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婷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阻率
  • 3篇液态
  • 2篇液态结构
  • 2篇凝固
  • 2篇凝固组织
  • 2篇过冷
  • 1篇电子输运
  • 1篇多尺度
  • 1篇遥感
  • 1篇液态金属
  • 1篇射线衍射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史料
  • 1篇史料价值
  • 1篇输运
  • 1篇热物理
  • 1篇热物理性质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冷却过程
  • 1篇海洋观测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吕婷
  • 3篇田学雷
  • 3篇贾燕
  • 2篇郭风祥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海洋信息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b基合金液态结构和电阻率以及凝固组织的研究
以X射线衍射和电阻率等熔体物理性能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对Ni2Sb98合金和Ag-Sb系列合金的液态结构和凝固组织进行了研究,探索所研究合金熔体结构在冷却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对固态组织形...
吕婷
关键词:液态结构X射线衍射电阻率凝固组织
文献传递
液态铅的电阻率计算
2011年
根据费米面实验数据修正Behari关于液态铅的模型赝势,构建新的模型赝势,结合实验结构因子及硬球结构因子,计算不同温度下液态铅的电阻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符合,并对计算过程中的误差及模型赝势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郭风祥吕婷贾燕田学雷
关键词:电子输运
海洋锋面识别算法及其生态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5年
海洋锋面及其生态效应一直以来都是海洋学研究的热点,而对海洋锋面的准确识别是开展锋面生态效应研究的必要前提。近年来,传统海洋锋面识别算法已经得到显著的改进,为推动海洋锋面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详细梳理了目前几种主流的海洋锋面识别算法及其计算原理,对海洋锋面识别算法在海洋生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海洋锋面识别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
于海庆邢勤旺吕婷晁国芳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卫星遥感海洋观测
论汉碑的史料价值
从宋代到现代,关于汉碑的研究成果甚为丰富,但这些成果多侧重于文字内容考释、书法、形制等方面的研究。对汉碑史料价值的研究历来是汉碑研究比较薄弱的部分,历代汉碑研究专著中,以洪适的《隶释》对汉碑史料价值研究涉及较多,其次则是...
吕婷
关键词:汉碑史料价值汉代社会汉代文化
文献传递
过冷液态金属的研究进展
2011年
过冷是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由于过冷对凝固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液态-过冷液态-固态的结构、性能及其演变,对于控制液态金属的结构及其凝固过程,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实现过冷的方法以及过冷液态金属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通过测量电阻率研究过冷液态结构变化的新方法,并对深过冷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贾燕田学雷郭风祥吕婷
关键词:过冷凝固组织液态结构热物理性质电阻率
Sb及Sb-Bi合金在冷却过程中电阻率与结构的变化
2012年
通过DSC测试确定了Sb和Sb-Bi合金实现过冷的能力,并且发现放热量随着S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冷却过程中,Sb及Sb-Bi合金的电阻率都经历了几次突变,其中Sb及Sb90Bi10处于过冷态时电阻率出现回升现象,并且冷却过程中的温度突变与电阻率突变同时发生。经分析认为,放热量的不同是由于金属释放潜热的能力不同造成的;电阻率出现突变与Sb的斜方六面体结构中的Peierls畸变及原子团尺寸变化有关;温度突变与电阻率突变相对应说明凝固过程中的结构转变对电阻率有一定的影响。
贾燕田学雷吕婷
关键词:SBDSC过冷电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