耳胆脂瘤
  • 4篇咽鼓管
  • 4篇咽鼓管功能
  • 4篇扩张术
  • 3篇术后
  • 3篇特纳综合征
  • 3篇球囊
  • 3篇球囊扩张
  • 3篇球囊扩张术
  • 3篇综合征
  • 2篇咽鼓管功能障...
  • 2篇中耳胆脂瘤
  • 2篇受体
  • 2篇术后疗效
  • 2篇听力损失

机构

  • 19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司瑜
  • 16篇张志钢
  • 3篇李湘辉
  • 3篇梁茂金
  • 3篇刘漪
  • 3篇徐果
  • 3篇蒋怀礼
  • 2篇梁立阳
  • 2篇黄秋红
  • 2篇陈愈彬
  • 1篇冯炼强
  • 1篇黄春宇
  • 1篇张雪媛
  • 1篇黄曦
  • 1篇郑亿庆
  • 1篇何军芳
  • 1篇区永康
  • 1篇吴子明
  • 1篇陈秋坚
  • 1篇张丽娜

传媒

  • 7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2014第四...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在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识别致病原和启动宿主防御反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中耳黏膜是抵抗致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识别并清除致病原的能力对于维持正常中耳功能至关重要,TLR介导的中耳局部免疫广泛参与中耳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着重对TLR及其信号通路、TLR在中耳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中耳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司瑜张志钢
关键词:TOLL样受体中耳炎发病病理生理过程致病原组成成分
圆窗龛在内耳给药方面的临床意义及其解剖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圆窗龛是中耳鼓岬上圆窗凹及周围骨壁组成的龛状结构;由前壁、后壁、上壁围成,龛底为圆窗膜,连通中耳及内耳,具有渗透性,在内耳给药治疗内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圆窗龛-圆窗膜途径的内耳给药方式能够明显提高内耳的药物浓度而降低全身利用度,但是目前尚缺乏临床指导标准,个体治疗间药物剂量及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圆窗龛的解剖学差异被认为是主要因素。而圆窗龛在此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解剖资料。本文对圆窗龛在经圆窗龛-圆窗膜途径的内耳给药方面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解剖进行综述。
何武辉司瑜张志钢
关键词:圆窗内耳
外伤性气迷路引起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气迷路(pneumolabyrinth)比较罕见,是指气泡进入迷路,常继发于外淋巴漏(PerilymphaticFistula,PLF)。主要病因包括:1)外伤性:是由于气压创伤,颞骨骨折,镫骨骨折或脱位;2)医源性:包括听骨链重建术,镫骨手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1];3)先天性内耳畸形、继发于中耳炎、中耳肿瘤等中耳疾病所致的半规管瘘也是导致气迷路的原因。气迷路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或波动性的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及发作性眩晕,听力损失呈多样性的,听觉功能可能正常或显著受损,听力损失可以从高频到低频,并与梅尼埃病或内耳水肿所致听力下降相似[2]。伴随耳鸣及耳闷塞感没有特异性。眩晕可从不稳感到天旋地转,通常是体位变换诱发;伴或不伴自发性眼震,多数为水平性,快相朝向患侧,随着颞骨高分辨CT广泛应用,气迷路的诊断率逐渐增加[3]。现报道1例因中耳创伤致气迷路,表现为水平半规管样的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PV)及混合性耳聋。
陈胜炬司瑜梁茂金唐小武李湘辉张志钢
关键词:眼震听觉丧失前庭
3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不同体位诱发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的稳定记录方法.方法对3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分别采用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不同体位,进行气导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VEMP检测,记录和对比两种体位下的引出率和参数特征.结果两种体位c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P13、N23波的潜伏期及P1-N1的波间期,耳间振幅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均在100 dB声刺激下,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的P1和N1波潜伏期及P1-N1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体位下,100 dB nHL声刺激所引起的P13-N23波振幅比均显著高于90 dB nHL,同耳P1-N1波振幅比在仰卧抬头位高于坐位转颈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位下P1-1的耳间差比无明显差异,P1-N1振幅不对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坐位转颈位的振幅不对称率显著高于仰卧抬头位.结论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均是cVEMP测试适合的检测体位,仰卧抬头位可获得更高振幅,易于分辨.
李湘辉区永康郑亿庆司瑜张雪媛李佳鸿刘博吴子明
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体位
特纳综合征相关耳部疾患的分布特征及管理策略
2022年
目的分析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患者耳部疾患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TS患者的耳健康提供管理策略。方法本研究是以调查问卷为基础的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TS患者(共纳入71例,TS诊断时年龄3~11岁,耳鼻喉科就诊时年龄4~27岁),问卷调查患者不同年龄段耳部疾患的发生情况。横断面研究内容包括耳部形态学及听功能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引起耳部疾患及听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采用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发现急性中耳炎在3~6岁及7~12岁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2岁以上患者,分别为33.8%(24/71)、42.9%(30/70)及23.5%(8/34);复发性急性中耳炎在3~6岁患者中的发病比例高达21.1%(15/71),其中约46.6%(7/15)患者会持续到6岁以后。分泌性中耳炎在3~6岁、7~12岁及12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发生率分别为32.4%(23/71)、34.3%(24/70)及38.2%(13/34),鼓膜穿刺治疗的复发率分别为100%(7/7)、42.9%(3/7)及50.0%(1/2),显著高于鼓膜置管治疗。3~6岁及7~12岁两个年龄段,X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急性中耳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低于其他核型患者;大于12岁的患者,急性中耳炎的患病率在各种核型中的差异不明显,分泌性中耳炎在含Y染色体核型中患病率最高。此外,伴随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的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横断面研究发现本组TS患者中低位耳的发生比例为7.0%(5/71),外耳道狭窄4.2%(3/71),鼓膜形态异常38.0%(27/71),听力异常35.2%(25/71),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17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6例,混合性听力损失2例;其余46例患者听力正常,但其中6例耳声发射异常。咽鼓管功能评估发现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比例为38%(27/71)。听力下降及咽鼓管功能异常与核型无明显相关性(χ^(2)值分别为2.83和2.84,P值分别为0.418和0.417),但与是否伴随其�
司瑜熊莹张丽娜张丽娜李湘辉李湘辉梁立阳张志钢
关键词:特纳综合征中耳炎听力
特纳综合征与耳部疾患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TS)是X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导致的性染色体疾病。其核型可分为:单一型、嵌合型、X染色体结构异常、含Y染色体核型。身材矮小和第二性征发育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近期研究发现,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听力损失等耳部疾患也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且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不同核型之间耳部疾患发病率也存在差异。故将耳部疾患与TS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对TS的早期诊断及对其并发症的早期干预。
熊莹司瑜张志钢
关键词:TS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听力损失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改善咽鼓管功能对中耳胆脂瘤术后疗效的初步研究
付玉司瑜陈锡铭何武辉张志钢
角蛋白在中耳胆脂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角蛋白(keratin)是上皮细胞中间丝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上皮细胞完整性以及维护其正常功能的作用。角蛋白的不同表达可导致上皮不同的增殖及分化状态,故可作为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改变的标记。中耳胆脂瘤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角质化鳞状上皮过度增殖、角蛋白碎片堆积,具有过度增殖和侵袭破骨的特征。本文回顾近年来中耳胆脂瘤与角蛋白相关的研究进展,从"增殖"和"破骨"两方面来阐释角蛋白在中耳胆脂瘤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同时探讨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冯奕思司瑜张志钢
关键词:细胞增殖骨质吸收
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耳漏的特纳综合征1例
2022年
报告1例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伴脑膜脑膨出及脑脊液耳漏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女,17岁,10岁时确诊为特纳综合征,使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治疗的第4年开始反复出现右耳听力下降,考虑为"分泌性中耳炎",多次鼓膜穿刺抽液治疗,抽液后听力可恢复正常。于我院行右耳鼓膜切开,见较多清亮液体流出,生化检查提示为脑脊液。颞骨CT见鼓室天盖骨质缺损,软组织膨出。遂行乳突切开、脑膜脑组织回纳及漏口修复术。术后听力恢复正常,无脑脊液耳漏发生。该病例提示儿科和耳鼻咽喉科医生应协作进行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尤其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耳健康监测纳入常规诊疗中。
司瑜邓荆蔓梁立阳梁立阳
关键词:脑脊液耳漏特纳综合征耳鼻咽喉科脑膜脑膨出鼓膜切开术后听力
前庭窗下缘与耳蜗底转骨内膜毗邻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前庭窗下缘与耳蜗底转骨内膜间毗邻关系的解剖测量,探索困难镫骨手术中前庭窗下方鼓岬磨钻、开窗的安全范围。方法14个成人颞骨标本,采用组织学切片的方法,在前庭窗下缘前、中、后的三个垂直切面上对前庭窗下缘与耳蜗底转骨内膜不同部位间的距离、骨内膜高度及对应的鼓岬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前庭窗后端下方鼓岬最厚,平均约1.1mm,该处耳蜗骨内膜最深在,平均高度仅约0.2mm,但该处前庭窗下缘距离下方耳蜗骨内膜仅0.3mm。结论磨除鼓岬部分骨质的相对安全部位是前庭窗后端下方,磨钻方向须保持向外下。
陈愈彬刘漪司瑜张志钢
关键词:耳蜗解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